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環境污染、交通堵塞、人口爆增、老齡化等問題日漸嚴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探索出一些與城市規劃、管理相關的發展策略。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城市化率為58%,預測2020年將達到60%左右,已經接近日本、韓國的拐點時期,預計我國城市化率在“十三五”期間將放緩增速,迎來拐點。城市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載體。目前,國內的一些大中小城市的綜合城市體系已經形成。然而,城市擴張速度太快,致使一些醫療、養老、教育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顯現了出來,給人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無法提高社會幸福感。在20世紀末期,智慧城市這一新理念被首次提出。智慧城市能夠有效幫助我們構建健康、全新的城市發展競爭環境,同時,還可以促進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大方向。所謂的城市規劃,是綜合部署、合理規劃城市的綜合性質、發展規模、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工作,以更好地實現城市的發展目標。智慧城市是最近幾年剛剛興起的發展理念,它主要依托現代信息化技術,實施與城市運營機制相關的改革,從較高的層面構建更加敏捷的城市管理框架,緩解目前城市發展遇到的資源短缺問題,幫助城市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大力提升城市的整體競爭力。智慧城市的發展和城市整體規劃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將發展智慧城市對城市規劃的作用明確化,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時期;智慧城市;城市規劃;影響
1、智慧城市概述
在2008年,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理念,討論在金融危機之后,全球新興產業的發展源動力,2009年在北京年度論壇上,首次提出了“智慧城市”這一概念,并在以后幾年與國內的十多個城市簽署了智慧城市發展協議。智慧城市是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它與數字城市、信息城市、智能城市等城市發展理念有區別也有關聯:數字城市重視的是城市發展數字化的映射;信息城市重視的是信息技術幫助城市獲得并傳輸信息;智能城市重視的是城市發展的機械化和技術化,智慧城市發展理念,汲取這三者的精華,特別重視人與技術二者的相互結合。IBM公司指出:城市的飛速發展,推動了城市所在地域內的產業、公共服務、公共事業的發展,同時,借助信息、科技等措施對政府監管、市場調節等活動展開智慧解析,結合具體的需求,擬定科學應對的措施,為市民的生活起居打造一個好環境,這便是智慧城市的含義。現在,我國的很多專家都在使用IBM關于智慧城市的定義。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智慧城市的規劃、建設正在進行,結合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從分布區域角度將其分為三部分:美國、歐洲、亞太地區。智慧城市的起源地就是美國,美國智慧城市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務的創新以及企業的發展領域;在歐洲,智慧城市更注重城市發展的綠色低碳環保,各地區的注重之處不同,所采取的具體措施也不盡相同,亞太地區國家,結合本國城市發展的實際,所呈現出的發展趨勢是多樣化的。現在,我國的城市也開始樹立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目標,然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沒有統一的標準,人們關于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發揮的作用以及使用的關鍵技術等內容的認知,大致相同。比如說:人們都認為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重要技術,發展智慧城市,可以幫助城市進行信息化、工業化等的融合,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以及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
2、新時期建設、發展智慧城市對城市規劃的影響
2.1對城市規劃體系的影響
智慧城市是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理念,也是城市發展的新模式,這一理念對現代城市的發展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智慧城市讓城市的結構、管理措施、發展方向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深深地影響著城市規劃體系。智慧城市推動了城市規劃模式的創新,進一步健全了城市規劃體系。在規劃模式創新方面,發展智慧城市,肯定要有與之配套的城市規劃方案;在制定發展智慧城市的創新產業計劃時,會產生一定的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在健全城市規劃體系方面,發展智慧城市,規劃人員會將全新的規劃思路、內容注入到城市規劃體系中,選擇合適的時機,整合更加完善的規劃內容,讓城市規劃體系得以擴充。在發展智慧城市時,還要革新以往的城市規劃模式,即便是在城市規劃過程中不加入智慧城市規劃的相關內容,也要從程序、技術等多個方面,改進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交通、工商業等內容。同時,結合社會的發展狀況,不斷進行補充和更新升級。
2.2對城市規劃部門的影響
城市規劃部門是城市規劃、編程的組織者和執行者,在發展智慧城市時,肯定會影響到城市規劃部門:先是影響到城市規劃部門的業務種類和業務總量,這一部分既包括與智慧城市有關的規劃內容,又包括與新興行業有關的規劃內容,還包括與城市規劃政策相關的業務種類等等。發展智慧城市,還會間接地影響城市規劃部門的效益以及業績的空間。在發展智慧城市時,城市規劃部門肯定要增設與其相關的業務,具體包括:智慧城市發展戰略、發展綱要、具體的行動規劃等等。
2.3對城市規劃師的影響
規劃智慧城市,是系統的、長期的工程。現在,建設智慧城市,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學術研究等方面,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那么在這一背景之下,要先制定出可行性高、指導性強的智慧城市規劃方案,是有很大難度的,這就對智慧城市的規劃者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現在,雖然在全球范圍內,人們都非常重視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但是,關于智慧城市的規劃、建設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沒有清晰明確、科學合理地認知,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智慧城市規劃師。所以,作為一名智慧城市規劃師,不僅要有積極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更要不間斷地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整體規劃能力,不斷加深自己對智慧城市的理解、認知,不斷提升自己的整體業務素質,以確保自己的智慧城市規劃更加合理、科學。
2.4對城市產業結構的影響
智慧城市的發展,可以推動智慧化基礎設施的發展,幫助城市調整產業結構,主要體現在智慧城市應用方面,涵蓋了產業、國土、電力、交通等領域,智慧城市的應用以及達到的應用效果,是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依據。
總結:
總前文所述,智慧城市的發展和城市規劃的關系密切,筆者在本文中以此為討論重點,解析了發展智慧城市對城市規劃的影響,以期為促進智慧城市的應用和發展提供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曹偉,李曉偉.從數字生態建筑走向智慧城市之路[J].城市發展研究,2016(7).
[2]徐國強.上海建設智慧城市的路徑探索[J].上海城市規劃,2015(3).
[3]金江軍,潘懋,承繼成.智慧城市芻議[J].現代城市研究,2017(6).
作者簡介:
屈昌明,云南營造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