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陸豐市星都學校初中學生進行研究,隨著籃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喜愛上該運動。而有關中學生籃球教學訓練方面的研究仍顯的比較缺乏,尤其是中學生投籃命中率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從中學生的特點,影響中學生投籃命中率的因素等方面出發,對中學生投籃命中率的影響和建議提起一些有效訓練方法。
【關鍵詞】中學生籃球;投籃;命中率;心理因素;方法
一、前言
籃球運動是一項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培養學生籃球的興趣對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起著積極的作用。而投籃是籃球運動的最主要進攻技術,是得分的唯一手段。一切技術、戰術運用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創造更好的投籃機會,力爭投中得分。投籃得分的多少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因此,掌握和運用好投籃技術,不斷提高投籃命中率,對培養學生籃球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 影響中學生投籃命中率的技術因素
第一,掌握投籃技術動作不夠規范。中學生籃球由于運動年限短,對籃球技術的原理了解較淺,所以在學習投籃技術動作的初始階段,對技術動作的規范性認識不足,導致所學動作基本功不扎實,具體表現為:接球一剎那雙腳過重過直,未能屈膝引球,身體重心過高,腳尖未對著球籃。中樞腳上步跳投的帶球走違例現象特別嚴重,表明運動員對新規則中“兩腳分先后著地,則先觸地的腳是中樞腳”的規定未能理解與掌握,這與平日訓練要求不嚴,錯誤動作未能及時糾正有關。舉球位置過低、過前、肘關節外展。跳起投籃時身體在空中沒有明顯滯空,邊跳邊投的現象較為普遍。球出手時的手法不夠標準自然,有握拳、內撥現象,用力不集中。部分隊員移動速度過慢,有多余的調整動作,瞄準時間長,這種投法不符合實戰要求。第二,投籃技術動作的動力定型不穩定。青少年在技術動作運用中,技術戰術相結合運用時,由于場上氣氛較緊張,或者快速地跑動,體力下降導致在投籃中技術動作變形,投籃穩定性降低。
三、影響青少年籃球隊員投籃穩定性的心理因素
在現代籃球運動中,比賽對運動員的心理因素顯得越來越重要,以下筆者主要針對籃球比賽中運動員經常遇到的幾種情況所呈現出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和討論。
第一,比分領先時的心理狀態。比賽中,當某隊比分領先時,全隊充滿信心,士氣高漲,運動員情緒興奮,精神飽滿,渴望比賽,尤其是機體的生理、心理狀態協調、和諧,技術戰術水平得到充分發揮。此時,青少年投籃隊員自信心增強,投籃命中率會比平時提高,有的隊員還會超水平發揮。
另一種情況是,當比分領先時,有的運動員公產生“輕松”情緒。表現為防守不積極,進攻時處理球很隨便,對場上變化缺乏思想準備,估計不足。中學生籃球運動員往往出現過度放松,導致投籃手型、用力、角度等運用不當,導致比分由優勢變劣勢。
第二,比分落后時的心理狀態。在本隊比分落后的情況下,有些運動員往往情緒低落,缺乏信心,在進攻或防守時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實施技術戰術的成功率低。尤其是當對方在比分落后,反追上來或超過本隊時,運動員往往會產生急躁情緒,防守時容易犯規,進攻時忙于投籃,不能很好地掌握比賽節奏和投籃時機。
而一些心理素質較好的運動員并不會喪失斗志。他們在榮譽感、責任感支配下,會主動克服來自對手和賽場內外的各種干擾,運動員一切力量戰勝困難,把全隊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結合起來,捍衛本隊的利益,努力爭取最后的勝利。
第三,比賽相持和決戰階段時的心理狀態。當比賽相持不下,比分交替上升時,運動員經常會產生“專一”的情緒。表現為:思想高度集中,一心想贏球,不覺勞累,精神特別專注,聽不到觀眾的呼聲,全力注意對方的一切活動。由于思想高度集中,判斷速度、準確,成功率很高,甚至最后幾秒鐘遠距離投籃也能命中。另一方面,由于注意過分專一,思想比較狹窄,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失誤,由于產生“悔恨”情緒。這種情緒具有迅速爆發和強烈的激勵作用,能使運動員的身心迅速動員起來,但如果不及時調整或失去控制,就可能成為狂熱情緒,亂干蠻干,不利于比賽任務的完成。
第四,比賽中主力隊員和替補隊員的心理狀態。主力隊員的心理狀態:一個球隊的主力隊員,基本上是比賽的第一陣容。他們開局發揮得如何,對全場比賽有很大的影響。如開局發揮得好,則認為今天狀態好,信心十足;反之,則信心不足甚至一蹶不振。特別是比賽中,越感到心慌意亂,分散了注意力反反復復地被投籃所困,甚至會聯想起過去比賽中投籃不準的賽況,由此信心更不足,從而影響投籃的穩定性。替補隊員的心理狀態:主要的替補隊員由于經常上場,對教練的意圖比較明確。他們知道什么時候需要上場,上場后自己的任務是什么。因此心中有底,不慌張,上場后能夠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平時很少上場的隊員,由于缺乏比賽實踐鍛煉,比較緊張或膽怯,往往不知所措。所以這些思想活動和膽怯情緒,必然會對比賽中的發揮產生消極影響,從而也會影響投籃的命中率。
四、提高投籃命中率的有效訓練方法
(一)掌握正確的手法
首先,投籃時食指和中指的分開要適度,既能穩定控制籃球又能順利發力。分開太小不利控制方向,分開太大影響發力。手指和指根下1.5厘米接觸球,指根1.5厘米以下部位不能接觸球。其次,拇指和小指要盡量分開,接近成一線,有利于對球出手方向的控制。再次,身體正面和肘關節的方向必須正對藍圈,肘關節不能低于肩關節。最后,出手前手掌要適度緊張。球的飛行高度對命中率的影響很大,必須從初始階段強調保持45度左右的入射角。
(二)協調的全身用力
(1)投籃的發力是一個全身用力的過程,應從降低重心,由腹部向頭(肩)上引球開始,接踝、膝關節的瞪伸,同時肩、肘伸展、手腕前撥。(2)整個投籃發力過程中背部、腹部肌肉緊張,有助于保持穩定性。
(三)必要的心理訓練
要想在比賽中能有較好投籃命中率,運動員除了必備的球感和投籃技術外,還必須要有充足的自信心,這種自信必須在訓練和比賽中不斷磨煉和培養。
(四)練習方法
1.初始階段
(1)定點連續投籃。開始學習投籃的時候,應采用定點連續投籃。方法:三到五個人輪流練習,每人連續投10~12個球為一組練習,確定一人傳球,其余隊員負責搶球搶籃板,不強調時間,但要求連續完成,角度以正面為佳,距離為罰球線距離。(2)五點移動投籃技術動作基本定型后,體會變換角度對籃板籃圈的感覺。方法:以籃球中心投影點為圓心,5米為半徑畫半圈。一隊員在籃下傳球,兩隊員負責籃板球,練習者從A位置開始投籃,依次移動至A-B-C-D-E-DC-B-A……投籃,時間1分30秒,記錄投中次數。
2.熟練階段
(1)單人搶投。投籃技術動作定型后,體會體能消耗下的投籃。方法:一人一球練習,在距離籃圈中心投影點5米的線外(視情況可以在三分線外),自投自搶,一組計時1分30秒,計投中次數。(2)三人兩球搶投。體會體能消耗下和對友之間傳球配合的投籃練習,A、B分別持球,A投籃后自搶籃板球,傳球給C投籃,馬上回原位置;B在A搶籃板時投籃并自搶籃板,傳球給回位的A投籃;C在B搶籃板時投籃并自搶籃板,傳球給回位的B投籃;依次連續投搶,一組計時2分鐘,計投中次數。(3)大范圍穿插投籃。大強度體能消耗下的投籃練習。方法:一隊員在三分線頂端傳球,二隊員搶籃板球,練習隊員從B位置開始,經底線快速穿插分別從B至D位置、從D到A位置、從A到C位置、從C到B位置,每到一個位置接球投籃一次,一組重復兩次,投8次籃。
參考文獻
[1]劉棟,曾自宏.青少年籃球隊員投籃命中率穩定性的研究[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5(08):96~97.
[2]趙宏明.淺析注意心理與投籃準確性[J].遼寧體育科技,1996(04).
作者簡介:林偉寧(1983.09—),男,漢族,廣東陸豐人,本科在讀,廣東陸豐市星都學校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