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體現并承載著文化,在國際漢語教學中增加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內容對促進漢語國際傳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目前國際漢語教育界對其開發利用不夠重視。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探討如何提升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從而更好地促進漢語的國際傳播。
【關鍵詞】當代;中國流行文化;國際傳播;國際漢語教學
漢語國際傳播不僅僅是傳授一種語言,更重要的是在傳授漢語言知識的同時傳播中國文化。漢語國際傳播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向世人展示并使其了解中國。漢語國際傳播的主戰場在國外,海外青少年學習漢語的動機不僅僅是掌握漢語這門語言工具進行交際和使用,更重要的是漢語帶給他們一個全新的文化世界,這是吸引他們學習漢語的更原始動機和更重要的興趣來源之一。
一、當代中國流行文化國際傳播的必要性
目前,國際漢語教育界在傳播中華文化時,往往強調中華傳統文化,而忽略當代流行文化,有“尊古貶今”的傾向。流行文化與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流行文化則更是外國民眾直接認識當代中國社會的重要窗口。這種“尊古貶今”的教學傾向最后甚至會使國外有些漢語短期學習者對當代中國的認識產生嚴重偏差,不得不說這是漢語國際傳播的不妥之處。
漢語國際傳播的一大作用是提升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而只有在流行文化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家才能使其文化價值觀在世界上廣泛傳播。如美國,流行文化有巨大的國際影響力,如風靡全球的好萊塢電影、美劇、麥當勞與KFC快餐文化、NBA體育文化等等,這些都對其他國家的民眾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們不知不覺會對美國社會增進了解,甚至產生好感,有些受眾也因此激發了英語學習的熱情和動機。為使漢語在世界上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我們就必須擴大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讓外界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時尚新潮的無窮魅力。
二、當代中國流行文化國際傳播的困境
第一,我們缺乏具有全球廣泛影響力的文化產品是一個客觀方面,這有待時間和相關行業的創新發展。第二,我們國際漢語教育界自身在當代中國流行文化國際傳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也限制了中國流行文化的國際傳播。
目前,我國編寫出版的漢語教材對當代中國流行文化資源的利用不夠重視,所收錄的一些課文也已經“不合時宜”了,典型的如《司馬光砸缸》《守株待兔》以及近現代的一些散文名篇,如朱自清的《背影》《春》等。這些漢語教材的編者過多地重視了語言本身,強調語言的優美和意境,重視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的教材若能適當引入當代中國流行文化資源,將會使教材更有吸引力,也能使當代中國流行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此外,當前國內院校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開設的“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文化才藝”等課程注重的是中華傳統文化與才藝的學習,缺少對流行文化的適當關注,從而使我們的研究生在海外從事漢語教學時缺乏傳播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意識和素養。由此可見,我們在進行當代中國流行文化國際傳播時面臨著客觀層面和主觀層面的困境,這自然也就限制了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傳播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三、當代中國流行文化國際傳播的應對措施
所謂流行文化,主要包括電影、電視劇、通俗音樂等通過大眾傳媒進行傳播的文化藝術形式,另外還包括體育文化、網絡文化、手機文化等。我們在進行海外漢語教學時應適當引入這些藝術形式和內容。
中國通俗音樂的國際影響力很弱,但國外不同年齡層次的漢語學習者普遍愿意學唱一些中文歌曲,我們可以在漢語課堂教學和教材中因勢利導,把一些中文歌曲融入進去,并舉辦不同級別的唱中文歌比賽活動,吸引更多的漢語學習者喜歡并傳唱中國流行歌曲。我們還應重視編輯出版給海外兒童傳唱的歌曲教材、動畫DVD等,根據他們的漢語水平、年齡、性別、國別和興趣愛好等分門別類地整理一些便于傳唱的優秀中文歌曲,讓他們在快樂學唱中文歌曲中不知不覺地習得漢語與中華文化,可以說這是一舉多得的做法,其他流行文化藝術形式也可借鑒這一做法。
另外,我們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應認識到當代中國流行文化傳播的必要性,培養他們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傳播意識和能力,選擇適合海外漢語教學與國際傳播的材料,分門別類地建立當代中國流行文化資源庫,以備海外漢語教學之需,方便他們開展漢語教學。由于當代中國流行文化是生生不息、不斷發展變化的,當代中國流行文化資源庫也應不斷地更新補充,保持充分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四、結語
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國際傳播既是增強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需要,也是海外漢語學習者的客觀要求,以流行歌曲、影視作品以及媒體和網絡上廣泛流通的各種產品等語言資源組成的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無疑代表著當今漢語的真正面貌及背后的社會現實。這些活生生的、具有動態特點的文化資源如果在課堂上運用恰當,相信應該可以引起海外的年輕學習者對漢語和中國社會產生不少興趣,并能使他們長期維持學習動機。這樣我們才能提高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社會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促進漢語在世界范圍內更深更遠的傳播。
參考文獻
[1]吳慧,程邦雄.關于漢語國際推廣的幾點思考[J].文史天地,2013(01).
[2]朱瑞平.漢語國際推廣中的文化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2006(02).
作者簡介:朱良寶(1991—),男,漢族,安徽銅陵人,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碩士研究生,匈牙利賽格德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