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楠
【摘要】我國市場經濟正在逐步深化和成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生產要素和獲取競爭優勢的首要資本,已經成為共識。因此,當前各個企業都高度重視人力資源建設,激勵機制作為人力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力資源建設質量和企業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本文闡述了激勵機制的概念,激勵機制在人力資源建設中的意義,分析了當前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激勵機制的原則和策略。
【關鍵詞】人力資源;激勵機制;意義;原則;策略
一、激勵機制的概念
人力資源建設中的激勵機制,從結構上,是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內容上,是依據有關制度,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和途徑,充分調動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責任心和主觀能動性,實現管理的有序高效,最終達到企業和員工共同發展進步這一目標的機制。激勵機制的核心在于人,本質上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體體現。
二、激勵機制在人力資源建設中的意義
在人力資源建設中,激勵機制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意義,就是調動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中,員工是否具有強烈的工作積極性,是企業得以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從個人方面看,員工具有工作積極性,可以有效激發他們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從企業方面看,當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企業在實現管理順暢、氛圍和諧的基礎上,還會充滿活力和創新力,人力資源得到更好的優化配置,進而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三、當前人力資源激勵機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人才流動性較差。由于我國曾經長期處于計劃經濟時代,與之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相對保守固化,員工終身服務一家企業、待遇職位只上不下、招聘工作不科學不合理、沒有完善的降職和辭退制度等,是長期普遍存在的常態現象。雖然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確立和發展,人力資源概念被引入國內,并逐步取代了傳統的人事管理制度,但傳統的觀念和做法,依然具有很大的慣性,其中重要的表現就是缺乏人才流動性。很多企業對于有流動愿望的人才,往往冠以不安分、不忠誠的帽子,使原本正常的人才流動承擔了過多的負面輿論。相應的人才流動制度機制也比較滯后,手續繁瑣,效率低下,這樣很容易讓員工產生安逸求穩的思想,能力強的員工得不到更好的施展平臺,能力不足的員工沒有被淘汰的危機感,失去了對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這對企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二是分配機制死板。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的薪資結構比較落后,績效工資或者業績工資的比重較低,很多企業管理者,依然存在報酬平均主義的觀念,薪資水平檔次差別不大,不能充分反映工作量、崗位性質等價值區別。這種分配機制看似平等,但實際上薪資差異化的激勵效應沒有發揮出來,事實上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三是不重視員工素質的提升。在人力資源建設中,激勵機制不僅僅是一種管理手段,更是一個開發途徑。很多企業認識不到員工素質提升工作的重要意義,關注于怎么用好人,而忽視怎么培養人。企業雖然有培訓活動,但是往往流于形式,針對性和實效性都不強,不能滿足員工成長需求,也起不到激勵作用。長此以往,員工各方面素質停滯不前,從思想和業務上逐漸制約了企業更好的發展。
四、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原則
第一,目標性原則。所有的激勵手段,都要有一個明確統一的目標指向。只有目標明確了,激勵才有動力,才見實效。在執行目標性原則時,一是要注意目標的制定,要切實符合企業發展實際需要和員工個人實際情況,一定要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注意目標的制定,要具體細致,要讓每一名員工知道怎么做,知道具體的流程步驟。三是要注意目標的制定,要適度超前,以更好地激發出員工的潛能。第二,對比性原則。激勵機制,不僅僅要激勵員工不斷向前進步,而且要對落后現象進行有效的懲戒,通過正反兩個方向的激勵,不但明確標準規范,樹立起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而且會形成有沖勁、有壓力的自我激勵氛圍。第三,長久性原則。激勵機制的效能發揮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激勵機制的制定,一定要有長久考慮,確保其具有穩定性和延續性,切不可朝令夕改。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激勵機制的實用性,也可以避免因機制變化對正常工作運行帶來的干擾,對管理成本的增高。
五、完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策略
第一,積極引入競爭上崗機制。激勵機制的完善,要從競聘環節就開始抓起。要引入競爭上崗機制,盡可能地擴大競爭范圍,將更多有專長、有能力的人才納入考察范圍。通過更加激烈的上崗競爭,促進激勵機制建設。第二,深化薪資制度改革。薪資制度是成熟的激勵機制的一項重要體現。深化薪資制度改革,其基本要求和主要內容就是將薪資水平與績效緊密結合,充分體現出薪資的靈活性和激勵作用。合理的薪資結構應該是:績效工資所占比例上升,薪資浮動性增強,賦予員工更加自由的工作時間支配權,側重以個人能力和業務成效作為核定薪資的標準,避免為無效勞動支出工資。第三,優化評價考核辦法。評價考核辦法不能搞一刀切,要關注其針對性,要根據不同崗位、不同工作性質和不同工作要求確立不同的評價考核標準。此外,還要制定出科學的評價考核方式和流程,注重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全面性、嚴肅性和公信力。第四,重視激勵方法的差異化。員工團隊中,每一名員工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點,他們的需求和關注點也不相同。如果簡單地采用統一的激勵方法,作用于不同的員工,其效果是不一致的,這不利于激勵效能最大化的發揮。因此,要重視激勵方法的差異化,有針對性地靈活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特別是要注重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的合理運用,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力爭用最低的成本實現激勵效能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栗金奎.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研究[J].商業文化,2008(11).
[2]劉瑋.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研究[J].經濟師,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