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婷
《綱要》中強調在藝術領域要“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毙“嘤變耗挲g尚小,肌肉發育還不完全,常規的美術活動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一種“枷鎖”,有的孩子甚至拿到筆就會哭,談何快樂?為了讓剛入園的幼兒喜歡美術,愛上美術,同時也讓孩子們體驗美術的新意境,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老師會把研究重點更多地放在如何激發他們創造美的興趣上, 其一是創設有趣的情境,其二是選擇有趣的材料,其三是選擇有趣的表現手法。
五顏六色≠顏色的繁復疊加
●主要問題:孩子對顏色的認知——單調 沉悶 極端
教師1:有的孩子說她最喜歡紅色了,只要是紅色的東西就是漂亮的,所以,每當老師說請小朋友選擇喜歡的顏色時,她會毫不猶豫地將整張畫都涂上了紅色。
教師2:小班孩子對顏色的敏感度不是很強,他們覺得所有的顏色都涂上去就是老師說的“五顏六色”。
教師3:我覺得小班的孩子應該使用顏色12色的油畫棒和水筆,顏色過于接近的色系會讓孩子難以分辨,甚至在選擇涂色時居然都分不出什么是桔紅什么是橙色,導致對顏色的認識偏差。
●教師初探:色色誘人vs甜甜彩虹
玩色活動是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興趣的有效手段。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直觀的顏色刺激能激發幼兒進行探索和操作的欲望,使幼兒的潛在美感,即審美能力萌發?!短鹛鸩屎纭窚蕚涞牟牧鲜趾唵?,先給孩子們認一認彩虹糖的顏色,再嘗一嘗彩虹糖味道,充分調動幼兒的感觀體驗。然后,請幼兒將彩虹糖按照自己喜歡的顏色規律排列,使幼兒能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自由創造的快樂。最后,老師用清水將糖果包圍,請幼兒一起見證奇跡的發生。當糖果的色彩融化為一座彩虹時,幼兒一定能感受到顏色的視覺沖擊。
幼兒興趣具有保持時間短,易被感染和轉移的特性,所以簡單的玩色游戲肯定無法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就會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尋找顏色中的秘密,看看顏色朋友手拉手以后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玩色”的整個過程就像是一個游戲,當一種顏色和另一種顏色碰撞得出另一種顏色,這比單純枯燥的告訴孩子什么顏色加什么顏色又能得出什么顏色更有意義吧。
形象逼真≠單一的實事求是
●主要問題:孩子對表現的創造延伸——簡單 局限 求真
教師1:我們班的孩子但凡畫男生就是豎著的三根毛,畫女生就是一個馬尾辮。這簡直成為了男孩女孩的形象標配,畫個披肩發孩子居然說干嘛畫成媽媽的樣子,快點把辮子扎起來!
教師2:為了給爺爺添畫胡須,有的孩子直接拿白色的油畫棒畫,說爺爺就是白胡子的。如果爸爸長胡子,索性涂滿黑色,最后只剩下一張黑黑的大墨圖。
教師3:人物表情是最難表現的,我讓孩子們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面部表情,他們總是觀察看到了什么,卻不能說出最有特點的部分,等到畫出來的時候大家都長著一樣的臉,生怕畫得不一樣被老師批評。
●教師初探:蔬香盛宴vs蔬菜表情
隨著課程游戲化的不斷跟進實施,幼兒園不管是活動還是課程都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在秋天豐收的日子里,老師將種植的蔬菜瓜果給孩子們認識和品嘗,扔了太可惜,借此機會還不如和孩子們玩玩蔬菜表情的游戲呢!
在熟悉了各種蔬菜的特性之后,可以讓幼兒說一說蔬菜的現狀,感受一下粗細、長短的變化,由于蔬菜是自然生長的植物,所以,在同一種植物的身上不僅能看到深淺的不同還有對比色的效果。出示一張人臉的輪廓圖,配上一點夸張的音樂或者創設一個女巫與精靈的故事的情節,孩子們的創造想象就開始了!長長的豇豆一會是爺爺的胡須、小姑娘的頭發;紫紫的包菜一會是媽媽的頭發、怪獸的衣服;土豆片大大小小的,形狀也是不規則的,那就隨著孩子們的想象發揮到極致……老師一邊表演一邊和孩子們說說有趣的故事,用現實的刺激促使幼兒的想象力,并借繪畫表現出來,用創造的方法擴展幼兒思維,充分挖掘出幼兒的想象力。
構圖豐滿≠簡單的形狀堆砌
●主要問題:孩子對畫面的結構布局——整齊 平均 堆砌
教師1:畫畫排隊估計是孩子們的通病,只要讓他們把畫面畫滿,就會一個接一個排隊似的畫個沒完。
教師2:要是沒有完整的范畫,孩子們就會不知所措,老師提示什么孩子就添畫什么。
教師3:要是給孩子欣賞有前后關系的物體重疊,孩子們就會簡單的認為東西沒有了,有的孩子在表現遮擋關系時非要轉個彎畫出來!
●教師初探:美味之城vs餅干總動員
幼兒繪畫的重要意義不在于“作品”的水平,而在于繪畫創作的過程,如何通過美術教育來達到藝術教育的目標,許多老師們可能還糾結于技巧的傳授上。
圣誕節快到了,老師們把幼兒帶到專用活動室進行“餅干總動員”的制作活動。孩子們在制作前已經掌握了捏泥的簡單技巧,搓、揉、壓的熟練程度決定了幼兒在制作餅干時的造型水平。如果一味地拿些面團、模具給孩子們做餅干就只能是簡單的DIY游戲。老師必須要給孩子們一點小小的挑戰,圣誕節有吃姜餅屋的習俗,孩子們想做怎樣的姜餅屋呢?尖尖的屋頂、圓圓的窗戶、高高的圍墻,制作餅干時,孩子們可能會遇到大小不合適,形狀不匹配等問題;在拼搭的時候,也許還會為裝飾姜餅屋的材料和顏色搭配產生意見的不統一。歪歪扭扭,形形色色的姜餅屋完成了,然后大家學著女巫的樣子大快朵頤地品嘗這來之不易的美味,那又是一種別樣的美食體驗!
撇開呆板的美術活動形式,在新美術教育理念下,老師們也在不斷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尋找好的途徑,將原有的美術技能和現代的表現方式做一個玩美的結合,在充滿情境和趣味的活動中,幼兒可以獲得自由創造的快樂體驗,其創造力和自我表現的愿望被不斷激發。孩子們可以在用心觀察、自我習得、操作積累的過程中盡情地享受創作之美,這種美“色、香、味”俱全,也讓幼兒的美術課堂多了幾分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