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蕊 胡展度
【摘要】本文以“時代楷模”曲建武先進事跡以及思想為標桿,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關鍵詞】時代楷模;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當代青年師生的人生黃金期,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完全吻合。
曲建武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是立德樹人的教師楷模。他以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守、對青年學生的關心,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園丁贊歌。
三十多年了,有一個堅強的身影,邁著堅定的步伐, 一直行走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片田野上。他無論是在高校輔導員崗位,還是擔任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領導職務,始終情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傳播先進思想文化,不斷探索工作規律,立足本職崗位,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出突出業績。
一、追尋兩個“夢想”
國家重視青年,而輔導員就是做青年的思想引領工作,要用中國夢打牢廣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礎,教育和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育人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作的報告,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堅定把個人奮斗融入實現中國夢進程的志向,寫好人生的“大我”。
二、堅守“兩個一”
(一)一顆初心
“我對教育很早就有感情,2013年我56歲,我按照60歲退休來算,我想帶一屆完整的學生,我就帶四年,所以我就跟部長講,你就讓我回去吧,我要圓了這樣一個夢,不忘初心,我帶一屆完整的學生。”曲建武為了自己育人初心,重新再出發。而我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線工作者,要時刻謹記自己的初心,牢記育人使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服務。
(二)一種工匠精神
2016年3月,李克強總理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總理的這句話對任何職業都適用,包括輔導員工作。輔導員工作其實就是“做人”的工作,將一個個看似普通的學生,用工匠精神打磨成精致但不失特色的工藝品。因此,輔導員工作更需要工匠精神。
毛晶玥和徐川都是現在的輔導員典型,曲建武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他們身上,“工匠精神”就是作為輔導員的用心、專注、執著的追求精神,是一種品質、一種追求、一種堅持。輔導員的工匠精神是愛崗敬業的孺子牛精神,也是勤于攻關的金鋼鉆精神,是精益求精的魯班爺精神,也是堅韌不拔的苦行僧精神。
三、堅守育人初心,重返夢想開始的地方
教師—官員—教師,曲建武的事業軌跡似乎又回到了原點,其實卻有不同,這是從最初單純的熱愛,升華到了融入血液里的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只要我活著,我就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底。”曲建武辭官從教的情懷背后,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體現。
四、風雨不改凌云志,誓做新時代青年引路人
(一)堅定理想信念,踐行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希望,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曲建武教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個人的不懈奮斗同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銳意進取。
(二)注重學生思想引領,加強價值觀教育
在大學里,做學問不難,難的是能成為學生精神上的導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不難,難的是學生怎樣通過你的人格影響樹立起堅定的人生信仰。一個學生離開學校時,知識有欠缺,將來可以彌補,但如果靈魂朽掉了,幾乎無法彌補。
曲建武堅信,當學生們來到大學的時候,教師首先應當在思想上、精神上引領他們的成長,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他堅信:尤其是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下多大的功夫都值得。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細無聲,長期堅持才能潛移默化。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作為理論課教師,首先就應當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成為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引路人,在學生面前要敢于喊出“向我學習”的口號。
(三)充分運用新媒體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高校應拓展網上工作陣地,加強和青年學生的直接聯系,運用新媒體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結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曲建武充分利用微信等方式與學生保持緊密聯系,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學生自身的成長實際,將人生價值的選擇、大學的文化內涵等都融入與學生們的互動交流之中,潛移默化地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點滴生活之中。
五、無私奉獻,愛生如子,牢記立德樹人使命
(一)家訪——路雖遠,心卻近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針對性,曲建武認為家訪是解決針對性的有效手段,他在遼寧省教育廳工作時就力推“千名輔導員萬家行”等活動。辭職到大連海事大學后,他還要代課,但仍盡可能地利用出差等機會家訪,目前他已經走訪了23個家庭。
“家訪是教師和家長互相教育、感動的一個過程。”曲建武說,輔導員不辭辛苦進了學生的家,家長會很感動;家長對輔導員的態度,同樣會讓輔導員很感動。通過家訪,輔導員、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會更順暢,思想政治工作就不會是泛泛的空談,就能春風化雨。他說:“不當輔導員,不去家訪,你不知道人家家長對你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二)關注貧困學生
每逢佳節倍思貧是曲建武重要的工作理念。曲建武又建立了大連海事大學“孤兒家庭”。他說,以后凡是來到大連海事大學讀書的孤兒都加入這個大家庭,自己要做他們的家長,直到做不動的時候。他倡導建立愛心基金,自己每年出資1萬元作為基金經費,解決困難學生回家的路費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
六、道阻且長,只存于心,行穩致遠,仍然在路上
曲建武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現在站到了離中國夢實現最近的地方,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定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把學生培養好,為中國夢的實現竭盡全力。他說他仍然在路上,必定也會永遠在路上。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輔導員為圓心,以輔導員的能力為半徑拼命的畫圓,輔導員的能力有多大,輔導員在未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圈就有多大。
作為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輔導員、理論課教師,曲建武理想信念堅定,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黨的創新理論,成為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引路人。
實現中國夢,需要每個共產黨人叩問“初心”,重拾“初心”,堅定前行。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但這終究是我們的時代。這個時代如何,取決于你、我,取決于我們內心對初心和使命的篤定。
參考文獻
[1]張麗霞,夏越新.河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論叢 成長導航——輔導員卷[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
[2]李騰龍.關于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構建對策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7(23).
[3]讓思想政治教育走進學生心靈——訪大連海事大學輔導員曲建武教授[J].高校輔導員,2016(05).
[4]孫莉玲,江莉莉.高校輔導員勝任力模型建構——基于“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事跡的數據分析[J].高校輔導員,2016(06).
[5]把事業融入血液——記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曲建武教授[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05)
[6]石巖,郭超.高校輔導員“領袖魅力”培養路徑探析[J].高校輔導員,2016(05).
[7]王麗英,毛鴿.新時代,新作為,書寫大思想政治“心”篇章[N].中國教育報,2018-03-28(007).
[8]李建中.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態度和方法[N].中國教育報,2018-04-09(005).
[9]趙婀娜,張爍.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牢牢扎根[N].人民日報,2017-12-08(001).
作者簡介:汪蕊(1990.08—),男,漢族,河南商丘人,碩士,初級輔導員,研究方向:新聞傳播;胡展度(1990.08—),女,漢族,山東菏澤人,學士,醫學院分團委書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