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渝
【摘要】大數據統計和研究為城市化進程提供了宏偉藍圖,也為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帶來了客觀參照,有助于傳統物質空間意涵的豐富與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預見,從而更好的對城市進行管理和引導。本文面向數據動態分析和綜合流動性評估,提出通過大數據介入城市運行檢測的特征與趨勢。
【關鍵詞】大數據;城市規劃評估;動態監測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手機信令數據、人口遷徙數據、社會網絡數據等越來越多的、與人的空間行為緊密關聯的時空信息大數據開始涌現,這些數據能夠很好地捕獲地塊、建筑等微觀尺度上的個體時空行為活動,在城市研究、規劃、建設和管理中有很大的應用潛力。目前時空信息大數據應用主要集中在城市運行監測過程中,對于支撐城市群體事件、交通狀況實時監控與預警等具有重要作用,并在城市空間規劃技術創新方面有了初步應用。
1、傳統城市規劃評估特征
1.1過于靜態評估,導致實施性不強
傳統的城市規劃中,對城市規劃評估模式受到政策等影響是多方面的,技術和方法以及制度都相對不成熟,缺少對物質空間的評判標準,導致規劃評估的不完全性和不系統。現在我國規劃評估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規劃編程,評估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規劃和審查來推動城市建設,但是內容空洞,實施的詳細信息比較具有局限性,對城市規劃引導性不強。還有一種是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刻的檢討,這種評估具有偶然性意義,并沒有實際性的特點。
1.2數據方法獲取有限,系統性不強
傳統城市規劃的評估主要依據的是傳統的方法,也就是通過統計的方式和城市建設統計數據的評估等進行獲取,對人口、城市化發展、城鄉的規劃情況作對比,從而得出結論,但是這些傳統的統計具有階段性和流動性,并沒有很好的途徑進行數據統計,實時動態的獲取比較慢,從而影響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們幸福感的評估,因此系統性不強。
1.3強調物質空間實施,缺乏多元化主體的評估
傳統的城市評估總是以城市的用地為核心,城市用地不斷增長,以城市發展防線作為引導,城市空間結構的物質化為重點,通過實際的城建規模和規劃用地、建設用地等關系,評價城市建設和布局效果,限制空間的擴展,對空間增長的均衡性進行評估,只是對新增建設用地進行分布和集中空間結構布局和傳統的空間評估,并沒有體現多元化的評估建設。
2、大數據介入城市規劃評估
2.1大數據范圍下城市規劃總體評估
社會是在不斷發展的,互聯網傳播的速度日新月異。立足大數據,整合多元化數據購置的標準,引導多主體參與到城市規劃中來,用新的思想和思路進行城市整體評估,同時利用大數據進行城市的動態檢測,探索城市的發展和宜居性的新思路。大數據將對城市規劃的有效評估,對目標的實現,對階段性目標的建設,以及規劃實施都是影響城市效益的評估有重要作用,但是最重要的是區別與傳統的規劃,強調整合多元數據,對城市的空間、宜居室的可持續發展進行評估,以及城市的功能進行總體梳理,以城市關系作為切入點,發揮其協調能力,將城市的總體規劃評估進行方案優化,利用大數據的不同維度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建設路徑。這樣才可以讓大數據在資源調配方面發揮好必要的作用,從而作為城市整體評估的依據。
2.2城市動態評估
通過多源大數據的挖掘,對城市的流動,社會的增長,以及城鄉之間的發展有著實時的監控,將聯動檢測進行評估,更加深入理解城市動態的變化過程。社會經濟的運行檢測強化城市人口的聚集,在動態的監測評價下,人們利用社交網絡分析,判斷城市人口聚集的空間分布和城市的功能區的人口規模變化,進而識別人口密度。通過利用手機的信息傳遞速度,進行考量和綜合評價,對于企業活動和信息的數據挖掘產生動態的、網絡化的評估。城市的經濟效益和就業率都可以通過大數據進行整體結構的布局,這些數據用途廣泛,例如城市人流、資本流、信息流等進行大數據模擬分析,從而來判斷城市動態評估的節點和范圍。
2.3規劃進行時效評估
大數據的規劃評估是多元數據評估來源,進行更加全面的視角分析,在人口、社會經濟各種環境基礎上,主動獲取居民的數據來源,將數據可以移動終端的要素進行疊加,將對規劃實施內容和實施目標進行綜合評價,根據綜合評價提出規劃的具體建議。大數據對城市的空間要素進行監測,可以更好的將其動態的變化過程進行調控,將最合理的政策進行評估。比如可以利用GPS系統定位,將這種交通的狀況的數據進行傳輸,這樣就合理的對交通網絡進行布局,避免交通造成的擁擠,政府對動態的交通狀況有很好的了解,這樣通過大數據提供實時有效的依據,通過監控系統加強交通的可運行性。同時,還可以通過燈光指數來監控城市人口的密集度,都是非常有效的。
2.4政府部門大數據與互聯網大數據的融合助推
政府部門大數據更偏向于宏觀和群體統計,互聯網大數據更偏向于微觀和個體記錄。在實際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互聯網大數據和政府部門大數據能夠取長補短,相互補充。隨著政府各部門數據壁壘的打通,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拓展城鄉綜合信息數據及其應用領域,提升決策支撐能力和效率,將是今后鄉村規劃決策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向。
結語:
大數據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評估,在數據獲取途徑和技術手段中,促進了城市的發展,推進了城市管理思路和方法上的創新,提高了城市規劃的效率,具有全面性。這一發展趨勢將推動我國城市規劃工作和全社會大數據動態評估進行有機融合,更好地發揮城市規劃的空間引導作用,在數據整合的基礎上通過量化分析和對物質空間運行要素的檢測,實現城市規劃對象總體評估,進而促進區域城鎮體系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騰.大數據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中的應用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7.
[2]席廣亮,甄峰.基于大數據的城市規劃評估思路與方法探討[J].城市規劃學刊,2017(01):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