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鐵山
【摘要】本文分析了水處理構筑物的選擇和設計,最后研究水處理中的重點內容,即曝氣工藝,希望能夠切實促進環境工程水處理技術的發展,不斷降低水處理技術的成本并且提高水處理技術的先進性,提高水處理效用,為水處理技術的廣泛推廣奠定基礎,也為關心這一話題的人提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工程;水處理;研究
一、關于水處理構筑物的選擇和設計
(一)關于格柵
在水處理過程中使用的格柵一般為剛性比較大的矩形斷面格柵,并且水處理連續運行過程中,泵站之前需要兩個格柵。因此,格柵本身的設計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水處理系統的運行效用,格柵的工作臺需要配備合適的沖洗系統以及具備相應的安全設備。需要注意的是,沖洗系統的設計需要超出格柵前設計最高水位之前50公分,才能保證留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在人工格柵的安裝過程中要注意保證角度為45到60度,而機械格柵的安裝角度在60到80度亦可。關于格柵在水處理前柵條的間距也有不同的設置標準,人工清渣一般設置為25到40毫米,如果是機械清渣也適宜設置為16到25毫米,最大的間距則為40毫米。
(二)關于沉砂池
所謂的沉砂池是利用重力分離原理進行的預處理措施,通過將沉砂池內的廢水流動速度進行設置為固定值,進而能夠使得密度相對大的沙粒等無機顆粒進行沉淀,最終達到有效分離無機顆粒和有機顆粒的目的。另外,還可以根據沉砂池內的水流方向將沉砂池分為平流式的沉砂池和豎流式的沉砂池,從目前的使用情況來看,由于平流式的沉砂池的節水效果更好,在使用過程中多采用此種方式。在通常情況下,將沉砂池放置在進水泵和沉淀池的前方,一方面可以降低管道和相關機器的磨損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減少沉淀池的工作量。
(三)關于沉淀池
所謂的沉淀池是憑借懸浮固體本身的重力作用而達到沉淀的效果,將水中的顆粒狀固體進行分離。在具體的水處理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處理工藝將沉淀池分為初沉池和二沉池兩種,而根據水流方向的不同又可以將沉淀池分為豎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和幅流式沉淀池。在實際的水處理環節中,初沉淀池被使用頻率較高,其運行的效果對于處理的水資源內的微生物情況具有直接性影響,能夠有效去除掉水內的BOD物質和SS,為后期生物處理環節降低工作量。而二沉淀是污泥處理流程中的第一階段,其主要效果是進行泥水分離,并且通過將污泥進行濃縮處理進而符合排放標準。
(四)關于生物處理法
首先,關于A2/O傳統曝氣法。此種工藝是由厭氧池、好氧池和缺氧池通過串聯組成,能夠有效將水中含有的氮元素、磷元素進行去除。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首先,將缺氧池加入到厭氧和好氧的除磷工藝中,為了能夠取得更好的反硝化脫磷作用,還可以將好氧池中流出的需要處理的水放入缺氧池中。
其次,關于氧化溝法。氧化溝常見的幾種形式主要為交替工作式氧化溝、曝氣和沉淀一體化的氧化溝以及卡羅塞式氧化溝,在建造氧化溝的過程中可以單獨建造,也可以同二沉淀池進行共同打造,在使用的過程中主要根據不同的水質進行不同氧化溝形式的靈活選擇。
最后,關于生物濾池。常見的生物濾池從平面角度來看可呈現出圓形、長方形以及其他各種多邊形,一般是由磚土材料或鋼筋混凝土材料打造的具備濾床裝置、布水裝置以及排水裝置的一套完整系統。根據生物濾池打造的不同構造和負荷能力,可分為普通生物濾池、塔式或高負荷生物濾池,可以根據具體的水處理情況進行生物濾池的選擇,最終達到集約化的最大效用。
二、關于曝氣工藝的概述
(一)潛水射流曝氣
在環境工程的水處理過程中,對于射流曝氣污泥技術的應用較為廣泛。具體來說,在水處理過程中,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潛水射流曝氣設備的噴嘴座將水流快速地運輸到混氣室內,與此同時將空氣利用導管導入到混氣室內,使得空氣與水能夠得到充分的接觸并混合,隨后再利用擴散管將位于混氣室內的空氣排出。在整個工藝流程過程中,具有曝氣時間短、對氧氣的利用率高以及充氧動力效率較高的特點,需要注意的是,深水自吸式潛水射流曝氣機是潛水射流曝氣設備的核心組成部分,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在不同情況下的靈活調整和匹配。且在該種曝氣設備中需要設置消音器,進而消除運行過程中造成的噪音污染,減少對周邊居住人民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表面曝氣
在環境工程的水處理過程中,表面曝氣也是應用范圍較廣的一種曝氣設備,在具體的水處理過程中,該種曝氣設備通過自身馬達的動力驅動促使軸流式葉輪進行高速旋轉,同時憑借導管導水板將廢水噴出,在廢水被噴出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水幕,借此機會與空氣進行接觸并產生水滴,在水滴下落到液面的過程中則會產生大體量的亂流與氣泡,進而將水中的含氧量進一步提高。該種曝氣設備在水處理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成本相對低,易于推廣使用,主要是由于其結構組成相對簡單,并且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曝氣頭以及布氣管道,耗能較低。
(三)鼓風曝氣
鼓風曝氣主要是憑借曝氣風機產生壓力與風量,進一步通過輸送管道將空氣強加于池內的水中,再通過擴散曝氣器讓空氣在池內的水中迅速擴散,最終使得水、氣和泥達到有機結合。該種曝氣設備的結構相對來說更為復雜,由連續的曝氣管道、鼓風機和曝氣裝置等構成,在運行過程中由于需要安裝的管道也相對較多,進而導致成本增加,從成本角度來說廣泛推廣的難度較大。
參考文獻
[1]王娜.環境工程水處理重點研究[J].環境工程,2017(08):54~56.
[2]李麗.關于環境工程的水處理研究[J].現代工程,2017(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