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娜
【摘要】無機化學是應用化學、化學工藝、制藥工程、食品科學、給排水工程等專業的基礎必修課之一,也是學習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等課程的基礎。針對高職院校無機化學教學課時不斷壓縮、教學內容不斷豐富的情況,本文從教學內容優化重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綜合利用等方面對無機化學課程的教學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從而使無機化學課程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無機化學;教學質量
一、高職無機化學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是生源復雜,學生素質普遍不高。相比較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類型復雜,部分高職院校為了滿足招生需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科背景放低要求,尤其在農業科學和醫用化學專業,文理兼收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學生從思維方式到學科認識都存在較大差異,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難提高,加之本身對學習就存在厭學情緒,給教師的教學造成很大不便。
二是教學方式單一。目前,高職院校無機化學教學主要還是采用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授課方式單一,教師講主要知識點和化學反應原理并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給學生之后,就沿用中學的“一講一練”搞習題鞏固,很少與學生互動或啟發學生思維,學生批評性思維無法得到鍛煉。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占用教師和學生很多時間,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也很難保證。
三是課程內容靈活性差。無機化學是一門非常復雜、涉獵范圍廣泛的學科。與此同時,無機化學可以和生命科學、生物學、藥物化學等學科進行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從而實現各個學科之間的共同發展。因此,無機化學課程教學內容也要與現代科學發展同步,才能更好地將知識內容與實際應用緊密聯系起來。而高職院校在教材選用上普遍存在實用性和適用性差的現象,部分院校選用的教材過時,知識體系結構陳舊,內容枯燥,完全與現代科學知識脫節。甚至有些教科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都存在問題,這樣的無機化學學習教材顯然是難以達到當前的教學要求和目標的。
二、提高無機化學課程教學的途徑
(一)構建課堂教學互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無機化學教學分為理論知識教學和實驗教學,無論哪一種教學主體,教師都應該從教學中心走出來,將課堂的主動權和支配權交給學生,高職學生完全具備了獨立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互動的教學課堂。教學中對實驗現象的解釋和反應原理的推測,教師只需扮演啟發者、指導者和學習的合作者,多渠道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和參與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收索信息、處理信息、反饋信息的能力。這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更是高職無機化學教學的目的。
(二)注重分層次教學
針對于高職院校文理兼收出現的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現象,分層教學屬于有效解決問題途徑之一。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分層次教學指根據學生知識水平、學習需求不同,將其分為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采用不同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從教學對象、教學目標、課堂教學、課后作業、教學評估這五個方面全方位分層,教學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教師要在熟知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分成,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能力層次和自我評價,及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作出對學生層次的合理調整,增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三)精選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
無機化學是一門相對發展較早的學科,同時也是發展非常迅速的學科,涉及知識面非常豐富,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完全掌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教師要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讓學生掌握大部分的內容和重點知識,就需要對授課內容作出精簡,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無機化學中的計算涉及氧化還原反應公式非常復雜,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會很困難,教師可以通過對比相關公式加以推導和計算,幫助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此外,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講解最新的某一重大發現的研究過程以及該發現運用得到關于無機化學方面的知識或者當前社會發展的前沿科技,使學生能夠了解當前社會發展動態的同時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四)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
期末考核是教師和學生對自身的教學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的有效方式,通過師生之間的教學評價,可以對自身的不足進行修整,并對已取得的成果進行肯定,完善教學體系。高職院校現行的專業課考核模式下,大部分學生不是為了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而學習,更多的是為了考試而學習。這些學生將平時大多數時間投入到網絡或者情感中去,只是在考試前對無機化學課程進行突擊,以便能夠順利通過學校的考試。這種考核方式并不能讓學生主動學習無機化學課程,也就失去考核的意義。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改革現有的考核制度,考試核心內容應當以鞏固和提升學生已有知識為主,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自身綜合水平。
三、結語
高職院校是以向社會輸出職業素質優良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目的。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注重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無機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化學基礎課程,需要持續地開展教學改革,確保學生技能掌握相關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又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今后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深造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正亮,楊淑英,張院民,楊亞提.“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林業教育,2018,36(01):73~75.
[2]黃雪征,程鵬.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5,43(17):20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