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俊
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閱讀能力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備能力,缺乏足夠的閱讀量,就不可能有足夠的寫作靈感。因為,閱讀是提高寫作素材儲備量,開拓視野的有效途徑。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將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作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寫作教學中融合閱讀,是學生通過閱讀更好地進行寫作,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在初中階段的語文課本以及課外閱讀材料中,包含了數量眾多的經典美文,初中語文教師不妨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鑒賞這些經典美文,利用美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其情感體驗,引發情感共鳴,更重要的通過引導學生閱讀經典美文的結構,經典段落幫助學生學會謀篇布局,體會段落精彩,提高語言描寫能力,通過誦讀經典美文,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因此,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名家名篇,結合經典美文指導學生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鑒賞文章結構,學會謀篇布局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在閱讀文章時,首先要掌握文章作者的思路。作者的思想是有路線的,文章每一句,每一段都有其路線。一篇優秀的文章絕對不會亂走線路。閱讀文章時,要看它如何開頭。如何接著寫下去,跟著文章的路線走,并理解文章為何要這么走。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經典美文時,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文章的結構,讓學生借鑒經典美文的寫作思路和結構進行寫作練習。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鑒賞德國著名文學家赫爾曼·黑塞的《獲得教養的途徑》為例,學生在閱讀鑒賞文章的過程中,有兩個問題教師必須讓學生真正明白:第一,這篇文章的文體屬于論證類,是一篇讀書隨筆,文章的主題就是文章題目。第二,文章的論證結構層層遞進,第一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緊扣主題,點出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是獲得教養的最佳方式;第六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詳細論述了借助閱讀經典美文來獲得教養的必要性。在學生掌握了這兩個方面的知識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開放式的作文命題:獲得____的途徑, 讓學生結合日常積累的寫作素材,確定命題,然后借鑒這篇文章的結構布局進行寫作訓練,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掌握謀篇布局的方法,提高其寫作能力。
二、鑒賞文章段落,借鑒精彩段落
經典美文中往往有很多學生可以借鑒的精彩段落。因此,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經典美文中心思想和整體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品味經典美文的段落,找到其中精彩的語言描寫,掌握段落的布局和結構設置。組織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開展交流討論,說一說自己認為精彩的段落,并給出理由,以四大名著《紅樓夢》的選段“林黛玉進賈府”的閱讀鑒賞為例,有些學生認為第一段寫的很精彩,因為該段落通過描寫初來乍到的林黛玉襯托榮國府氣派;有些學生認為第五自然段最精彩,因為該段通過描寫王熙鳳的外貌、舉止來體現其人物性格,即美麗、潑辣、精明以及在賈府中的重要地位,同時還描寫了王熙鳳討好賈母的諂媚,反映其性格虛偽的一面。學生們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在熱烈的討論過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參照自己認為最精彩的段落的描寫方法,表達技巧,自定題目寫作一篇描寫場景的短文,段落學生的段落描寫能力,提高其寫作水平。
三、誦讀經典美文,積累語言材料
誦讀經典美文是積累語言材料的有效途徑。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積累語言詞匯,精彩句子,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這些語言材料是學生開展寫作的重要資源,是提高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基礎。學生如果可以積累足夠的語言材料,并靈活運用,就可以促進自身表達能力的提升。在寫作時,學生就可以將自己平時積累的詞語、句子等語言材料運用于文章中,用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寫出來文章自然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誦讀經典美文,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言材料儲存量,從而增強學生對美文的理解能力,豐富他們的寫作靈感,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此外,誦讀經典美文對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當前有不少學生,存在閱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不足的問題,這與學生語言材料的匱乏不無關系,腦海中沒有語言材料的積累,學生表達,寫作的難度大大增加。例如,教師在平時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多多誦讀古詩詞,讓學生體會古詩詞的美,理解其中的內涵,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進而引導學生將古詩詞運用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還可以幫助學生豐富作文內涵,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閱讀、寫作的能力,而關鍵在于教會學生如何讀懂文章。因為模仿可以說是創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閱讀、鑒賞經典美文的能力,注重引導學生參考經典美文的謀篇布局、精彩詞語、句子、段落等,模仿其寫作方法開展針對性的寫作訓練,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