【摘要】早在2012年提出“海綿城市”的設想以來,人們對該項事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種理念提出后所建設的城市,不僅具有較強的抗自然災害功能,同時還具備較強的儲水、凈水以及吸水功能,能夠最大程度上將廢水、雨水等進行科學的循環儲存與利用,很大程度上緩解城市內澇的發生,所以將海綿城市理論納入到風景園林規劃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論;風景園林規劃;應用
海綿城市理論近些年來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一同得到了廣泛普及,是目前國內較為先進的城市化建設理念。顧名思義,海綿城市理論強調讓城市變得像海綿一樣容易吸水,通過基礎設施的設計和安裝,大幅提高城市的滲水透水以及儲水能力,以便將儲存的水源應用于城市風景園林植物的灌溉,實現城市水體的可循環利用,降低城市每年的水體浪費情況,具有高度的節能環保特征。
1、海綿城市的概念
海綿城市理論是一種新穎的理論,指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建設人員在運用此理論時,使城市具有類似于海綿的性質。同時,在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或者環境處于不穩定發展狀態時,能對環境進行精確判斷。此外,在經濟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城市中會發生許多自然問題,如沙塵暴,而在海綿城市理論的指引下,治理人員的治理水平便會逐漸提高。首先,在運用海綿理論的過程中,此理論對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程度的調節作用。同時,在工作人員不斷建設的過程中,將使城市建設呈現積極的發展趨勢。其次,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便能使城市與海綿理論聯系在一起,且在運用正確措施的情況下,使城市處于較快的發展趨勢中,進而對城市的建設力度便逐漸加大。在此基礎上,城市不透水面積便處于不斷減少的發展趨勢中,并能減少對水源環境的破壞。最后,其對生態環境具有合理的建設功能,以前在人類運用傳統手段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未能有效改善城市環境。現今,海綿城市理論對城市生態環境具有修復功能,在運用海綿理論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應對城市環境具有精確的了解,從而在發揮海綿城市功能的前提下,促使社會經濟效益不斷增長。
2、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
2.1規劃風景園林雨水收集系統
考慮到海綿城市理論框架下的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實現對于自然饋贈的水資源的吸收和儲蓄,從而將其合理釋放于城市風景園林的灌溉養護環節,具有很強的生態環境保護效益。因此,應當先建設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生態系統,實現對于雨水的環保吸收和過濾。例如,根據城市的地形特征以及園林景觀設計的需求情況,可以加強對于截洪溝的改造,使其能夠實現對于自然雨水的收集和儲存。在行人較多的園林道路上,應當盡量結合周邊綠地的設計情況,構建能夠讓雨水快速流入的滲濾溝,同時注意配合地面的找坡情況進行設計,盡量在園林硬質的道路路面上每隔20m就設置一個滲濾溝,使得雨季的雨水能夠順著園林道路的坡度自然流入到滲濾溝,提高城市風景園林雨水收集系統的蓄水效率。等到降雨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雨水的快速下滲,緩解園林的路面積水問題。
2.2規劃風景園林滲水透水裝置
為了保證城市的園林景觀能夠得到充沛的灌溉補給,需要著手在城市道路表面鋪設具有滲水透水功能的裝置,讓雨水能夠快速滲流到地下,為地下土壤提供水分供給。例如,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便是被設計成了一個“海綿體”,使用雨水收集裝置以及綠色屋頂快速收集雨季的降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通過管道直接進入地下,經過地下過濾系統的凈化之后,再流經至雨水循環系統,為城市風景園林的土壤和植被提供灌溉。最終將滲透到地下的水分一并收集到生態滯留塘里,加快塘體表面水蒸氣的蒸發速度,帶來多次的降雨過程,從而利用雨水收集的良性循環,有效提高了奧林匹克公園的節水護水效率,強化了公園景觀的觀賞效能。目前,奧林匹克公園鋪設的滲水透水面積已經達到了17hm2,負責收集、滲透和過濾雨水的管網長度已經超出了60km,每年的總蓄水量能夠保持在130萬m2左右,其中幾乎有一半的水量源自對于雨水的再次利用。
2.3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
設計人員在設計時,需要根據實際的地形條件來進行建設,將地勢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地勢的凹陷處設置成蓄水池,也可以設置成排水溝渠,在原來地勢情況的基礎上做簡單的變動。例如,風景園林中的綠地面積是非常大的,設計人員綠地植被的根系走向,來進行集水坑塘的建設利用這個對周圍的植被進行灌溉,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種類的植物合理規劃和種植。園林綠地規劃中要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要掌握好各個地區的排水口和地下管道,可以利用各個地下管道設置流水通道,建設完成后,不但可以將綠地中的雨水及時排出,還改變了原來的地貌情況,獨具特色,更加吸引游客的注意。另外,對園林中的綠地進行規劃建設時,選擇的植被類型對水體的凈化有著不同的作用,所以在進行植被的選擇時,設計人員需要對各種植被的性質進行了解,選擇最合適種植的植物。
2.4建筑物的規劃設計
首先要對風景園林中整體建筑的建設結構和規劃布局進行有效掌握,然后根據建筑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雨水收集系統的建設。可以在建筑物的內部建設暗渠,利用收集外界環境中的水分。建筑物的各個方面都會有雨水掉落,在這一過程中將雨水引入到建筑的暗渠中,暗渠是由環形的濾水槽組成,濾水槽需要使用礫石來進行雨水的過濾,然后流入到蓄水池中,經過過濾、處理等操作實現村循環使用,還可以將過濾后的雨水直接應用到建筑周圍植物的澆灌中。另外,在建筑屋頂搭建蓄水池來進行雨水的收集也是一種方法,也可以在建筑屋頂建設花壇,雨水通過花壇滲透過濾后流入道路中,再從道路兩旁的滲透溝渠滲透下去,里面有雨水儲存的地方。
結語:
總之,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推進城市發展和自然環境的發展,同時還能夠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資源的有機融合。所以每一名設計師與規劃師都需要在進行海綿城市規劃時,通過高度重視風景園林規劃中的細節來做出綜合考慮,以此來將海綿城市理論高效融入到整體風景園林規劃中,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適、更加節能的生活空間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書影.園林生態學研究進展——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農技服務,2016(5).
[2]陳倩云.園林生態學研究進展——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林業產業,2016(6).
作者簡介:
于利莉,泰安市園林管理局,山東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