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普速鐵路的常見病害有三種,分別是接頭、道岔以及曲線,其中道岔病害是這三種病害中最復雜的一種病害形式,在線路維修作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線路維修的重點部位。
【關鍵詞】有砟軌道;道岔;線路維修
一、引言
近些年來,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對國民經濟的顯著助力是有目共睹的,在高鐵時代到來的今天,普速有砟鐵路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普鐵有砟軌道作為我國長期以來的重要運輸裝備,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眾所周知,普速鐵路的常見病害有三種,分別是接頭、道岔以及曲線,其中道岔病害是這三種病害中最復雜的一種病害形式。筆者根據多年的現場實踐,對道岔病害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找出控制道岔病害的一定措施,可為有砟軌道道岔病害的維修提供參考。
二、道岔整體病害分析
(一)道岔水平不良
行車方向的密度不同,造成同一根岔枕上機械磨損不一致;長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導曲線反超高、內直股鋼軌水平低、轍叉心沉落等;錯開鋪設的鋼軌接頭,產生“低接頭”,“高拱腰”病害,鋼軌垂直磨損不均;養護作業不當,如道岔排水不良、翻漿冒泥未能根治,未能根據兩個方向行車密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起道搗固方式。
(二)道岔方向不良
鋪設或更換道岔時位置擺的不正,道岔前后銜接不良造成方向不平順;維修拔動線路或者撥動道岔時,只從一端看道未估計倆端,或只顧主線不管側線等,都可能造成道岔與線路,道岔與道岔銜接不良;線路的爬行,道岔和道岔前后線路移動而改變方向,特別是渡線道岔,如倆股線路為單向行車時,會將道岔拉長或擠縮,使方向無法保持。
三、尖軌部分病害產生原因
第一,尖軌方向不良。尖軌頂鐵過長或過短,長期行車后使尖軌變形彎曲;為使尖軌豎切部分與基本軌密貼,盲目加長連接桿,幾根連接桿的長度配合不好,撐歪尖軌;尖軌在制造時未調直,或運輸過程中作業不慎被摔歪,尖軌與基本軌不密貼;尖軌不直,基本軌或尖端有肥邊,造成基本軌與尖軌不密貼或假密貼。第二,尖軌跳動。尖軌跟端軌縫過大,間隔鐵和夾板磨耗,螺栓松動,橋型墊板裂損,跟端凸臺脫落竄出或震裂壓塌使尖軌跟端懸空,過車時加大了沖擊;尖軌拱腰與滑床板不密貼車來壓下去,車過跳起。尖軌產生拱腰主要是由于尖軌跟端養護的不好,搗固不實,產生調板暗坑,形成低接頭后未及時整治。第三,尖軌與滑床板不密貼。基本軌軌底不落槽,或基本軌軌底壓上了滑床臺;岔枕有吊板或基本軌前后高低不平順;滑床臺磨損磨耗或坍塌;尖軌拱腰;基本軌有小反,使滑床板里高外低,此時如更換尖軌部分個別岔枕,因新岔枕面是水平的,與小反的基本軌接觸時,出現里側離縫,從而使尖軌與滑床板不密貼。
四、轍叉部分病害產生原因
第一,轍叉心沉落。由于轍叉存在著有害空間,心軌尖端易于磨損、壓潰,列車通過時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加之直、曲股行車都要經過轍叉心,而轍叉的隱蔽部分較寬,道床不易搗固結實,因此岔枕往往被壓彎,或轍叉下的岔枕機械磨損大于倆側而使轍叉下沉,造成水平不良。此外,轍叉部分的岔枕較長,質量很大的轍叉心又壓在岔枕中間,如果搗固作業不慎,很容易將倆外側護軌部分搗高,破壞道岔的前后高低和水平。第二,方向不良。轍叉部分的側線護軌處經常產生“臌肚”現象與側線線路方向不順。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轍叉跟端寬度超過標準太多。轍叉跟端寬度超過標準的原因一是制造時超過了正允差,二是高錳鋼轍叉不耐壓,被壓堆后頂面變寬,造成側股軌距線外移,形成“臌肚”。如遇護軌也有飛邊,則“臌肚”更為顯著。第三,轍叉下有嚴重的暗坑或吊板,進車時下沉較大,造成動態時主要檢查尺寸超限。第四,轍叉前后方向不好,加大了列車搖擺和沖擊,也會出現撞尖或擠堆護軌的現象。
五、道岔病害的整治措施
(一)道岔方向和軌線不良
在拔好道岔方向后,為得到比較精確的標準股,還必須用改道的方法改正小彎。用拉繩的方法可以保證改正方向的質量。線繩長約30m,倆端用特制的鐵卡固定在枕軌頭上,其位置應選擇在方向已經拔好的地方,離軌頭的距離為300mm,然后每改一根枕軌,量一次線繩與軌頭的距離,與300mm比較,增減超過1mm就應改動。有了精確的標準股,便可進行直股軌距和導曲線支距的改正。
(二)尖軌部分軌距調整
在整治尖軌尖端曲折點后,固定尖軌尖端軌距;整治尖軌和跟端輪緣槽后,固定尖軌跟端軌距;除去基本軌、尖軌的飛邊,結合整治尖軌中部輪緣槽等,以使尖軌部分的軌距能夠達到均勻順波。
(三)轍叉部分調整
首先要除去基本軌的飛邊,高錳鋼整鑄轍叉的壓堆部分和作用邊凹凸不平順,要用砂輪機打磨,輪緣槽應調至規定標準,然后再進行改道工作。這樣護軌與心軌的查照間隔和護背距離便可保持良好,下股基本軌也可以避免“膨肚”現象。
六、結語
道岔是整個線路的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的方向是保持道岔質量的基本條件。在養護道岔之前,首先要解決好道岔的大方向,然后再整治道岔本身的方向。在整治方向時,要堅持拔、改、捏的做法。整治道岔病害要從預防入手,提前發現病害苗頭并加以處理,才是道岔病害維修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李銳.重載鐵路站場咽喉道岔病害整治及加強措施[J].中國鐵路,2015(10).
[2]唐隆.鐵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與整治觀察[J].科技資訊,2017(02).
作者簡介:伏智勇(1969.02—),男,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鐵路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