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梅
【摘 ?要】
低年級的寫話訓練是為了孩子以后到中、高年級寫作做鋪墊的,只有在低年級指導好學生的寫話,讓他們具備一定的寫話能力,才能確保他們到了中、高年級以后的寫作水到渠成,得心應手,從而很好地解決小學生“寫作難”的問題。本文就是從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入手,旨在通過對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策略研究,提高寫話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生活資源
低年級的寫話訓練是為了孩子以后到中、高年級寫作做鋪墊的,只有在低年級指導好學生的寫話,讓他們具備一定的寫話能力,才能確保他們到了中、高年級以后的寫作水到渠成,得心應手,從而很好地解決小學生“寫作難”的問題。
一、關注生活細節,盤活寫話源頭
小學低年級要想消除孩子們對寫話的恐懼感,老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強調寫話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在此基礎指導學生如何自然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說真話和實話。
1.記錄生活妙語,獲取素材
低年級的孩子可謂“童言無忌”,他們在生活中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些趣言妙語,而作為老師,我們要引導他們及時把一些妙語記錄下來,為孩子的寫話積累素材。比如,一次夏天下雨之后天空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彩虹,一個小孩指著天空的彩虹,非常好奇地問他的母親:“媽媽,天空為什么會出現漂亮的彩虹呢?”小孩的母親很認真地告訴那個孩子:“彩虹是雷雨過后陽光折射出現的。”那個小孩似懂非懂地說:“噢,我知道了,原來彩虹是雷雨睡覺的時候做的一個美夢啊!”小孩的媽媽聽了之后哈哈大笑。而類似這樣的生活場景與對話經常可見,而類似這個小孩與他媽媽的對話都是小學生寫話的素材。
2.鼓勵動手實踐,積累素材
小孩子對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往往有話可說,針對兒童這一年齡特征,我們老師可以鼓勵低年級的小學生動手實踐,通過孩子的實踐,來積累寫話的素材。比如,低年級的學生對飼養小花小草、小魚小龜情有獨鐘。我們老師就可以指導他們培育一些小的動物或者植物,通過指導孩子們觀察這些動、植物的生長變化情況,在孩子們在切身感受和體驗的基礎上,有了豐富的積累,在具體寫話時就能夠做到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既培養了兒童的觀察與辨析能力,又很好地為寫話教學提供了源泉。
3.聚焦校園生活,擷取素材
小學生的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引導低年級的孩子做有心人,平時多觀察、留意自己的校園生活,留心平時學校里面搞的每一次活動,以及每一次外出的實踐活動場景等,主動地擷取寫話的素材,就能夠不斷地提高孩子們的寫話能力。比如在一次美術課上,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精美的掛盤,孩子們興致勃勃,非常開心,這時,我們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回顧制作掛盤的過程之后,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制作掛盤的過程,并且寫下來,再配上老師拍的照片,立刻就成了圖文并茂的新聞報道。
二、抓好課堂教學,指導寫話格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段的孩子智力開發與發育正處于最佳的時期,他們的求知欲望比較強,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情感,比較適合形象思維,同時,也是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轉化的過渡期。所以,我們老師有必要引導他們在掌握規范的口語表達形式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努力提高自己書面語言表達的能力。
1.用好教材資源,鼓勵創作
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資源。現行的蘇教版語文教材圖文兼備,無論是內容上還是語言到表達形式上,都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所以,我們教師要想方設法從教材里面的范文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并進行有效的整合和開發。要引導學生通過課文里面的那些“結構有特色、思想有深度、意境有韻味”的文本學習,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同時,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夠進行仿寫和創作,逐步提高自己的寫話水平。
2.抓住課堂生成,引導表述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出乎意料的課堂生成,而許多的意外的課堂生成卻是我們教學的很好的資源,所以,我們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及時捕捉孩子們在回答問題時的好的地方與存在的問題,對好的回答,要引導所有的孩子相互學習,而對那些存在問題的回答,我們則呆以作為教學的資源進行利用,引導大家指出語言中的問題所在,并引導大家進行討論與修改,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話能力。
比如,在一次組織學生進行課文分析時,我在個別學生朗讀完指定課文的段落后,引導班上的學生對剛才的朗讀進行評價時,學生只會簡單地說:“XX同學讀得很好!”但是他們又不能具體分析出好在哪里?于是,我就追問學生:“你能說說剛才的朗讀好在哪里嗎?”有的學生通過思考后站起來說:“我認為XX讀得最好,因為他把字音讀準了。”還有的學生說:“剛才XX讀得很好,她不但聲音響亮,而且讀出了感情。”這樣的教學,不僅對學生進行了應有的語言訓練,而且對學生進行了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為以后的完整地寫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多種感官聯動,豐盈寫話內容
低年級學生在寫話的時候往往容易出現“句子簡單,表述空洞”的問題,所以,我們有必要引導低年級的學生通過諸如“演一演、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來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想象,讓孩子們學會把事情的過程講清楚,把人物的對話寫具體,有的時候還可以適當地加入人物的想象。
比如,在組織學生描寫秋天的景色時,他們往往只會簡單地寫“橘子熟了”,這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思考下面一些問題:橘子長在什么地方?它的外形像什么?綠葉和橘子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學生再次寫話時,就寫出動態的美了:“果園里,一個個掛滿枝頭的橘子像是擠在一起的小娃娃,扒開綠葉笑瞇瞇地向外張望。”
總之,我們低年級段的語文老師在進行寫話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指導他們在寫具體景物和人物對話的基礎上,適當加以想象,同時又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表達的規范性,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