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高職院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學生公寓是學生學習、生活、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高職院校一塊重要的育人陣地。文章在對當前高職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的意義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的有效途徑,以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公寓管理及思政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公寓
學生公寓作為大學生生活休息、學習娛樂的主要場所,以及由于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而造成重大后果事件發生的場所,已成為許多學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基于高職院校學生這個群體本身的特性以及學生公寓的特點,筆者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常見心理問題及以學生公寓為載體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意義進行了以下分析。
一、高職院校學生的常見心理問題
一是環境變化引起的心理不適。從高中到大學屬于一個轉折時期,此時正是大學生個體成長的關鍵期,面對著脫離父母、急需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等,都容易引起不適感,從而產生戀家、迷茫、失望感等負面情緒。二是經濟條件引起的心理失衡。一部分學生由于負擔不起學校所規定繳納的費用,產生了貧困生群體,導致自卑、悲觀,恐懼擺脫貧困遙遙無期,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生活,降低了心理忍耐力。三是人際關系引起的心理緊張。大學生群體,渴望友情、理解與認同,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很多學生是第一次寄宿,如果缺乏交往的技巧,人際交往陷入了誤區,閉鎖自己、郁郁寡歡或沖動易怒,而形成強烈的孤獨感、引發社交恐慌癥等心理疾病。四是情感問題產生的心理困惑。幾乎每個大學生也都明白大學是缺乏成熟戀愛條件的,而作為情感釋放地的公寓便真實地展現了因戀愛而帶來的無限歡樂和因情感受挫而帶來的“極度苦悶”。大學高頻的戀愛率、失戀率的背后是對處理情感茫然和對失戀的恐懼。
二、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的重要意義
以公寓為陣地,依據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與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于拓寬公寓的育人功能、提升公寓的服務質量與管理水平、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是高職院校實施人本管理的重要體現。高職院校要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要切實貫徹“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以公寓為陣地,開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2)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能切實提高公寓管理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還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切實推進能夠使公寓管理人員掌握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能夠以心理學的知識高效地從事工作,從而提升公寓管理的水平與質量。
(3)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在公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與提升溝通協作能力,促進其自我成熟與發展。能夠豐富其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及時化解心理危機。
三、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的有效途徑
(一)完善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組織結構
目前,高職院校基本己經完成了學校心理健康咨詢室和活動室,并配備了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和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書籍、報刊雜志等,但是在學生公寓內建立這樣的心理健康咨詢室或者活動室的學校還很少。因此要完善學生公寓內心理健康教育組織結構,配置專業的心理健康師資隊伍進駐公寓,建立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室,便于進行咨詢和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二)加強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的聯動機制建設
在各棟公寓樓設立心理委員,在各寢室內選取心理信息員,通過開展培訓班的形式,加強對公寓心理委員和寢室心理信息員的培訓,使他們能夠深切地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聯動機制。公寓內部有同學因為學業、人際交往、戀愛等問題產生不良情緒時,心理委員和信息員能夠主動給予幫助和溝通,通過談心的方式及時舒緩他們的不良情緒,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心理委員和信息員不能解決時,需要及時將情況反饋到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給予危機干預,確保化解危機。
(三)開展對公寓管理人員與入駐輔導員的培訓
公寓管理人員和入駐輔導員在公寓內處理學生事務時,經常會遇到學生有心理問題需要管理人員和輔導員進行幵導和疏通,如果對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較少,對于開展工作是不利的。要不斷加強對管理員和輔導員的心理學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使他們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方式方法,學會心理咨詢中“尊重、真誠、積極關注、無條件接納”等技術,充分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來提升管理水平,為廣大學生的成長營造積極的心理氛圍,為學生發展提供多樣化的指導和服務。
(四)幵展豐富多彩的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在公寓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學習并掌握與別人溝通的技巧,全面地拓寬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對促進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價值。充分利用公寓內部的展板、宣傳欄、文化墻等多種資源積極宣傳健康的心理觀,張貼利于激發心理保健的宣傳圖畫,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利于心理學旳知識對活動進行設計、分析,高度重視活動個體的心理體驗,使他們分享到參與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毛伯民.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的幾點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05).
[2]吳文珍,邱萍.高校大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08(06).
作者簡介:李明華(1983—),男,湖南邵陽人,高等教育學碩士,二級心理咨詢師,湖南外貿職院學生處公寓管理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