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甜甜
【摘 ?要】
人文精神在語文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教育行業不斷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按照學生成長規律與科學指導進行教學的必要性。其中,語文作為學科同時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將人文精神與語文學習相結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能力,而作文是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將作文與人文主題相結合能夠有效增加文章中的人文精神與素養,提高作文品質與美感,同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人文素養。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作文教學 人文主題
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語文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等,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發展奠定基礎。由于語文為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有效結合人文素養與精神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引導,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人文精神與個性的養成,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與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作文身為語文重要部分,其對語文素養的要求極高,教師結合人文主題進行作文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需注意以下方面才能夠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一、以身作則,教師展現人文精神
教師作為與學生相處時間較長的身份或者說職位,其對學生各方面影響都極為深遠,且為人師者自古以來便地位尊崇,傳統教育理念下成長的學生對于教師多數有一種天然的服從與追隨。所以教師對學生所能起到的榜樣作用效果較為顯著,教師要將人文主題融入作文教學中,可首先,從自身下手。所謂言傳身教,教師本人的人格魅力與人文素養對學生有著直接影響力。人文精神與素養的培養不只是要教師在書面上寫出或者口頭表達,更有效的方法是教師以身作則,其良好的教養與社會責任感能夠為學生展示富有人文精神的行為是怎樣的,高尚的節操與品行更可有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與人格。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面對高考的壓力多數焦躁易怒,心理狀態不穩定,教師要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與學生交流,掌握其心理狀態從而靈活調整教學進度是有效教學方式之一,同時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將本身樂觀、平和的心態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重新審視世界,多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更加人性化且具有人文精神,同時側面也在影響著學生的人性與人文素養。
我在多年教學中就曾經遇到過叛逆尖刻的學生,其看待世界的角度偏激而又充滿黑暗,對此教師能做的就只有不斷引導學生朝著更光明、美好的方向走去。對此我便要求該生在從家到校的這一條路上學會與人打招呼,在開始階段我陪伴該生進行,隨后由學生自行持續下去,堅持一段時間后我請這位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該生終于理解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世界也不同。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向學生拓展相應有關人文故事,為學生的作文素材儲備量提供有效素材,同時潛移默化中也是在向學生傳遞著人文精神與素養,培養學生本身的人文修養。如我通常會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拓展,一方面其可以設置成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的作文水平,增加學生素材儲備量。我在上《師說》一節時,便以《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及《藤野先生》舉例拓展,同時邀請學生講述自己知道的有關教師的故事,如此教學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又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其作文質量與人文含量。
二、尊重學生,有效培養學生個性
尊重人類是人文精神中較為顯著的一部分,教師在進行人文教學時也需注意做到尊重學生,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與為人處世的方式,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高中生處于青春期末期,其三觀與個性尚未完全確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與精神的引導、養成,為其良好人格的確立及后續人生發展指引正確方向。如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開放性問題時經常邀請學生講述自己的想法,在語文學習中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每位學生的想法都是極具創意且優秀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對學生多加鼓勵,支持學生展現自己,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包容性,為其人文精神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也能夠有效將人文融進自己的文章中。
三、實踐教學,寫作訓練中滲透人文思想
寫作教學中教師必然要談及寫作訓練,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有效結合人文主題進行寫作,激發學生相應學科思維,提高其寫作能力及增強人文思想。教師在進行寫作訓練時可首先確定相應人文主題,隨后進行主題寫作的訓練,固定單一的訓練可以針對化提高寫作效果,且隨后教師可再設置它樣體裁進行訓練,兩者相互結合,靈活轉變,可充分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與人文素養,增強學生文章的質量與美感。如我在教學中經常選用命題作文與半命題作文進行反復訓練,學生需根據所給線索進行想象與聯想,調動其知識儲備與能力素養進行創作,在大量且高效的練習下能夠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平臺去整合自身語文素材與能力,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結 ?語】
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部分,鑒于語文同時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將人文主題與文章相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其內容品質與美感。同時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目前人文精神與素養對學生三觀、個性培養的積極性基本成為共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注意引導學生養成相應的人文精神與素養,如此不僅可以健全養成學生本身人格,也可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與語文素養。上述幾方面教學措施可以有效幫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綜合語文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武元昌.淺析作文教學中學生人文底蘊的培養【J】.東西南北:教育,2017(13)
【2】白章輝.“人文精神”教育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作用【J】.商情,2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