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贊
【摘 ?要】
留白是一門重要的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受到師生重視。使用留白藝術,能夠展現語文教學的生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豐厚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語文素養
“留白”是美術學中的藝術概念,它的哲理性深奧且運用領域廣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會運用到“留白”藝術,它是希望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內容,將更多學習思考空間留給學生,強調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實現學生主動探索思維啟發。
一、關于“留白”
“留白”源于中國傳統美術術語,西方國家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在自身的教育心理學領域也創建了“留白”思想。就以中國傳統山水畫藝術來說,它講求虛實相間的意境美,在畫卷中,山水點綴之空白處即為“留白”,營造一種至高無上的意境美藝術境界,也希望通過留白為作品的欣賞者帶來無限遐想,所以它是一種不封閉的、不局限的藝術思想內容。而在教育領域,“留白”藝術手段則展示了它新的思維方式,例如在語文文學創作中“留白”代表了為文章內容增添無限遐想的文章構思布局設計,例如轉折的情節、開放式的結局、人物角色的互相關系等等都可以進行“留白”。而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會為學生“留白”,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想象力豐富、善于聯想思考,所以教師就在語文課上設置“留白”,讓學生結合學習的知識內容及自身的思維意識進行聯想,這是一種“授之以漁”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法的顛覆。
二、利用“留白”導入知識
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慣于使用導入設計教學法,它是一種循序漸進疏導知識的過程。如果能夠做到合理利用“留白”,則可保證教學思路有效創新,為學生營造全新的自主想象空間,激化彰顯教學效果。不過,傳統語文教學導入設計可能非常刻板直白,可能無法起到知識導入效果,同時還讓學生喪失跟進學習興趣。在日此情況下,教師就應該思考采用“留白”設計,利用“留白”導入教學內容。教師可選擇設置懸疑問題結合多媒體圖片、視頻展示清晰化問題設計,為學生帶來視覺與聽覺層面的沖擊,引發學生或自主、或合作的思考過程,啟發思維,形成他們良好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以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西湖》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就專門設計了教學導入環節,并充分利用到了“留白”設計。教師先提出問題:“大家還記得我們曾經學過的《憶江南》嗎?咱們來一起背誦以下好不好?”于是,師生共同背誦回顧《憶江南》。背誦后,教師就引出了《西湖》,這是一篇表達詩人對杭州以及西湖無限真摯情感的文章。在引出西湖主題后,教師就開始為學生普及有關西湖的傳說故事以及文人墨客曾經在這里留下的經典詩句,展開相對開放的互動式教學過程。比如說教師就會說:“大家去過西湖嗎?去過的或者沒去過的,通過自己所了解的西湖打開思路,暢談一下你們所知道的西湖如何?”這一問題同樣具有開放性,鼓勵學生回憶、思考自己所感受過的、看過的、聽過的西湖美景,圍繞教師的“留白”設計展開無限聯想,最終踴躍發言,與師生共同探討西湖的種種。
在該課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就圍繞《西湖》設計了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引導課文主題內容的,并能夠與學生的生活相互吻合,形成互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與無限聯想,這就是“留白”。教師沒有將這些內容生搬硬套的講述給學生,而是通過問題激發、思想開拓、意識挖掘來指導學生向前推進課程,整個過程生動有趣,為優化課堂教學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利用“留白”啟動多向性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離不開閱讀教學的,而閱讀教學的關鍵則是為本解讀賞析,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嘗試運用“留白”設計,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思維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想象力,并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實踐深入實施創造性教學過程。整體來講,“留白”在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啟動學生的多向性思維,基于學生個性化行為實現文本與生本思維銜接,為學生獨立自主閱讀創造最佳條件。
具體到文本賞析解讀過程中,教師就展開了自主閱讀學習過程,希望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能力基礎,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存在于語文教學中的難點難問題。但如果某些點學生自己可以解決,教師則不要做過多講解和停留,而是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理解和解決留白設計問題,提升整體教學效率。舉個例子,在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金子》一課教學中,文章的結尾就有這樣一句:“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唯一找到金子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這句話具有一定的深意,教師也要圍繞這句話所展開教學,提問學生:“他們找到了什么真金?”“這里的‘真金包含了哪些含義?”在與教師的討論過程中,有些學生就感悟到是主人公勤勞的雙手為人們贏得了真金。實際上文中的真金還有更多含義,例如智慧、汗水、勤勞和堅持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真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會圍繞“真金”留白,實現學習思路全面拓展,高效化“留白”運用成效,強化學生認知思考能力,形成他們良好且主動的語文學科思維習慣。
“留白”藝術雖然抽象,但是它能夠凸顯小學語文人文性的重要思想工具,教師要合理利用“留白”設計教案,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語文知識,并給予他們足夠廣闊的思維空間,不斷突破傳統語文教學窠臼,實現學科教學創新,以期待新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魏穎.運用留白藝術,打造優質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6(22)
【2】夏金芝.留白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初探【J】.中華少年,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