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宇
【摘 ?要】
班級管理是學生們在學校中努力學習的基礎,是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的關鍵,是促進學生們全面發展的催化劑,所以說恰當的班級管理辦法是教學當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班主任老師,會直接影響到班級管理的效果好壞。
【關鍵詞】
管理 ?方式 ? 班主任 ? 學生 ? 革新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班級管理體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參與者是教師與學生雙方。
作為整個班級的負責人,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管理具有領導責任,恰當有效的管理方式,會大大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并且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下面筆者就借此篇文章談一下關于班級管理的一些經驗和方法。
一、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的管理缺少不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可以把詳細的班規打印出來,張貼到班級的醒目位置,同時還要嚴格按照班規執行。對于違反了班級管理制度的同學,一定要按照管理制度來處理,不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對于表現好的同學,也要根據管理辦法來進行獎勵。
另外班級的規章制度一定要長期執行,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發現有的班級,只在管理制度推出的前幾周認真執行,等過了新鮮期就變得懈怠了。這無疑會對班級管理的權威水平造成影響,長此以往的話,必定會造成諸多的班級管理問題。所以對于班級規章制度必須嚴格執行,樹立好榜樣和典型,讓班級管理“有法可依”。
二、拉近師生距離
傳統的尊師重道思想在今天被過于的放大,學生們確實是尊重老師,卻也是對老師敬而遠之。在平時的教學工作當中,我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于老師都有一種敬畏心理,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總是古板嚴肅、不茍言笑的,這樣的一種師生關系就造成了師生之間的互不了解。所以要管理好班級,必須要革新這種傳統的師生關系。我們是學生們的老師,更要做他們的朋友。
在工作之余,我們可以多了解一些最近的流行偶像或者流行歌曲,了解一些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比如學生們常玩的“王者榮耀”、再比如說最近精彩的某場球賽。然后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聊天,談一談他們所熱愛的事情,再說說自己的一些了解,就會讓學生們對老師有一個新的認識。原來老師也不是每天就專注于工作,老師也和我們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久而久之師生之間的關系自然會更進一步,作為老師也能更好的掌握學生們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制定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三、因材施教 個性化管理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更沒有兩個相同的人。班級當中的同學們更是如此,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可以說是性格各異。所以面對于這么多的學生,管理和教育的方式也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針對于學生們的性格特點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舉個例子來說,對于性格內向的同學要多采取鼓勵疏導的管理方式,培養內向同學的自信心;而對于一些相對調皮搗蛋的學生,則要采取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威懾要比鼓勵疏導重要的多,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杜絕調皮搗蛋的學生,做出一些違反班級管理規章制度的行為。
四、密切與家長的聯系
關于對班級和學生的管理,班主任老師與學生家庭的聯系非常重要,班主任老師與學生家長的相互配合,是做好班級管理的關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家的行為習慣、性格特點,家長要比班主任老師清楚的多,家長更能知道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是更適合自己孩子的,什么樣的事物是孩子所感興趣的;但關于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等等家長并不了解。所以作為班主任老師,一定要經常與學生家長聯系,相互交流信息了解情況,在接受家長對于孩子信息的同時,也要及時的將孩子的在校表現告知學生家長,好讓家長們對于孩子的在校表現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共同配合教育管理孩子,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
【結 ?語】
做好班級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同時也需要各方的配合。特別是對于小學班主任教師來說,更是如此。小學時期孩子處于身心成長的高速階段,正確合理的班級管理辦法,會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空間,保證他們健康成長。綜上所述的幾個方面,是筆者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總結出來的,關于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幾點做法,希望可以為廣大同仁的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