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綠色建筑設計的內涵,對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運用綠色建筑設計的作用進行了說明,重點探討了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具體運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民用建筑;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運用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已經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而且對環境已經產生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與高層民用建筑設計相結合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同時也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1、綠色建筑設計的內涵
作為一種新型建筑設計類型,綠色建筑設計并不只是單純地在建筑物表面進行綠色裝飾,而是將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融入到建筑結構設計當中。從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綠色建筑設計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是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環境當中的資源,達到維持環境平衡的效果。因此,通常情況下,綠色建筑設計還會被稱為是可持續化發展的建筑結構類型。相對于其他建筑設計模式而言,綠色建筑結構的設計秉承可持續化發展以及能源節約的理念,將對環境的破壞性降到最低,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和安全的生活環境。
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運用綠色建筑設計的作用
2.1 減少成本
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其經濟性,也就是能夠減少建筑成本。之所以說能夠減少成本,主要指的就是在高層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會對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是可以減少建筑成本的。此外,對于一些使用過的資源可進行二次利用的,可選擇進行二次利用,對于不能進行二次利用的可盡快處理掉。
2.2 增強實用性
之所以要將綠色建筑設計應用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最本質的作用就是增強了實用性。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看:首先,在建筑施工前期,可以對建筑施工中所利用的技術、設備等進行分析,進而來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其次,在建筑施工中,要對施工中所涉及到的一切資源設備進行檢測,有利于對對建筑工程進行更好的管控。所以說,將綠色設計理念應用在高層民用建筑中是非常實用的。
3、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具體運用
3.1結構體系設計
結構體系是工程項目規劃、設計以及建造的基礎所在,因而也是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過程中,綠色建筑理念、模式以及具體方法的落實要點。相較于普通的民用建筑,高層民用建筑對于工程的結構穩定性有著更高的要求,其結構設計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為廣大人民提供穩定、安全的生活空間,同時也需要最大限度的方便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因而在高層民用建筑結構體系設計過程中,有關主體應當牢牢把握人們的現實需求,有針對性的確定建筑結構的復雜程度、抗震等級以及外形結構,依托于彈塑性、彈性的分析方法,對建筑結構體系的不同部位進行相應的強化與加固,進而降低其在外力作用下的損傷程度。在此基礎上,應當盡可能的應用抗震性、延展性、塑性較強的墻體材料,從而全面提升高層民用建筑的穩定性、安全性,降低其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現問題的概率,從源頭處提升建筑設計工作開展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
3.2墻體施工設計
墻體也是建筑耗能的重要部位,所以設計人員必須重視對其的保溫處理。一般情況下,應當采用設置保溫墻的方式,來降低外界空間與內部空間之間的溫度差,進而減少因此而形成的能量耗散。而保溫墻可以選擇設置在室內或者是室外一側,前者施工難度小,但是保溫效果不理想;后者雖然施工技術性、復雜性較高,但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整體的耗能。所以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當參照建筑的各項指標,落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要求,選用科學的施工方法。
墻體施工設計工作的開展,一般要注重以下三個問題:①在開展抹灰工作的時候,一般會用到輕骨料這一材料。應當注重對其不同成分含量的合理搭配,并且適當添加助劑,最后形成保溫性能良好的砂漿。配置完成后,應當接受有關基層質量的檢查,確保其性能滿足項目的實際建設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溫度應當不低于5℃,但如果溫度過高,也需要及時進行加濕處理;②要為墻體抹灰工藝創設良好的條件。具體來說,應當對涂抹基層做好清潔、修平、潤濕處理,然后根據項目的實際建設要求,科學確定標準水平線的位置,并且要做好寬(45±5)mm 護角的處理工作;③在噴涂保溫涂料的過程中,必須根據材料的各項指標,將施工溫度管控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涂料的噴灑必須力求平整、干燥、清潔。
3.3圍護合理設計
建筑所具有的熱傳導性,意味著設計人員應當重視圍護結構這一要素,牢牢把握因該類型結構形成的熱量消散,有效提升該類型結構的隔熱性能,將建筑本體的供暖與制冷消耗降到最低。這一目的的實現,應當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1)墻體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其中的外墻占據建筑建設的最大面積,同時也會消耗較多的能源與資源,因而必須重視對其的節能化設計。要想在這一部分工程中實現節能的建設目標,就必須將傳熱系數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一般情況下,主要通過應用保溫隔熱材料來提升外墻的節能性,從而降低供暖、制冷帶來的能耗。現階段,建筑領域常用到的保溫結構有外部保溫、內部保溫以及夾心層保溫三種,而外部保溫因其在保護主體結構、降低建筑能耗、延長使用壽命方面的重要價值,在建筑領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2)屋頂也是能量耗散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不能忽視對其的節能設計與綠色化建設。①可以在屋頂上設置隔熱保溫層,使其有效阻擋建筑對于太陽輻射的吸收,降低外部熱量對于室內環境的影響,實現既定的節能減排目標。②可以借鑒新興的屋頂花園模式,在屋頂上方進行綠化設計與建設,從而達到美化居住環境,提升區域生活質量的目的,落實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要求。
(3)門窗作為人們采光、通風的重要載體,其在節能設計的過程中也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相較于其他工程建設部分,門窗的傳熱系數較低,所以人們對其的節能設計有著更高的要求。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建筑領域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各種有利于通風采光的新型落地窗、玻璃門涌現出來。在選用類似材料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使用隔熱保溫玻璃,并且注重處理門窗同其周圍墻體間的間隙,保障其整體的密封性,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本體的能耗。
結語:
綜上所述,高層民用建筑結構類型已經成為了國內綠色建筑設計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這一發展理念充分地應用到城市化建設和發展的進程中,有利于推動建筑結構規劃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齊宇鳳.高層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設計的運用[J].山西建筑,2018,44(02):24~25.
[2]許寬.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7(29):103.
作者簡介:
劉磊,美國UID建筑設計事務所,江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