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六鳳
【摘要】中職學校問題生不但學習成績處于中下,而且學生性格、行為規范等各方面都存在問題。學生普遍缺乏被關注和表揚,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強。文中分享了本人在育人過程中利用贊揚藝術轉化問題生的案例,總結贊揚鼓勵在中職生教育過程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自卑;自信;贊揚;鼓勵
在教學教育中,往往習慣性地對做錯事學生給予批評,對有好成績好表現的學生給予贊揚。適當的批評是為了讓學生認真審視自己的言行,改正過錯,彌補不足;贊嘆表揚是對好學生的一種肯定,贊揚在班集體中為同學們樹立一個個鮮活的榜樣,激勵學生進步,對全體學生有著巨大的啟迪作用。這種贊揚鼓勵的效果用在職業學校的學生身上,效果尤其突出。
多年來,職業學校生源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生的基本素質。職校學生不但學習成績處于中下,而且學生性格、行為規范等各方面都存在問題。學生在初中階段,普遍缺乏被關注和表揚,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強;甚至一些有不良習慣的同學經歷的批評多于表揚,對于批評,他們似乎有了一種“免疫”。用學生的話說,為了“保護自己”,常常對老師的批評、引導,采用封閉或抵抗的方法,對于批評,他們第一反應是為推卸責任而否認、解釋。常常讓老師覺得磨破嘴皮也不見效。在對問題學生的轉化過程中,若重視挖掘隱藏在學生錯誤后面的亮點,在肯定學生優點的情況下引導學生發現錯誤、改正不足,可以取得較好的轉化效果。
麗麗是我所任班主任班級中的一位聰明、俏麗,但又讓人頭痛的女孩。她聰明但不愛讀書;思想上自由散漫,小錯總不斷,不但影響她個人發展,還嚴重影響了班級課堂紀律和學生的學習風氣。起初對她教育的過程中,采用了溝通了解、心理輔導、紀律約束等常規的教育方式,利用人的價值觀、職業觀等等多方面的思想引導,但卻發現收效甚微。麗麗是個機靈的學生,經常違紀后對于老師的批評似乎她都有所思想防備,所以經常覺得教育效果不佳。常常引導工作做一天,可能能約束她一兩天的某種行為,但她思想上似乎沒有任何的觸動,她總是違紀現象不斷。在一次家訪中,得知麗麗在一次班會課上因作文寫的有特色受贊揚后,回家特別高興并在行動上有所觸動。針對這現象,我與學生家長對學生內心及教育方式進行了比較徹底的分析,并意識到:麗麗雖然表面我行我素、自由散漫,但實際上內心是矛盾自卑的。表面上不在乎老師同學的表揚、批評,其實她內心對別人的關注有強烈的需求,所以常常做些不適宜的舉動來吸引別人的眼球。雖然平時老師同學也常給予聰明、能干、漂亮等類似的表揚,但她覺得這些表揚是表面、虛偽的,對她而言,沒有實際性的意義。當聽到不是語文老師的班主任,在班會課上贊揚她的作文時,讓她感到非常的意外。用她后來的話說:讓她吃驚,原來班主任不但管她的行為和思想,連她的作文也關心,而且還發現了連她自己都不知的長處。這些贊揚讓她感覺到老師的真心和關心。幾句贊揚語讓學生如此激動,勝過我一整天的苦口婆心,這也讓我意外。由此受到啟發,并以此為契機,調整了自己的心態,也調整對麗麗等問題生的教育方式。在每次麗麗犯錯時,我不再那么急著“苦口婆心”,盡量采用她意外的處理方法,配合平時她身上細微之處的閃光點加以贊嘆,使她容易接受錯誤。減少批評性的語言,多了具體細致、她未料到的贊揚,使她內心漸漸感受到老師的真心關注,使她內心慢慢有了壓力。有時沒做好卻還被老師贊揚,這種壓力激發了她內心的羞恥感,使她后來有了配合老師、努力改正不足,追求進步的決心。記得有一段時間她把毛線帶到教室,在課間強拉周圍同學與她一起學編織,打亂了班級學風。在多次強調批評這一現象,卻仍屢教不改的情況下,我找麗麗進行了一次私下的談話。開始時她擺著一副準備受訓又顯得無所謂的表情。但我沒有直接批評她,而是跟她聊了我們女性的特點及愛好,肯定編織技能,表達了老師對編織技藝的好奇和羨慕。這使她放松心情,放棄了抵抗情緒。后來談到編織的特點,從而贊揚她是個有耐心的人。至此,她低下頭說:“我就是想鍛煉自己的耐心和動手能力,所以才會不顧老師反對,在教室玩編織。”我表揚她編織的動機和鍛煉自己的同時,也贊揚她對將來有憂患意識。同時及時分析學編織的時機。隨著話題的深入,麗麗出現了以往少有的臉紅和認錯的好態度。在后來的學習生活中,通過多次反復的類似的交談引導,麗麗的違紀現象越來越少,并開始接觸課本、認真上課、參與班級活動等。出現了一系列的良性循環。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麗麗在高二的中途選拔中,以較好的成績進入高職班,準備參加高職大專考試。
從麗麗的轉化中受到啟發,班級管理中盡力從各個方面去挖掘學生身上一些鮮為人知的優點,并且發現每個學生身上其實都有很多閃光點。在與學生交流中重視了批評和贊揚藝術的應用。在批評不足時先肯定學生的優點,因為學生犯了錯誤后,他或多或少都會為自己找點“正確”的理由,加上犯了過錯后,他的防范心理特別強,就像一座堅固的堡壘。肯定學生,有利于學生放松防范心理,有利于教師突破這個堡壘的薄弱點,使學生能真正聽進老師的正確批評,認識和改正錯誤。
參考文獻
[1]劉雪忠,李杏紅.賞識教育,彰顯班主任的教育智慧[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5(09).
[2]趙琳.后進生的賞識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