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明
【摘要】近些年來,在建筑行業中BIM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主要是因為能很好解決構件加工、建筑施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降低建筑發展過程中成本浪費。同時BIM技術構建完成參數化之后,能全面優化相關模型設計,進而能夠大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此外,目前很多施工單位在進行裝配式建筑設計,并且收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本文以某建筑工程為例,分析了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關鍵詞】BIM技術;裝配式建筑設計;應用實踐
1、前言
現代社會,伴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BIM技術的不斷完善,由于BIM技術具備先進性、高效性以及適用性,受到建筑人士的高度關注和認可。而裝配式建筑師一種新型的建筑類型,具備施工簡單、容易拆卸等優勢,就促使建筑施工數量不斷增多,應用BIM技術能夠為建筑工程提供一個協調工作的平臺,實現裝配的可視化,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BIM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
2、BIM技術與裝配置建筑的特點
BIM,即建信息模型,是由各種建筑信息相結合組成的建筑模型,并且在BIM技術的基礎上構建的建筑物模型具虛擬化特征,但是其能夠全面反映與建筑參數相關的信息。同時在建筑施工中應用BIM技術,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的可視化,還能夠提升施工水平。而裝配式建筑,是一種新型建筑模式,要想施工之前預制所需要的構件,在施工的時候與構件相互結合,形成建筑物。此外與傳統建筑相比較,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更加高,拆卸也更加方便,即應用效果非常顯著,并且預制構件的質量會嚴重影響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因此應用BIM技術有很大的優勢,應用施工之前的設計能夠很好的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進而對整個建筑的施工質量進行大大提升,推動建筑行業朝著前方不斷進步和發展。
3、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3.1工程概況
某工程為別墅建筑工程,該別墅一共3層,總面積415.65m?。為了提高該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本工程決定采用裝配式混凝土施工,促使其以裝配式建筑的形式相體現。與此同時將BIM技術應用到工程設計中,實現模塊化設計,從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3.2建筑各層面的設計
3.2.1戶型設計
建筑戶型應與之功能相匹配,以確保各功能區能夠被妥善分配到各個建筑區域。為達到上述目的,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①根據別墅業主對各功能區布置的要求,分別設計各樓層的功能區位置。②判斷功能區的分布與別墅的戶型是否匹配。如不匹配,應適當調整某一方面的布置情況。③計算構件的受力情況,觀察設備有無碰撞。以國家標準要求為參考標準,提高戶型的設計水平。④戶型內可按照其功能的劃分情況而設計,需將以BIM技術為基礎而設計的各構件相互組合,使之成為有序的整體,在確保各功能區功能獨立的基礎上,在各功能區之間建立聯系,提高裝配式建筑設計的整體性與和諧性。
3.2.2標準層設計
在裝配式建筑中,標準層設計是指設計人員在完成戶型設計之前,采用添加附件構成的建筑層次,在該層次設計中應用BIM技術,能夠大大提高模塊化設計的整體質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握:
①采集與標準層施工有關的數據,例如:標準層的層厚及大小等;將數據輸入到BIM軟件中,由軟件完成對數據的處理,形成標準層設計模型,以供施工參考。②當施工中存在某部分數據發生了改變時,應立即更新BIM下的各項數據,提高數據的應用價值,確保工程能夠順利進行。
3.2.3整體設計
裝配式建筑整體設計的目的在于提高各模塊間的協調性,確保建筑功能能夠達到業主的要求??稍诶肂IM技術的基礎上,對裝配式建筑進行整體上的設計,方法如下:
①將各設計人員組織在一起,共同分析建筑不同功能區域的不同設計方法。②將各環節的設計參數,全部納入到BIM軟件中,提高裝配式建筑各環節設計內容的豐富性與全面性;③當參數補充完成后,即可運行模型,判斷是否存在設計方面的缺陷,如果存在,需要立即改正,直至模型能夠協調運行、建筑內各功能區的功能均能夠正常實現為止。
3.3各施工環節的設計
3.3.1構件設計
裝配式建筑構件的具體設計方法如下:
①將制作完成的建筑信息模型,導入至Revit軟件中,以使建筑的輪廓以及與鋼筋等有關的信息得到體現。②通過對模型的觀察,判斷局部是否存在設計漏洞,如果發現漏洞,應及時糾正。③拆分構件,采用Dtnamo實現可視化編程;將不同構件進一步拆分為零部件,判斷零部件是否齊全,如果齊全,則可重新組裝構件。
3.3.2鋼筋設計
裝配置建筑鋼筋的設計方法如下:
①根據國家標準要求及工程需求建立鋼筋布置流程;通過對建筑信息模型的觀察,判斷是否存在待修改的鋼筋參數。②將鋼筋布置在預制構件中,使之能夠滿足構件的尺寸。③采用加密技術加密,完成設計。
3.3.3埋件設計
在建筑工程中,對預制構件埋件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要對其進行合理編輯,如:在梁柱埋件布置中,要采用自身富含埋件的內嵌式梁柱,但是梁柱、木板中的鋼筋吊鉤環還是需要另外設計和設置形狀,主要是因為其需要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和形狀調整,從而就能促使建筑結構滿足合理性和科學性要求。此外,在預制柱埋件過程中,要布置專門的預制柱,首先要將預制柱上,墻與柱連接的位置設置成相應的鋼板的高度,且要設置確切的參數,且在模型搭建中,要不斷根據建筑結構對此進行合理調整,以求使參數符合建筑模型的要求,為求更高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員需將參數關聯為全局參數,這樣就能從整體觀察參數的合理性,且觀察建筑結構的科學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傊?,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BIM技術具備非常廣泛的應用范圍,不僅體現在構件設計和鋼筋設計方面,還能夠對埋件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從這個角度來看,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設計方面是起到靈魂性的作用的,引導了更高質量、更快速度的裝配式建筑模型的建立,也是給后期裝配式建筑建設打下了好的基礎。因此建筑單位為了提高其裝配式建筑質量,BIM技術的使用是值得考慮的。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裝配式建筑施工工作的過程中,應用BIM技術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建筑設計效率,生產和施工水平,還能對裝配式建筑進行一體化管理控制,促使產業鏈條科學合理的朝前發展,也能在節約能源消耗的基本上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此外作為相關技術人員在具體工作實施中,還要進一步進行探究,才能促使BIM技術應用穩步前進,從而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樺,宋兵.裝配式建筑住宅全裝修模塊化設計方法與案例解析[J].住宅產業,2016(07):16-25.
[2]吳嵩.探討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BIM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6(45):98-99.
[3]劉鵬.基于BIM技術的裝配式建筑施工組織設計[D].聊城大學,2017(11):21-22.
[4]許杰峰,鮑玲玲,馬恩成等.基于BIM的預制裝配建筑體系應用技術[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7(44):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