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輝
隨著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成長,互聯網領域與金融領域這兩者相互交融,由此而派生出來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也進一步發展壯大,成為一種新的潮流,逐步改變著現有金融體系的運行模式以及市場結構?;ヂ摼W金融發展過程中給消費者、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體系都帶來了巨大的收獲,節約了人力、物力資源,金融服務趨于低成本化等。同時也產生一系列風險及隱私等問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合理利用,控制風險才能更好的促進互聯網金融更加健康的發展。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在國家戰略層面上,兩年前《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公布,意見里我們觀察到在針對普惠金融的部分,明確要引導互聯網金融向著健康趨勢去發展、支持有金融牌照的機構與互聯網企業依法推進網絡形式的證券、借貸、保險以及互聯網基金銷售等四大業務。眾所周知,作為“互聯網+”的一個重要部分的互聯網金融,在其中不斷得帶發展以及升級,最終成為我國未來非常重要的戰略,影響著未來國家在國際競爭中所處的地位。
但是,正式由于如此快速的發展,而監管或制度并未能及時跟進,導致互聯網的風險事件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有非法吸儲跑路、行業制度不完善導致制度擦邊球等等風險事件,造成的后果也越來越嚴重,完善監管和制度已是刻不容緩。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監管體制和法律約束不完善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一個很大的問題,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缺乏較好的管理,多方面的競爭無疑給互聯網金融發展帶來了威脅。目前,互聯網金融許多業務在法律法規方面的規定有一定漏洞尚且不完善,資金和利息的監管方法等也存在一部分問題,這些仍處于灰色地帶的法律條例容易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為了能讓金融市場更好的發展,有關部門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但是成效并沒有很顯著,因此國家在這方面的監管力度遠遠不夠的。
(二)缺乏準入門檻和行業規范
我國金融市場上無論是合法的還是不合規的各種網貸平臺參差不齊,上海市政協常委屠海鳴曾經說過 :“開設一家網貸平臺,不需要申請任何牌照,只需辦理一般的工商登記手續,花十多萬元購買一套網上交易系統,就可以在互聯網上接受公眾的投資?!庇纱苏n件,這類產業的準入門檻得有多低,市場機制多么不規范,只要簡單的手續人人都可以申請,完全沒有一點技術含量,也正是因為如此,網貸公司接受公眾投資之后跑路現象屢屢發生,既然這樣我們作為消費者又如何能夠放心的投資呢?
(三)存在系統性風險,集資手段不標準,征信體系不完整,存在非法集資風險
因為缺乏準入門檻,所以用戶在使用途中存在系統性風險,部分經營初衷不善的企業和個人以此作為牟利的工具,進行非法集資。由于投資者缺乏投資經驗,看到高收益等字眼就放下戒心,完全忽視了其中的風險,最后才讓不法分子有機可趁。
(四)網絡安全風險得不到保障,用戶隱私易泄露
無論何種金融產品在購買使用時都需要實名制,添加銀行卡、身份證等個人私密信息。正因為如此,在使用時用戶更需要謹慎。一些非法機構可能會將客戶信息進行多次買賣,小則騷擾電話,大則威脅人身財產安全,這樣一來隱私遭到泄露,釀成悲劇。
(五)網絡金融產品風險披露相對不足,宣傳過度
諸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在推廣宣傳自家產品時,花重金高調營銷,甚至高價請一些當紅明星為之“代言”。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不過就是一種噱頭,商家營銷的一個手段罷了。褪去這些外在的包裝,消費者在消費的同時所需要注意的應該是產品本身的內涵,投資這類理財產品時更需要注意這點。盲目的宣傳美化對投資者來說其實是一種欺騙行為,這應當引起重視而不是任其在市場上泛濫。在短期之內受到追捧并不保證長期的繁榮,互聯網的金融領域的許多創新事務的風險仍然需要被改善。
三、對策結論
在信息發達年代,互聯網技術作為溝通媒介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逐漸影響大眾的生活。今后人們的將更加習慣這種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融合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發展情況必然會成為時代的風向標。但是傳統金融并不會消失,只有更好的完善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弊端,互聯網金融才能具有生命力,繼續壯大。傳統的商業銀行想要在如今的環境下生產,必須要加強自己的創新能力,推出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創新是一個企業進入金融領域的保障。如此才能擴大受眾面,提升互聯網金融的市場占有量,與普惠金融政策更加契合。這需要國家和消費者共同的努力,國家把控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方向,消費者提升自我修養積極配合,金融市場才可以迸發生機,創造更好的發展前景。這一舉措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是人類智慧的體現,是經濟領域上一次重要的轉折點。(作者單位為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