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燕
【摘 ?要】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之間的互動對話進行文本的深度解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走進文本深處,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互動對話 ?深度解讀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的語文課堂追求高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解讀文本,在深度解讀文本的時候,引導學生獲得深刻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不僅積累豐富的知識,而且實現能力的提高。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在對話的過程中實現對文本內容的學習,同時互動對話的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實現綜合素養的提高。
一、貼近學生設計,激活共鳴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要注重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學生的視角設計教學內容,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同時還能激活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更好的解讀文本。現代教學論也這樣說道:課堂教學的過程不僅是知識對流的過程,更是情感對流的過程,而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通過情感互動讓學生走進文本深處解讀,讓課堂呈現和諧性。
例如:在教學《愛如茉莉》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采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這篇課文中描述的生活場景和我們的生活非常相近,而且這篇課文中滲透的親情也是最能激活學生共鳴的內容,能夠讓學生獲得更深的體驗。在這樣的認識下,學生們走進文本進行解讀,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并且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進行個性化的設計:用手中的筆寫一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記敘你家里的親情故事,要寫出真情實感。這樣的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們能夠有話可說,有感可發,于是學生們紛紛動筆描寫,大家寫出的內容也非常感人。例如:有一個學生這樣表述:“媽媽是最讓我感覺溫暖的人,每天早上,媽媽總是會為我準備一杯牛奶,而且神奇的是這杯牛奶的溫度總是剛剛好,我不知道媽媽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昨天,媽媽生病了,我知道媽媽是平時太累了,于是我也為媽媽熱一杯牛奶,媽媽,我愛你。”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設計,這樣的教學過程有助于學生情感的激發,讓學生的情感在深入文本解讀的過程中得到熏陶,激活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真正和文本進行對話交流,這樣的教學更容易深化的學生認知,而且有助于學生認識的內化,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圍繞問題辯論,深化思維
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注意力保持的時間不夠長等現象,而互動交流的過程就能夠很好的緩解這樣的問題,而選擇問題辯論的方式就是很好的互動交流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圍繞著某一問題進行辯論,不僅能夠讓學生集中思維,而且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深入思考,實現深化學生思維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爭論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利用文本的結尾讓學生進行辯論,深化學生的思維。在這篇課文中,結尾的設計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尾,而這就為學生的辯論提供了素材。教師在學生解讀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這篇課文中,盛老師給學生們講述了兄弟倆人因為爭論不休而放走大雁的故事。那么,對于這個故事你有什么看法?在這篇文章中的結尾,作者使用了一組省略號表示學生會有很多不一樣的見解,作者也表示盛老師贊同學生的觀點,但是盛老師贊同的是哪一個觀點呢?”這樣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深入思考這個問題,并且教師鼓勵學生們各抒己見,暢談自己的感悟。例如:有學生這樣表示:“我們要辯證的看待爭論的問題,適當的爭論讓大家有效交流,能夠讓事件更好的解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互動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引導學生進行辯論,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潛入文本深處,實現深度解讀文本的目標。
三、尊重自主體驗,有效教學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新課標更加重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而有效教學就是個性化的教學,讓學生的發展更加全面。而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自主體驗得到深化,讓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得到激活,這樣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在教學中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我們以《負荊請罪》教學過程為例,說一說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在教學結束之后,教師設計了這樣的作業供學生進行選擇:1.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整理歷史故事,例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等,然后進行閱讀討論;2.將這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和同學們合作演出;3.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人物進行評價,并且將自己的心得體會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
這樣的作業“自助餐”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自主化的體驗中獲得深刻的認識,而且由于有學生的真實活動,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學習過程更加高效。
總之,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互動對話的交流學習模式更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激發,能夠更加深入的投入文本學習中,幫助學生深度解讀文本,獲得深刻的體驗。互動對話,讓學生潛入文本深處,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精彩高效。
【參考文獻】
【1】包日娥.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探析【J】.亞太教育,2016(28)
【2】王新芳.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