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曉偉
[摘要]由于人們“重建輕養”的思想嚴重,目前,我國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高速公路的運營。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養護管理重要性及管理模式。
[關鍵詞]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模式
一、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要性
對于高速公路養護項目來說,不僅要提高技術水平的專業化,也要對養護機械進行專業化管理和統籌分析,確保新材料以及新技術結構符合標準,優化檢測技術和運行機制的同時,為項目升級提供保障,也能滿足高速公路線長和檢測點多的需求,實現養護范圍內管理機制升級項目的落實。需要注意的是,在高速公路運行控制體系建立過程中,要積極開拓新型的養護管理機制,保證安全l生的同時,能進一步升級高速公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水平,為項目優化和養護管理效果的統籌升級提供保障。只有從根本上提高養護效果,才能為駕駛員和客運車輛乘客提供更加舒適的行車體驗。
二、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模式概述
(一)直接型養護管理模式
直接型養護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高速公路相關單位組件專門的養護部門,同時為其配備基本的養護設施,對高速公路進行養護工作。這種模式在養護工作初期能發揮一定的成效,能在專業型人才的領導下,指導基層的養護人員進行工作,使其盡快地掌握養護技術以及實際養護經驗。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養護部門很難及時地對實時發生的問題進行解決,導致養護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此外,養護站的工作人員職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長此以往,極易發生其工作消極懈怠的現象。
(二)目標型養護管理模式
目標型養護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對工作目的以及內容進行制定,并由各個養護站自行地進行施工。該模式對養護管理的職責以及內容都進行了劃分。其中,養護站可以自行建立適用于自己路段的養護方案,有利于養護人員提升自身工作的積極性以及創造思維。但每個路段的養護設施與人力物力不能根據工作量進行合理分配,如遇到大型施工項目,則極易產生資源不足的現象。
三、加強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模式措施
(一)養護管理體制逐步規范統一
高速公路可以長期使用,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養護管理問題。一旦開通了高速公路,由于交通量過大,導致高速公路存在明顯的養護難度。高速公路在一開始需要不同類型的管理資金,因此需設立大量的收費站,這樣嚴重阻礙了車輛的正常通行。對高速公路進行管理時,必須正確引導養護路段,結合高速公路當前的運營狀況,對養護管理做相應調整,確保得到規范、統一的養護管理體制。
(二)要實施預防性養護,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后續維護處理
為了符合新時期高速管理項目的實際效果,要對高速公路進行集中處理。要想進一步提高設計項目的完整性,就要積極落實更加系統化的管控措施,確保養護機制能符合新時期高效率的具體要求,對高速公路項目展開深度整合和統計,定期運行預防性養護的同時,對項目升級提供保障。另外,技術人員要對高速公路養護項目中潛在問題進行集中整合,建構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管控機制,保證處理效果的完整性,實現管理效果的綜合性優化。例如,技術人員要對高速公路施工項目中的部件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更換,從而優化路面運行質量。相關管理部門只有建立健全精細化管理機制和控制措施,才能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優化管理效果,縮減維護成本,促進高速公路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真正踐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管理路徑,優化養護效果。
(三)加大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
政府部門應當著重提升自身在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中的職能作用,加大其監管力度。借鑒發達國家有關高速公路開展特許經營的先進經驗,加快對高速公路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細則的制定,并不斷地對養護管理辦法進行完善,確保高速公路的運營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同時,政府部門應與各交通部門進行通力協作,加強對養護管理市場的準入、招標過程以及最終的養護成果的監管力度。同時,落實好各個養護管理單位的職責,并嚴格地制定養護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標準,確保養護工作的質量,使其朝著規范化與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產業得以長期穩定的發展。
(四)加強養護管理隊伍
對高速公路進行養護時,容易引發路面以及路基等問題,當然橋面問題和橋墩問題也很常見,出現以上問題必定與電力設施或是建筑構造物,包括橋梁結構等有關。一旦出現這些問題,要求管理人員必須達到較高的技術水平,以便能夠應對各種突發事故。為了使高速公路更好開展養護工程,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管理人員應快速做出反應,可借助相關設備達到護理公路目的。正是由于提出了較高要求,大大增加了公路的養護經費,然而高速公路進行養護管理時,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只有配備一支專業的養護隊伍,才能使技術人才滿足養護要求。
四、結語
高速公路是我國的重要交通之一,而想要提高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需要從實際出發,重視養護工作,完善養護管理機制,提高管理力度,加強機械化養護,從而提高我國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水平,提高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質量,促進我國交通與經濟的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