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瑩瑩
【摘要】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也能夠不斷地推動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地加快,很多的歷史建筑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這些現象的發生不符合我國新型的城鎮化建設的觀念。本文主要對于新型的城市化進程中歷史建筑的保護與發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歷史建筑;保護;價值研究
一、科學研究歷史建筑的價值
歷史建筑是整個城市歷史文化傳承到一個更好的方式,也對于歷史文化的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歷史建筑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或者與一些事件或者歷史人物相關聯,這更能夠促進城市的發展。歷史建筑也是城市的特色和城市的標志。我國從改革開放以來,就不斷地推進城市化的建設,城市的面貌在改進的同時,人們對于歷史的建筑也產生了一些破壞的現象,這也要求我們要更加地重視對于建筑的保護。
歷史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歷史建筑經歷了各種變化之后,加上了許多作為人們生活見證的歷史信息,這也是人們生活過程的一個體現。歷史建筑的歷史信息能夠體現人們社會生活的各種方面,歷史建筑承載著很多的歷史記憶,也見證了一個城市發展和經歷的過程。
二、科學處理歷史建筑保護和利用的關系
歷史建筑是城市面貌特點重要組成要素之一,它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精神財富。對于建筑的保護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所以在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要加強對于歷史建筑的保護。更好地保證城市化的發展與歷史建筑的保護更好地協調起來,這樣才能夠和諧的相處。
(一)突出整體保護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我國的歷史建筑,傳統是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建筑中很多的細節是當代建筑技術所不能夠達到的。受現代人們和外國朋友關注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地方。所以在城鎮建設和規劃過程中,要保護和尊重傳統的建筑,在這個基礎上擴展出自己的發展風格,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在對于歷史建筑的保護和利用過程中,要充分地考慮到它的歷史價值和文化特色以及當今的發展現狀,這樣才能更全面地進行保護。我們不僅要對建筑物進行保護,還要保護他的生存方式,文化氛圍以及當地的風俗習慣,這樣也能傳承我國的歷史文化。讓建筑更加的富有活力,保證它的完整性,更好地得到人們的認同。
(二)遵循科學利用
歷史建筑是隨著時光的不斷加長而獲得具有特殊意義的建筑。當前我國對于歷史建筑和文物建筑在合理的使用上有著很嚴格的區別:歷史的建筑,要在整體結構和外形上有著歷史的面貌,在內部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能夠適應新的社會發展。而對于文物建筑來說,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都不能進行改變。對于文物建筑來說,更加注重的是保護,對于歷史的建筑更側重在用方面。歷史的建筑人物建筑的本質不同在于它有著日常使用的功能,對于歷史建筑的延長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我們應該鼓勵對于建筑進行適當靈活的改變和保護,這樣歷史的建筑與現代的生活有著更好的融合。在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建立科學的保護制度,并且有相關的技術對于這些建筑進行保護,采用合適的方式來判斷這些保護的措施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采用這種方式是否可以實現建筑的可持續性的發展。對于建筑的保護不是為了保護而進行保護的,而是讓人們能夠永久持續地利用,發揮更大限度的優勢,充實著人們的生活。
(三)創新保護方式
我國相關的制度規定了對于建筑這種遺產的保護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要對建筑進行合適的保護和改建,并且也確定了最后的保護要求,當前的價值與歷史信息的保護進行傳遞,必須要了解歷史建筑的歷史、人員和使用這三個最基本的因素。根據這樣明確的規定,我們要守住對于歷史建筑的保護這一底線,根據當今社會的發展,可以對建筑的利用方面進行現代化的。展示。大多數地方對于這些建筑采用的是改造利用,其實這種方式也是一種創新的保護方式。這種方式最主要就是要把握好一個度。尋找這些建筑最恰當的用途,讓歷史的價值能夠最大限度地保存和發揮出來,這也是他重要結構的改變降到最低的限度。對于建筑的利用要根據歷史的各種特征與傳統的使用功能基礎上進行改進,制定出合理的并且延續這種功能的使用特征的措施。對于當前來說,歷史的建筑是舊的,但是,對于他的保護手段是新的,這樣也可以形成一個具有特色的,并且符合實際情況的保護策略,這也符合我國追求城鎮化的新要求。
(四)強化責任擔當
在新型的城鎮化不斷發展這一大的背景下,與歷史文化的傳承是我們的責任,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歷史的負責任,也對文化的負責任,有關的政府和居民要承擔起對于建筑的保護責任。各級政府也要采用相關的政策,加大對建筑的保護。各級政府要更加注重對于建筑的保護。不斷地提高責任意識,也要對于歷史建筑進行保護,增強公民自身的擔當意識。
三、結語
歷史的建筑是經過很長時間和年代留下來的珍貴的文化,它也凝結了無數的建造者的智慧和心血。我們不僅要對建筑進行更好地保護,也要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更好的利用,讓他在最大的限度上發揮它自身的價值。也讓這些建筑在新型的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些建筑也能夠在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讓人們真正地感受到身邊發生的變化,不斷地推動我國城鎮化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劉洪波.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侗族木構建筑的保護與設計創新[J].江西建材,2016(07):9~10.
[2]鄭玥.歷史建筑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保護利用價值研究[J].甘肅科技縱橫,2017,44(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