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萍
當前初中階段學生的主體是成長在社會大變革時代的“00后”。這一代學生的言行和思維和80、90的學生明顯不同,他們的思維更活躍,更加個性化,更加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他們的心理尚未成熟,因而在思想和行為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具體表現為對周圍環境、事物和人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即叛逆心理。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產生叛逆心理也不奇怪,產生叛逆心理的是因為學生受到來自家庭、自身、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叛逆心理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學生們不聽話,很難管理,教師教的也很累。可見,在教學中及時疏導學生的叛逆心理非常重要。
一、利用課文教學疏導學生叛逆心理
教材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依托,而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特點,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優勢可謂“得天獨厚”。初中語文教師在完成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之外,還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尊心和獨立意識,消減學生對外界事物和人的抵觸情緒,還可以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相理解,增加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溝通。此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還能有效引導初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抵御不良思想的影響,有效消減學生的叛逆心理,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例如,在教學“多彩四季”這一單元時,可以讓學生感受朱自清《春》一文中的勃勃生機、姹紫嫣紅;梁衡的《夏》一文中熱烈與激情;劉禹錫的《秋詞》一文中悠閑與愜意;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一文的溫暖和溫情。進而引導學生去欣賞魅力的大自然,領略祖國及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將心中的不快與煩悶通過欣賞自然美景宣泄出來。在教學“童年趣事”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結合其中的課文內容回憶自己的童年趣事,如童年時做過的糗事,與家人、老師、伙伴或路人之間發生的美好的事,從而有效緩解學生的心理壓抑,減輕學生的叛逆心理。在教學《鄒忌諷齊王納諫》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分析鄒忌的勸諫方式。然后向學生提問:假如鄒忌直截了當地進諫,會發生什么事?學生稍作思考,就能想到齊王可能會因逆反心理而不接受鄒忌的進諫。接著,教師再引出直諫和諷諫的概念與區別,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明白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表達方式,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系,特別是與長輩交流時,即使有道理也要注意表達方式,不能沒有禮貌地頂撞長輩,從而培養學生禮貌謙虛的良好品質。
二、通過閱讀活動疏導學生叛逆心理
作為人類的重要社會活動,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增長見聞的主要方式和途徑。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推廣為初中學生打開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課外閱讀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活動,早已成為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外閱讀,學生不但能夠增長見聞,拓展視野,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養成,對于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引導,積極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例如,適合初一學生閱讀的《春水》《愛的教育》《伊索寓言》等等,這些讀物內容相對簡單,篇幅較短,對于初一學生來說易于理解,可以讓學生仔細體會母愛、童真和一些基本的人生哲理。而對于初二學生來說,可以推薦閱讀《魯濱孫漂流記》《昆蟲記》等稍微復雜的讀物,讓學生體會人在面對苦難時該如何應對以及人為了自己的興趣而付出努力,最終獲得成功的道理。到了初三,學生以及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西游記》《海底兩萬里》《名人傳》《培根隨筆》《紅樓夢》等篇幅較長的經典名著,讓學生體會時間百態,感悟更加復雜的道理。通過這些經典文學名著中蘊含的思想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體會愛,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讓學生叛逆的心理得到合理疏導。
三、在寫作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
學生的作文不僅體現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更體現了學生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反映了學生對世界和生活的看法。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思想和情感都不穩定,心中經常會有各種疑惑和困擾,叛逆心理往往也是在這個階段形成。但是,學生的遇到的困擾很多時候不方便直接向家長、教師開頭提問,于是學生的習作就成了語文教師了解學生心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渠道。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周記等習作時,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內心的叛逆心理,進而通過合理的方式疏導學生的叛逆心理。例如,讓學生寫周記,將一周時間里發生的讓人高興、讓人煩惱、讓人疑惑的事以及想和老師說的話。教師應確保學生的周記內容不被別人看到,沒有學生本人同意,其他人不能隨意翻看學生周記,且學生在周記中的提到的問題,教師都應該重視,并盡力去解決。有了周記和教師的保密措施,學生就能放心的將自己的困惑寫出來,教師在通過學生的習作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培養學生正確的心理認知,同時還能增進師生感情,為教師疏導學生的叛逆心理提供助力。
【結 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非常適合用于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培養品學兼優,德智體美兼備的現代化人才成為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重發揮發語文學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獨特優勢,結合教材內容有效疏導初中學生的叛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