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東儀
互聯網金融是指通過或憑借互聯網技術及相應的工具進行資金融通和支付及提供相關信息服務等業務的行為。由于互聯網金融不斷向金融領域進行滲透,網絡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作為現下一種新行業,在中國發展狀況格外美好。本文主要分析了能夠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夠有所裨益。
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為穩定金融市場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指定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部門和其相對應責任,明確管理范圍,盡量做到一級部門一級監管,使各部門權責統一,各司其事。充分保護消費者權利,讓其權利不受非法侵害保障其人身財產安全,指定法規法律,確保公眾信息和隱私安全不被泄露,用戶資金安全受到保障。對于這種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為,提供服務的相關者要承擔起相應的職責,堅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做到合法守規。完善互聯網金融服務者任職資格,讓業務經營更具有專業性和合理性。明確從業人員上崗資格及其服務范圍,業務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強烈抵制濫用職權的行為,對濫用職權人員進行法律制裁,定期對從業人員多方面綜合素質進行評估審核,不合格的予以二次教育再決定其從業資格服務提供者要對公眾負責,完善工作人員的職業操守,規范行為準則,堅決打擊某些“無資質、無牌照”的違規經營企業,依法取締和處罰。
二、加強管理,構筑安全互聯網監管體系
嚴格遵守風險底線,重點增加對各個方面的監管,如市場公平競爭、真實可靠性和準入規則,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創建健全金融企業資質認證, 對互聯網金融企業實施資格審核,設立分工體制,加強管理;實時監管互聯網的系統安全,企業應該要加強保障網上交易的安全性,嚴禁欺騙,確保網上交易身份真實,信息完全保密。應對政策規避手段和不同層面的業務模式,要設立多變的金融市場風險監控體制與預警機制。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安全的管理,必須掌握貨幣政策與市場監管二者之間有效平衡,構筑一個健康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體系,創造一個行之有效的全面的監管機制,保證其良好的發展態勢,為中國經濟添磚加瓦。
三、促進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融合
(一)需要進行創新,滿足客戶需求
互聯網金融主要通過迎合顧客的需要,從中賺取利潤來尋求發展。但是客戶的需求是不固定的,互聯網金融要想借此長久發展就必須提高技術經驗,進行創新迎合客戶多變的需求。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逐步完善,打破了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二者之間清晰的界限,互聯網小額貸款、金融網絡銷售、金融APP、虛擬貨幣、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金融領域。傳統金融的不足為互聯網金融帶來了創新的契機,這種新興的金融模式有利于擴大金融服務范圍,提高市場份額占有率,為行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因此,致力于滿足客戶需求,需要把創新作為首要目標。
(二)加大力度投入對人才的培養
引進新時代的技術人員為更好的發展互聯網金融提供了人才資源儲備,從現階段展望未來,互聯網金融支撐著傳統金融向前一步發展,與之相對應的跨領域、跨行業發展將成為未來發展必不可少的趨勢。因此為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靠技術人員熟練的操作和極高的專業素養,這需要企業加大資金投入,積極配合政府培養高新技術人才。
(三)開拓營收渠道,重點發展電子銀行業務
事實上,大力發展電子銀行的舉措不僅是給銀行帶來業務,增加收入來源和收入渠道,最重要是能夠降低運行成本和提高運行效率。電子銀行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給顧客帶來便利的同時吸引客戶,提高客戶的忠誠度。由此可知,電子銀行已然成為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發展勢頭更加蒸蒸日上。
(四)降低網絡使用風險,施行有效的授權制度
今日許多城市掀起了單車熱,商家推出多款共享單車,用戶只需要繳納一定的押金就可以使用單車,但不久就出現了單車失竊,毀壞等消息,因為此類單車在技術方面還存在一定漏洞,用戶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理想狀態下可以建立一個完整的個人征信新體系,將個人的一切行為與其金融貸款等信用聯結在一起,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以及實名制規范并約束用戶,推廣此方法能夠有效降低使用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風險。
四、提高個人風險防范意識
用戶需要學習專業的金融知識,有句話說“富人為理財,窮人為融資”無論是在理財或是融資時都應當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切忌貪圖小便宜,運用專業知識合理投資避免盲從;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辦理各種業務時,難免寫錯,許多人習慣將廢棄的表格隨手扔進垃圾桶,許多不法分子花錢買的信息其中就來自于垃圾桶,個人信息如果被他人盜用很可能威脅人身財產安全,最好從根本上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不要隨意點開各種可疑網站,安全健康的使用互聯網產品,養成一段時間殺毒,清理電腦的好習慣,警惕網絡中可疑的鏈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遠離網絡木馬危害。(作者單位為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