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
【摘 ?要】
英語作為重要的語言形式,更加需要成為文化溝通和交流的載體,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這也就讓傳統文化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結合顯得極為重要,尤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更加需要將中華傳統文化予以完美融合。
【關鍵詞】
小學英語 ?閱讀教學 ?傳統文化
文化總是以多元性的方式展現,并呈現出重要的融合形式。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世界文化發展中的璀璨明珠,更加需要讓更廣泛人群及國家予以認知,這就需要依托于英語語言來進行傳承和傳播。也正是因為傳統文化與英語之間所具有的融合性,在進行基礎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更加需要讓傳統文化引領學生的思想認知,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讓學生通過英語讓中華傳統文化得以更好地發展。
一、知行明理,弘揚文化禮儀
中華民族倡導懂禮、習禮、守禮、重禮,自古便有“禮儀之邦”的尊稱,這是中華民族得以長久發展的重要根基,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文明的重要象征。英語教學作為重要的小學教育基礎學科,更加需要將知行明理的重要內涵融入到閱讀教學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尊禮重教品質,讓學生的良好品德得以更好的發展。
在進行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1 Hello教學過程中,便通過視頻觀看的形式閱讀文本,并讓學生了解禮貌待人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Hello.”“Hi.”“Good morning.”“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西方用語中所蘊含的文明內涵。之后,我還讓學生將當前我們所講究的禮貌行為與古代人們的禮貌行為進行對比,古人所常用的拱手禮、抱拳禮等逐漸為學生所熟知。也正是因為我在教學中所融入的傳統文化內容,很多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父母、師長、同學的時候會主動打招呼。其在日常行為中還會融合相應禮數,學生良好品行悄然養成,“Please”“Thank you”等文明用語也日漸成為學生的“口頭語”,學生更加明事理,更加懂得感恩。
英語閱讀文本中的很多內容都是日常用語中的禮貌用語,其與我們中華民族所倡導的文化禮儀具有異曲同工之處。以此作為突破口,不僅讓學生感受英語的親近性,而且讓學生的文明禮貌行為得以更好養成,讓學生的文化禮儀認知更加深刻,推動學生良好品行養成。
二、名言警句,熟記古人良訓
時代的推進與發展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古人所留下的如:《弟子規》《三字經》《詩經》等國學經典的寶貴,其中的很多至理名言放在今日也依然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合相應的內容,不僅讓學生對諺語格言予以很好的積累,而且讓學生學生將中英文予以對照,達到更好的內容理解。
在進行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教學過程中,在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閱讀之后,便讓學生說一說不同季節的特點,其中春季的“春意盎然”“春暖花開”“春華秋實”等等成語,讓學生應接不暇。這時候我則告訴學生,我們的古人對于四季的重要性早已認知,西方諺語中的“A year's plan starts with spring.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正與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的思想相吻合。每個季節不僅具有自己的特點,也是我們努力拼搏的好時機,我們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奮進,不辜負每一個季節的好時光。這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挖掘其中的深意,讓學生在豐富詞匯量的同時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名言警句不僅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讓學生的詞匯量得以更好的積累,而且讓學生的思想予以碰撞,讓學生真正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并達到激勵的重要目的。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穿插中英文名言警句,對學生的發展予以更好的引導。
三、風俗習慣,傳承節日文化
當前英語教材中融合了很多文化節日內容,其中更是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容融入其中,達到了學習的較好效果。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內容,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民族節日的由來,而且能夠讓學生感受節日文化氛圍,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讓學生感受傳統節日文化的精彩。
在進行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教學過程中,便讓學生一同將我們的教室布置一番,給教室“穿上新衣、戴上新帽”,紅紅的燈籠掛上教室屋頂,大紅的福字貼上教室門板,每個學生都仿佛進入到新年的氣氛之中。在這樣的氛圍中,我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說一說新年的習俗,更是調動了學生的發言欲望。有的學生說道:“In the evening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families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meal.”有的學生說道:“In many places people like to set off firecrackers, Dumplings are the most traditional food.”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了解了“餃子”寓意新年舊年交替之時,也了解了放鞭炮是為了趕走“年”獸,迎來美好新生活的新年祈福。每個學生臉上洋溢著笑容,“過節”過程中也達到了高質量的英語學習效果。
結合相應的情景創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節日氛圍之中,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閱讀教學中融合節日文化內容與氛圍,能夠讓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同時,更加能夠了解傳統節日文化,讓學生將傳統節日文化予以更好的傳承。
英語教學中融合傳統文化內容日漸成為重要的語言教學發展趨勢,其所具有的深遠影響,以及重要價值和內涵更是推動英語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重要路徑。教師更加需要對傳統文化與英語閱讀教學的融合方式予以深入研究,以利于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讓傳統文化的幽幽清香點點滴滴潤澤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使者,將傳統文化的精髓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林栩因.小學英語教學創新教育途徑分析【J】.校園英語,2015(01)
【2】王福麗.小學英語創新教學的思考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