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張龍飛 路宏凱 亢杰 趙艷梅
【摘要】針對電力企業來講,電網運行管理是關鍵的一環,給電網系統的效率以及質量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也給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由于生產以及生活用電量的不斷加大,所以當前人們對電網運行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電網調度控制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誕生,有效解決了電網運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電力企業的穩定發展。分析了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管理及存在的問題,最后總結了提升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管理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電網;調度;運行管理
在調控和管理過程中,一方面能夠發現和解決電網中的問題。另一方面,綜合管理保證了供電質量,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電網調度和控制也在不斷推進。電網運行管理系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一、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
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對體現各個部門的優勢,提高效率和質量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它具有三層的管理結構,并且均有著相應的管理方式。電網調度監控管理有發電、運行、電站終端這三項基本環節。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不同的節點互相連接起來,為數據傳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通常情況下,前端計算機、調度工作站等是主設備。在設備中,由于其SCADA功能,自動化系統可以對全世界進行實時分析、監控和處理。在運行中,微型計算機的遠程終端需要對數據進行初步處理,通過功率載體和微波介質實現數據傳輸。
二、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來看,國內的電力企業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營管理模式依然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在運行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給電網運行管理的效率以及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下面分析了電網調度監控綜合運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一是電力系統設備老舊滯后。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管理要求電網設備運行狀態良好。然而,因為資金的匱乏,導致設備不能及時更換,設備陳舊。更甚者有很多已經淘汰的設備依然投入使用,使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更多安全隱患,故障頻發,大大降低了電網運行管理的質量以及效率。所以,電力企業需要加大投入力量,確保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營管理達到其實際的價值。二是電力企業對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經營管理模式重視不夠;三是電網運行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給綜合經營管理效率以及質量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三、提高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管理的措施
(一)引進高新技術人才
為了推進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電力企業應加大對高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訓,建立自己的高技術團隊,保證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保證電網的正常運行。此外,電力企業應定期對調度監控人員進行培訓考核,確保其業務專業能力,更新高新技術知識和技術,推動一體化工作順利進行。
(二)加大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管理力度
想要有效提升電網調度綜合運行管理的效率以及水平,就必須使電網調度綜合運行管理加強。首先,完善電網調度監督綜合運行管理系統,為電網運行管理提供系統支撐,保證管理能夠正常的運行。其次,要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組織管理,明確電網調度監控管理者的職責,充分體現出管理人員在電網調度監控聯合行動與管理中的指導作用。與此同時,確定電網運行管理人員的職責,科學合理地協調管理工作,確保管理工作的能夠高效地完成。最后,還應該進一步加強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依照真實狀況對電網調度監控實行全方位的管理,在科學合理管理的基礎上有效提升人力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提供電網運行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加強電網調度控制一體化運行管理,能夠有效解決電網調度控制一體化運行管理的匱乏,良好體現電網調度控制一體化運行管理的實際價值,使電網調度控制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更換老舊設施
電網調度與監控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工作難度大且復雜,落后的電力調度與監控設備和落后的電力系統將嚴重影響電力企業的發展,電力企業的管理部門不僅可以獲得經濟效益,更要加大對電網調度的重視,盡快更新電網設備,消除落后。電網設備、電網系統更新、推進一體化工作的實施。在電網系統的選擇中,要注意系統的容量、結構、功能等。硬件支持軟件的更新,提高電網調度監控工作的效率。
四、結語
電網調度與監測一體化不是一個短期內就能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項目,但它對企業的穩定發展具有巨大的效益。因此,我們不僅要著眼于眼前利益,還要建立和完善電力調度監控一體化管理體系,引進高新技術和人才,協調各部門進一步推進電力調度監控一體化。
參考文獻
[1]李蕊,李杰,焦東霄.關于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21):193.
[2]董巍,蘇東橋,劉申.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探討[J].南方農機,2018,49(13):212.
[3]林海路.電網調度運行管理的創新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1):144~145.
[4]白春濤,蘇海濤.調控一體化模式下的電網運行管理[J].農村電工,2018,26(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