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
[摘要] 為了觀察細節管理在小兒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該院在護理工作中施行細節管理后的工作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該科主要是治療14周歲以下的患者,患者普遍存在著好動行強,逆反心理嚴重、行為不夠成熟等特征。這加大了該院的護理工作操作的難度,而且患者由于病情普遍對醫院懷有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該院決定在小兒安全管理中施行細節管理后,患者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失誤、糾紛事件有明顯降低。據目前來看細節管理在小兒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明顯,可以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推廣。
[關鍵詞] 小兒護理;細節管理;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a)-0076-02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小兒護理;為了解決不斷增長的小兒護理要求,必須要改變思維模式,從而有效的避免醫療糾紛和風險事故,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實現細節管理在小兒護理安全管理中的可持續性發展。
1 發展現狀
眾所周知,兒科是眾多醫院科目中具有特殊性的群體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院需要滿足不斷提升的兒科護理需求量,兒科中患病孩子年齡普遍幼小,缺乏自主性,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很難配合治療,這對小兒護理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擾,因此,醫院為了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對醫護人員定期采取培訓,提高護理人員職業素質,積極地把細節管理引入到小兒護理中[1]。細節管理在小兒護理安全管理中起到明顯作用,該院小兒護理的醫療糾紛和風險事故明顯減少,在細節護理后出現病情加劇的情況明顯降低,使得家屬以及患者的情緒得到良好的控制,糾紛也逐漸減少,家屬和患者對該院小兒護理工作中施行的細節管理普遍表示滿意。
2 細節管理的作用
2.1 強化服務意識
在小兒護理的管理中,對護理人員進行系統化的細節管理。強化護理理念,使護理人員意識到細節管理對患兒的重要性,提高護士的觀察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主動發現并且解決安全隱患,使每一位小兒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內都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提高服務質量,避免醫療糾紛和工作上的失誤,滿足兒科患者的合理需求。
2.2 安全意識的提高
在兒科病房中,小孩因為年齡幼小活潑好動且病患的認知能力很差,所以非常容易出現意外損傷,比如:墜床、燙傷、劃傷等情況,所以醫護人員要對其經常進行安全教育,使小孩自身樹立起一個安全第一的自我觀念,同時也要對家長進行督促,提高家長看護好小孩的責任心[2]。
2.3 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
小兒護理工作可以說一項系統的工程,對小兒護理人員的工作標準來說相對較高。首先必須要面對的就是患者家庭成員[3]。在對小兒護理人員施行細節管理后,讓家屬感覺到在細節護理中能夠完成他們期望所做到的任何事物,處理好每一個細節,用以人為本的理念來滿足家屬對小兒護理提出的各種合理的需求,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通過于患者家屬溝通來了解患者的情況。其次,在小兒護理工作中要體現出人文關懷的工作態度,在與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的溝通中主動提出一條合理的、較為完善的護理服務,并根據患者要求來改進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4]。
在小兒護理工作中,要根據患者提出的要求以及病癥來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案,消除病房內一切不穩定因素,并且對護理人員擬定出一套系統化的合理護理計劃,患者以及家屬的心理變化護理人員必須時刻注意,并且將其納入到工作范圍中,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來決定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此來確保家屬和患者在心理上的情緒波幅穩定,減少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抵觸情緒。
醫院安排對小兒護理人員的考核制度以及完善管理規章制度,使得小兒護理人員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習慣,通過系統的制度化管理來合理安排人員工作,使其更具有操作性,這樣發展可以使得小兒護理工作效率穩定提升,對工作人員之間的良性競爭具有促進作用[5]。在完善工作標準的基礎之上,還要做好小兒護理的善后工作以及監控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細節管理的作用性,減少細節問題對工作效率的影響,并且對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解答,加強自身的職業精神。
2.4 增強護士責任意識
隨著患者對護理工作要求的不斷提升,細節管理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作為護理人員中的護士,必須要保持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持續保持著對護理工作的熱情,以此來影響他人。通過護理工作中的一些細節來不斷督促自身,強化了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5 患者評價
請家屬或者患者對醫院小兒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評價,由下往上分為不滿意,較為滿意,非常滿意3個等級。在不滿意的地方患者以及家屬可以提供相應的建議。
3 護理措施
3.1 日常交流
由于患者幼小,生活能力不強,但是由容易被情緒左右,擁有單純、適應性強等特征[6]。因此,醫護人員在患者入院當天就應該主動去接近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其介紹同在病房內的其他患者姓名,可以通過講故事和聊天以及一起做小游戲來觀察小兒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針對每一個患者的性格特征,來進行不同程度的護理模式,使患者在最快程度上消除對病癥的恐懼感。
3.2 醫護人員自身的心態調整
面對小兒患者的各種不合理的舉動,醫護人員應該予以合理的糾正,以最高的積極性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善于去發現小兒內心的需求,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以患者的需求為主要目標,做好各方面準備來贏得小兒的信任。在對待小兒中要充滿愛心和耐心,切忌因小兒的任性而發生糾紛。
3.3 做好預防工作
嚴格保持自身的衛生規范,在使用醫學器具后要及時對手部進行沖洗和消毒。對待患者的任何操作都需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以患者的安全為第一理念[7]。一次性的醫學材料要及時處理,以免小兒患者在行動中產生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