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現(xiàn)如今,企業(yè)和個人的經濟生活因為稅法的影響,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市場一體化的深入發(fā)展,我國不斷完善健全稅法稅制和稅收的國際協(xié)調。在新的國際局面下,提高稅法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等方面對授課教師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
【關鍵詞】稅法;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現(xiàn)如今,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yè)涉及到一門重要課程——稅法。稅法課程不僅是高校學生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所要學習的重要課程一,也是注冊稅務師職業(yè)資格考試的重量級課程。稅法課程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是,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提高稅法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教學工作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要嚴格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的。就此,我們結合稅法課程的實際特點,對教學改革工作提出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
稅法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教學方法中融合稅法課程的特點,稅法課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兩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一)啟發(fā)式教學法
稅法課程的特點和在稅法課程中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這兩者是相互連接的。時刻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實就是稅收。學生不擅長發(fā)現(xiàn)稅收是因為生活經驗和閱歷有限。為了讓學生熟悉稅收,教師應該通過日常生活中最平凡常見的事例循循善誘,最終引導學生逐步熟悉稅收、熟悉稅法。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內容的需要設計不同的啟發(fā)點。因為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教師的啟發(fā)相當于當是一種誘因。為了激發(fā)學生更加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列舉一些深刻細致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越是把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越是可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引入我國近年來發(fā)生的幾起重大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刑事犯罪案件,在講授與顯性的日常生活關聯(lián)不大的增值稅法的時候,用這些觸目驚心的實例來震憾學生,進而達到引發(fā)學生對我國增值稅制度的探究欲望的目的;教師可以引用所得稅申報制度,在講授所得稅法時。為了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得稅實實在在的存在,還可以在課上叫學生回答問題講述自己周圍親戚朋友中高收入者的納稅情況,讓學生產生“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
(二)結構式教學法
“不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闡述的觀點。在稅法課程教學當中也應當廣泛使用結構式教學法。
第一,稅法學科的整體性,時刻提醒學生要把各章節(jié)的知識相互聯(lián)系,相互結合,不要割裂開來。
第二,充分運用學習遷移理論在學習各類稅種的過程當中。不僅把握各稅種的共性,還要注意具體稅種的個性。例如,為了學習流轉稅稅法體系中的增值稅,可以通過學習消費稅而進行對比,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對二者關系的認識;為了學生學習理解增值稅和營業(yè)稅的交叉問題。可以通過混合銷售行為和兼營行為的對比,來加深學生的印象。
第三,為了培養(yǎng)學生多稅種的綜合運用能力,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掌握了全部稅種的基礎上,進行專題教學。
二、實踐性教學的改革
稅法課程教學改革的瓶頸是實踐性教學的改革。因為稅法體系中存在這大量納稅申報表的編制,處理過程相當繁雜,操作性又非常強的問題在實際的理論教學中是很難全面涉及到的,我認為發(fā)揮實踐性教學的作用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種為了達到老師講解理論時學生能主動思考、判斷,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掌握的效果,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可以大量組織實施案例教學,恰當結合理論與案例,讓學生更好地聽明白,能理解。在此基礎上在課堂討論案例時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通過教師對案例的介紹,學生找出案例中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運用所學稅法原理分析,再由教師對案例有針對性地對涉及到的主要法律問題進行梳理。通過以上的步驟教師也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相關理論經驗或實踐方面的困惑或未解決的問題。
第二種是建立納稅模擬實訓室,組織模擬實訓來完成學生理論與實務的有效對接。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在實訓室進行辦理各種稅務登記流程和網上申報納稅的實際演練,學生模擬扮演納稅人和征稅人員不僅可以真真切切的熟悉掌握了稅收實務流程,還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中去感受知識帶來的無限樂趣。
第三種是給學生提供到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局實習的機會。授課教師可以與校外實習基地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獲得第一手的教學資料,與校外共同合作開發(fā)一批具有應用價值、現(xiàn)實意義的案例,供學生學習,以此來搭建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拓展視野以及推動案例教學的平臺。學生則可以在親身體驗中獲得經驗,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使得今后從事財務工作能更好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