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繁榮 魯道君
【摘要】健身休閑產業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人民群眾消費方式逐漸從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消費轉變,健身休閑產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成都市健身俱樂部開設的數量近兩年成倍增加,但與此同時,許多專業人士反映健身教練員的整體職業素質并不理想。為了解決這類問題,首先需要對成都市健身教練員的現狀進行針對性的調查和分析,找準問題,然后才有望提出促進成都市健身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提升健身的品質。
【關鍵詞】健身俱樂部;教練員隊伍;現狀分析
一、教練員流動性大
成都市健身俱樂部教練員的主力軍是年輕人,21歲-35之間的教練員占比約為70%。此年齡段的教練員一般有較好的形象,充滿進取精神和朝氣,受歡迎度較高。但同時也相對較浮躁,面對競爭、更規范嚴格的管理以及更專業的需求時有些不適應,一般教練員在從事健身工作3-6個月的時候,教練員發現健身行業自由時間少、服務要求質量高,不太適應,另外也有些因為溝通、銷售能力欠缺等因素,被行業所淘汰,此時會出現第一批流失;其次,在健身教練員工作1年左右,這時健身教練員會因為很多干擾考慮跳槽,期望去更高的平臺,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時候出現第二個不穩定階段;再次,在健身教練員工作2-3年后,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人脈和客戶資源,這時候部分健身教練員會考慮自己或與其他幾個伙伴開工作室,這時候出現第三批流動。以上因素導致了目前成都市健身俱樂部教練員隊伍穩定性差,流動性大的普遍現象。
二、教練員專業性弱
學歷是人們綜合素質和適應性外在的一種評定線。通過調查結果來看,成都市健身教練員受教育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以高中學歷居多,雖然各高校體育專業學生、退役運動員等人群也在進軍健身教練員隊伍,但囿于各高校培養周期相對較長,加之市場中健身短訓班開展的如火如荼,導致教練員普遍文化程度較低現象仍然嚴峻,可以看到雖然90%的人考取了相關職業證書,但大部分是經過1-3個月的短訓后取得證書,甚至有一部分教練只參與了俱樂部上崗培訓。以上原因嚴重導致了教練員隊伍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全面,大多只能處理基礎會員提出的基礎問題,而在更高需求或特殊情況下卻無法解決,在運動處方方面很多教練員僅憑經驗來復制方案,對測試出來的會員個體差異情況并不能做到因人而異的制定和執行運動處方,直接反應了教練員隊伍的實質專業性較弱。
三、教練員服務欠佳
大中型健身俱樂部會設置有專門的運營部門,其中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處理客訴問題,而客訴中更多的是會員與教練員之間的問題,因為當會員在俱樂部辦理會員卡,購買私教課時后更多的是與教練之間產生聯系,教練員需要做好前期溝通對接、對每一個會員真實需求及個體差異進行細致入微的了解,在課程進行時要專注教學和會員,在課后要對每一個會員進行線上跟蹤服務。但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教練員做一次性買賣,會員辦卡后不來上課的占比近50%,而我們教練員卻沒有盡職去做引導、教練員上課期間玩耍手機、教練員對會員上課內容不熟悉、教練員上完課后者很少與會員進行線上跟蹤,水平較高的教練員一天上十節以上課程等,這都嚴重影響了教練員的服務質量,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目前成都市教練員在這三個階段同時做好的教練占比非常少,會員的辦卡后上課率底、續課率底等都是教練員服務質量欠佳的最直接體現。
四、教練員競爭性大
通過從眾多健身教練員中了解,普遍反映的問題是銷售業績壓力大、競爭大,從目前成都市健身俱樂部來看,有85%的健身教練員都有業績要求,根據教練員們的月度結清機制,在不同的月份和不同的銷售導向下,每個教練根據自己的等級有不同的業績要求,每月少則1萬,多則10萬。教練員不僅需要維護好現有會員以保證續簽,還需要不斷開發新會員,這樣周而復始。健身教練員的業績壓力非常大,尤其是年輕健身教練員更能感受到業績壓力。另外現在成都市健身俱樂部呈現片區集中化現象,尤其在核心地段,健身俱樂部之間產生激烈的競爭,隨之而來的就是健身教練員之間的強烈競爭。為了改善目前成都市健身教練員隊伍出現的普遍現象,作為教練員自身來說,應該穩定心態,加強自身專業文化知識的學習,及時參加在職再培訓,增強自身的專業性,提高服務質量,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作為健身俱樂部來講,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教練員準入準則,建立完善的培養機制,形成長效的管理制度,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只有通過教練員自身及健身俱樂部這樣同時的“自我完善”,成都市健身俱樂部教練員隊伍的整體水平將會有望得到較大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莉涓.成都市健身俱樂部網絡營銷策略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2016(06).
[2]劉玉鳳.鄭州市商業健身俱樂部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