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黨的十八大,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查處的案件看,高校也呈現出腐敗頻發態勢。十八屆三次全會上提出紀檢監察部門要全面推進“三轉”,即“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紀委要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主業、主責,強化監督職責,提高履職能力。本文將從深化“三轉”,突出紀檢監察工作重點和工作實效,分析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校;紀檢監察;“三轉”;監督責任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開展了我黨有史以來范圍最廣、力度最大的反腐工作,這場既“打老虎”又“拍蒼蠅”的滅害戰,目前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人民群眾拍手叫好、稱贊。黨的十九大提出反腐力度不減。但從高校不斷呈現出的腐敗頻發態勢來看,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和工作人員面臨著新的挑戰。原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同志在中紀委十八屆三次全會上提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要全面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要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主業、主責,強化監督職責,提高履職能力。在此背景下,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在推進后應如何深化“三轉”工作,扛牢紀委的監督責任。結合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際,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化“三轉”要求
高校紀檢監察部門是黨內監督機構,重點監督對象是黨內機關和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眾多的監督對象導致高校紀檢監察部門應接不暇,因此紀檢監察工作應該牽住“牛鼻子”,緊緊圍繞高校眾多業務的中心任務,用主要精力抓主要問題。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要堅持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領導,用發展的眼光將紀檢監察工作和高校中心工作實際結合起來,以服從和服務于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及改革發展的中心工作為出發點,加強檢查監督,通過嚴明各項紀律,督促黨員干部切實把學校發展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有效地使紀檢監察工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服務和保駕護航,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師整體素質。
(一)轉職能:立足本職,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要落實好轉職能,立足本職,突出主業主責,做到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應著重在以下兩點上下功夫。
一是針對一直以來紀檢察部門承擔的任務多,涉及的領域寬,對業務工作只能泛泛而抓的現象,紀檢監察部門要確定主業主責,梳理并清理出部分職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預防、監督檢查、信訪和案件查辦等工作上,以重點工作成效帶動全局工作推進。
二是針對各職能部門在工作中都爭取紀檢監察部門的參與,存在主要領導直接委派給紀檢監察部門的現象,為避免牽扯紀檢監察部門的精力,影響紀檢主業的開展,高校紀檢監察部門應對參與的工作進行梳理,在保留知情權、審查權的情況下,轉出部分項目的全程參與職能。從業務重點來看,招生錄取、人才引進、招投標、物資采購、學術科研等重點業務工作應保留參與監督職能,從而實現把不該牽頭或直接參與的協調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把主要精力用在監督檢查、執紀問責、查處腐敗上。
(二)轉方式:改革創新,突出主業主責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反腐形勢的演變,高校紀檢監察工作也應與時俱進,轉變工作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強化監督執紀問責職能。為此,重慶三峽職業學院紀檢監察部門在工作方式上嘗試了以下三種做法。
一是宣傳教育實現常態化和集中教育相結合。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對象應該分為黨員領導干部、教職員工和廣大學生,紀檢監察部門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開展針對性教育。進一步拓展廉政文化教育載體,積極利用校園網、校園廣播、校園公示欄等平臺宣傳廉政文化,將廉政文化教育作為常態化教育內容加入“三會一課”,加入中心組學習,加入領導干部會議,加入黨課,突出思想政治首位。
二是防微杜漸,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紀委書記約談制度能以制度的形式保證紀委執行監督責任。通過紀委書記約談既能了解二級部門和中層干部黨風廉政建設的狀況,及時發現黨員干部在思想建設、工作作風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早查處,防止小問題發展成大問題,同時約談也是一次有針對性的黨風廉政教育,能更加有力地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三是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加強查辦案件和信訪工作力度。高校紀檢監察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群眾信訪件,認真受理各類投訴、申訴,認真對待群眾反映的問題。凡校內外群眾向紀委反映教職工違法違紀者以及上級部門和領導轉交來的信訪件,一定從速查處,尤其重視對情節嚴重者給予紀律處分后的監督執行工作,并加強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讓受處分者感受到腐敗的高成本和風險。
(三)轉作風:嚴肅紀律,加強紀檢干部自身素質
作為黨內專門的監督機構,紀檢監察干部自身的作風建設尤為重要,打鐵必需自身硬。紀檢監察干部要硬起來,必須堅持做嚴守紀律、改進作風、拒腐防變的表率,這樣才能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運行,查處權力的違規行為,堅決維護法紀的權威和制度的剛性,進一步增強反腐倡廉建設實效。紀檢干部要做到正人先正己,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發揮表率作用,做到職業范圍內的事,主動作為;領導交辦的事,不推不躲;群眾訴求的問題,認真解決,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提高隊伍素質,用鐵的紀律打造紀檢監察隊伍。
二、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扛牢紀委監督責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紀委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的監督責任,概括起來就是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任務,經常進行檢查監督,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嚴肅查處腐敗問題。
(一)班子成員集體履責,增強做好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高校紀檢監察機關是在高校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的,所以高校黨委特別是黨委書記對紀檢監察工作的認識至關重要,黨委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支持將使得各項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班子成員要充分認識高校紀檢檢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履行高校黨委主體職責,支持紀委落實監督責任,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的作用,切實維護黨紀政紀的約束性和權威性。
一是要堅持制定并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規劃,通過廉政建設責任制分工,將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細化為各個工作項目、工作任務和要求,以分管區域為劃分標準分解給班子成員,實現“一崗雙責”落實責任部門,層層傳導壓力,構建責任體系。
二是紀委成員根據分工與合作的原則,分別對《責任制分工》執行情況進行督查。紀委與各黨總支和二級機構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明確考核細則。考核結果運用于年度二級機構部門與中層干部考核,是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
三是紀委重視黨委在紀檢監察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堅持重要工作隨時向黨委匯報,以獲得黨委全局視域下的指導和支持。黨委每年組織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專題會議研究工作部署,并將監察、審計結果運用于組織考核,極大增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力度。
(二)構建保障機制,履行反腐倡廉制度建設責任
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健全制度是根本。高校紀委要在完善監督機制構建的同時,指導和敦促各部門修訂、完善規章制度,尤其是基建后勤(包括招投標)、財務、科研、招生等重點領域、敏感崗位要重點檢查,讓管理有規可依,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
為避免制度建設流于形式,高校需出臺符合實際的責罰規定。目前,高校最迫切需求的應是在招投標制度、學術成果鑒定制度、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等高校中常見的制約規定中明確責罰事項。
三、以習近平新時代新思想推進紀檢監察工作
作為紀檢監察工作者,也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一)要圍繞中心工作開展作風督查
高校作風建設一定要圍繞教育教學中心工作開展督查。不管是對教學院(系),還是行政部門,作風督查都必須抓住當前的工作重點。班子成員在民主生活會上帶頭進行深刻自我剖析和反思,堅決反對特權思想,自覺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辦事,牢固樹立黨的意識和組織紀律觀念。在關鍵節點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提醒黨員領導干部、教職員工抵制不正之風的侵蝕。
(二)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督查
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都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對熱點、難點問題的督查,要做到查則必清,清由必辦,辦則必果。掌握真實情況,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為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三)圍繞決策落實中出現的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開展督查
決策落實的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有時難免出現錯誤傾向和苗頭問題,如不及時處理,盡早解決,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問題。因此,針對決策落實中出現的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高校紀檢監察部門要做到主動介入,舉一反三,促進同類問題的解決。在每個重要節假日、重要節點前通知各二級部門注意遵守文件精神,領導班子分別與分管部門負責人進行日常工作談話或誡勉談話,監督二級部門狠剎不正之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控制“三公”經費支出,有力地杜絕公款吃喝、旅游、奢侈浪費現象等行為。
深化紀檢監察部門“三轉”,落實紀委監督責任,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事實上,全面落實監督責任的著眼點和立足點,最根本的是深化“三轉”;“三轉”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全面從嚴治黨,落實紀委監督責任的目標。高校紀檢監察部門應全面把握兩者的聯系,以習近平新時代、新思想,全面深化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2015年1月12日—1月14日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王岐山同志代表中央紀委常委會所作的《依法治國依規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工作報告.
[2]2016年10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作者簡介:馬培森(1964.12—),男,漢族,重慶人,本科,重慶三峽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黨風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