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麗
[摘要]針對目前農林院校現代分離技術教學仍然處于“理論大于實踐”的教學現狀,本文對現代分離技術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方面進行創新式改革,對農林院校開設相關課程的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現代分離技術;改革探索;實踐教學;開發性實驗
物質分離是眾多領域需要應用的關鍵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石油化工、冶金、食品、醫藥方面的理論研究上,而在實踐中的應用對于工業過程的經濟指標具有重要影響,對推動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產生積極作用。為了滿足人民對分離理論知識的迫切需求,現代分離技術在眾多高校中紛紛開設了選修課程,也有部分學校在化學等相關專業中直接開設了主修課程,并將其直接應用在儀器分析的實驗過程中,教學效果非常好。為此,在院校中積極開展現代分離技術的相關課程,可以讓學生在單一時間內掌握更多有效的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一、現代分析技術課程教學現狀
(一)現代分析技術課程開設現狀
由于現代化分離技術理論性較強,因此它在各個高校是作為一門獨立性課程進行開設的,主要開設的專業基本與化學相關。而在農林院校進行相關課程的開設情況還沒有完全普及,其研究的側重點也基本以理論為主,教師著重于分離技術的原理及應用進行教學。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對現代分離技術的學習是有局限性的,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局勢下,需要各所院校實施新的教學理念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來促進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及理解,進而達成學習的根本目的。
(二)在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代分析教學課程中,由于在課程教學中缺乏實踐教學,使得理論性的教學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學生對教師上課所講的內容感覺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們學習興致不高而失去學習理論知識的動力。
與此同時,由于這門課程開設數量有限,學生一般僅僅作為選修課程進行學習,使得學生本身對于選修課程沒有提起高度重視,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過于偏重理論學術的學習,缺乏實踐教學,導致學生在學習起來就是對分離過程中的各種分離方法的原理死記硬背,在考試中蒙混過關。上述對于現代化技術分離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現象,不利于我國與技術分離有關的實用型人才的發展和培養。
二、現代分離技術教學改革探究
(一)課程內容的優化
首先,要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根本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任務。將原來的分離技術理論教學向各種分離技術實踐應用教學方向靠攏。做相關授課內容的調整,在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的理論教學用時上都有明顯的效果。相關公式的推到可以放到物理化學中進行講授,而物理化學也作為必修課程恰恰符合教學任務,利于學生有效的對相關理論進行學習。在節省下來的課時中,可以安排專業課程的相關講座來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這是實踐應用教學的一部分,在講座過程中,學生可以跟講師進行互動交流,針對講師所講內容提出問題,在講座過程中將知識進一步理解和消化。由于現代分離技術理論知識點雜亂無章,這就使得其與許多學科都存在一定的交叉融合,在講座過程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講師也可以對其在應用領域上進行探討及分析,進行將課程內容做進一步的優化和更新。
(二)教育方法的改革
根據課程安排,在教學方法改革前院校僅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理論課程的傳授,而基于課程的難度,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可能會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緒的困擾。為此,對現代分離技術教學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學生們以課堂講授為主,外加實習以及實驗進行輔助式學習。其中學生可以投其所好參加兩次專家講座,外加討論課一次,專家會以不同于教師的教課方式進行理論的傳授,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一個更深的認識。而在實習與時間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做好相關課程的預習,帶著預習中的問題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對設備的結構原理有所了解,從分離設備的運作原理中來理解知識的要點,二者之間形成參照,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三)考核方法的改良
傳統的現代分離技術的考核模式以課堂表現+期末考試機制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能力進行考核。但這種考核方法太注重成績而忽律了學生對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過程,教師需要對其考核機制進行整改,采用系統性的考核方式,即課堂討論(10%)+實習報告(10%)+實驗成績(20%)+課程總結(10%)+期末考試(50%)。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僅可以客觀的從成績單上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判定,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手動腦,提高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專業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
三、總結
現代分離技術是培育我國應用型技術人才必修課程之一,農林院校有必要從根本上對現代分離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行改善,對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性改革,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我國社會培養更加出色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