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露露 李珊珊
【摘要】網絡平臺的不斷發展,給互聯網經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直播平臺的用戶數目和直播盈利也呈現一個快速飆升的狀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直播平臺的盈利模式也同樣伴生了一些如直播投入過高、盈利模式單一、獲取盈利的內容品質存在弊端、直播收益不規范等問題,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必將對直播平臺的發展帶來更廣闊的前景。
【關鍵詞】直播平臺;盈利模式;對策建議
一、直播起源起源、發展
中國游戲產業尤其是電子競技不斷壯大發展的同時, 直播類視頻逐漸取代了圖片對信息進行傳遞。網絡直播依據內容的差異,能夠劃分為:游戲直播、生活直播和秀場直播。游戲直播就是游戲過程的實時視頻播放,斗魚、熊貓、戰旗、虎牙直播、龍珠直播等做為游戲直播平臺的主要組成部分,對直播的發展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游戲直播作為目前網絡直播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促進了網絡直播的迅速成長。生活直播主要是進行在線互動交友和生活信息直播等,主要的平臺有花椒直播、愛奇藝直播、青果直播等。秀場直播主要是進行才藝展示和真人秀表演,主要的直播平臺有六間房、石榴直播、YY直播等。
中國的直播發展起源于2012年經營的一個網絡直播平臺——YY直播,但由于直播風格和市場發展不成熟等因素的影響,YY直播并沒有在市場空白的情況下直接迅速崛起,而是在2014年世界上第一個以游戲為主體內容的直播平臺twitch被亞馬遜以9.7億美元現金收購之后,直播才作為一個關注點在中國互聯網界名聲大噪,隨后資本逐漸涌入,各大巨頭也紛紛入局,直播平臺迅速發展起來。2016年被稱為我國移動互聯網直播元年,直播平臺、觀眾數量都在這一年呈現井噴式發展。自此,直播平臺也不僅完全依附于視頻網站,更在其他領域發展,展現其巨大的市場潛力。2017年在游戲直播的牽引下,直播行業進入了全民直播的發展狀態。
二、直播服務平臺現狀分析
通過對行業數據的分析發現,到2016年底,國內網絡直播平臺高出200家,而且已經基本覆蓋了直播的各個范疇,市場交易額近350億元,國內網絡直播用戶數量也出乎意料地已經達到了3.44億,占網民總量的47.1%。特別是一些大型直播平臺在每天的高峰時段同時在線用戶數接近400萬人,同時進行直播的房間數量超過3000個。
少數人興趣的聚集形成了新的泛娛樂導向,直播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重要程度亦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游戲尤其是電競游戲,既促進了電競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助推直播產業高速發展。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直播平臺的使用用戶中經常玩電競游戲的占72%,有88%的人經??措姼們热?。游戲直播和秀場直播較早的興起并快速的發展了起來后,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大量資本的涌入促進了生活、綜藝、泛娛樂等其他產業的直播進入互聯網直播大軍。
根據預測,2020年互聯網直播行業市場規模將由2015年的120億元增長到1060億元,互聯網直播產業有著極好的的發展前景。
三、直播服務平臺盈利模式存在的問題
直播盈利的主要來源有打賞和真愛粉的砸錢、品牌廣告、產品、服務植入、商家冠名贊助直播等,目前直播平臺通過主播收到打賞和真愛粉的禮物所得到的收入占直播平臺總收入的9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平臺的盈利模式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前期投入過高
直播行業的盈利模式雖然算是比較清晰的,但是大多數平臺依舊處于燒錢換流量從而獲得盈利的狀態。各家平臺都想要分得市場大蛋糕的更多比例,但是最后獲利最多的的卻是主播。
直播平臺和團購有些相似之處,他們比拼的是各家的資本實力、廣告宣傳和服務水平?;ヂ摼W直播需要有一個高標準的帶寬,帶寬成本、主播費及游戲版權費等需要大量投資,耗費資金非常多。資本實力強的能夠堅持到競爭對手都堅持不下去、再沒有多余資本投入的時候就基本占有具有絕對優勢的市場占有率了,對于絕大部分平臺來說盈利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最后如果其他平臺堅持更具有持久力,則極有可能敗下陣來,最終的的盈利水平也可能不會太高。
(二)盈利模式單一
國內的直播平臺目前的盈利模式較為單一,盈利收入主要來源于用戶打賞和廣告兩種渠道。
打賞禮物通常價格較高,打賞主要依靠主播的人氣量,喜歡主播的人可能會在其中花費很多錢,而如果主播人氣量不高則可能會收入很少甚至出現收入小于支出的情況。盡管直播平臺也會依靠其他手段獲得收入,如投入商業廣告的廣告費以及宣傳產品的宣傳費,但這些都是占一小部分。
由于目前直播平臺主要依靠主播們進行盈利,一方面如果平臺管理不善,其它平臺就有可能挖空人氣較高的主播從而帶走原來的流量使得直播平臺陷入虧損的狀態。另一方面,這也會成為主播們獲得更多盈利分紅的談判籌碼,直播平臺如果同意增加人氣主播們的盈利分紅會使平臺利益受損,如果不同意主播一旦在直播中表現出消極的狀態仍然是直播平臺利益受損。
(三)內容品質方面的問題
直播平臺存在著內容同質化、低俗化,一些素質不高的主播們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獲取更多的流量和更多的禮物打賞,可能會在直播時做出一些引起輿論嘩然的行為或是引起大眾關注的偏低俗化的語言等,出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甚至于與國家法律規范不相容的行為。
部分主播們只顧追求直播的熱鬧狂歡,目的完全是為了引人注目、增加關注和打賞量,給人們帶來太大的感官沖擊以尋求刺激,觀看直播的人們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強烈沖擊,刺激人們消費,從而從中獲得巨額收益等方面。在與觀眾們的互動中,不時打情罵俏,什么話題都敢拿出來調侃開涮、隨意講“葷段子”和在直播過程中爆粗口的情況屢見不鮮,更有甚者,一些美女主播毫無分寸和底線,在直播過程中衣著暴露、說話曖昧,甚至是“忘記關攝像頭”換衣服、出賣色相以吸引大眾關注等。
有些主播毫無愛國敬業之心,在直播中對從事底層工作的勞動者們進行言語侮辱,或者隨意調侃英雄模范人物等。有些主播缺乏基本的社會道德,在直播中不顧個人和他人安危、只求新奇刺激的行為,如在直播中做一些非常危險的事情,錯誤的傳遞事件本身的意義,引導很多人模仿,導致很多危險的事情發生。如在華山棧道上解開安全鎖、錯誤的挑戰蹦極、無防護措施的跑酷等,在這里,由于直播平臺的錯誤引導,主播們傳遞一些不夠正確不夠規范的信息,甚至導致了有些人在模仿的時候出現生命危險的惡劣后果。
少數主播們缺乏法律意識,直播中出現校園霸凌、虐待動物、虐待兒童的現象。平臺上也出現過的直播他人跳樓而不是加以勸說、直播車禍現場而不是報警解決、直播做一些違法犯罪性質低俗的事情等,產生不良社會影響。部分直播網站提供的一些直播中甚至還會含有宣揚淫穢、暴力、教唆人們犯罪和危害社會公德等違法犯罪的行為。極大地腐蝕著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的身心健康。
(四)直播收益不規范
直播平臺的收益絕大部分是來自觀眾,而在主播們進行直播獲取收益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一些不符合社會道德的事情。
很多心智并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觀看了某些直播之后,受主播的誘導,對其進行大金額的打賞,甚至是瞞著家長,偷偷地拿家長的錢進行對主播的打賞。對于超大金額的無法在平臺上進行打賞的甚至會約到私下進行交易。
很多成年人更是會為了在一起攀比而刻意的、主觀性的對主播們大肆打賞,甚至完全不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和負擔水平,有的人為了給主播們進行打賞,要自己省吃儉用好長時間。這樣的事情普遍發生使得直播從原本的豐富人們生活,提供娛樂的性質轉變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種負擔。
四、優化直播服務平臺盈利模式的對策建議
(一)控制投入資本,注重持久性發展
要不斷地發展完善資金的投入計劃,并根據投資回報率以及轉化率進行系統的判斷和決策,然后進行相關的整改。增加對轉化率較高的項目的投入,減少對轉化率較低的項目的投入。在對直播平臺進行投資的時候遵循持久性原則,不要一開始就投入大量資本,以免后面出現需要發展的產業時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持。一切投入都要以產出為標準。
(二)豐富平臺產業鏈,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
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有利于直播平臺的深度發展,而且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更可以帶來直播平臺發展的持久性,不會因為某個產業鏈的斷裂而使得直播平臺整體陷入不可逆轉的僵局和為主播所影響而陷入兩面為難的局面。直播平臺盈利模式的多元化還可以給直播平臺帶來更多的盈利收入,使直播行業穩步發展。
直播平臺可以通過吸引商業廣告投入、設置會員制、推送付費項目、在直播中提供產品鏈接從而將直播與購物相結合等方式拓寬直播平臺的產業鏈從而發展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在拓寬產業鏈、發展多元化盈利模式的同時,直播平臺仍需注意要保持收支平衡,切不可盲目地進行過多的投入,以免依然出現凈利潤較少甚至是負利潤的情況。
(三)推進技術升級,嚴格內容監管
嚴格制定相關直播平臺的規章制度,明確規定主播們的權利和義務,并明確劃線,達成約定,規定好哪些東西可以涉及,又有些什么內容或行為是絕對不允許涉及和觸犯的。同時根據具體內容做出相關的獎勵和處罰措施,在規定執行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上的內容貫徹落實,絕不能有半點容忍和商討的余地。同時也要提高技術水平,不斷完善和利用直播平臺的潛在功能。更為重要的是不斷推進技術升級,比如在直播平臺的后臺設置相關規定,一旦直播中或是主播的字幕中出現了敏感性詞匯,后臺會立即判斷出來,緊接著及時地高效地依據相關的規定采取相應的措施。
(四)完善相關制度,從嚴管理主播
主播作為直播平臺中主要人物,直播平臺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對主播們的價值觀和處理事情的態度進行過程考察,對于不符合相關規定的進行相應的處理,如禁言、禁播等。而且,每個申請房間的主播都要求實名制并嚴格認證,與國家法律法規相結合,制定完善全面的合約及相關制度,使得每件事、每句話都可以追溯到個人,確保每位主播都能夠嚴格恪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做高素質的主播。
(五)健全法律規范,引導健康發展
國家為維護社會安全秩序,可以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直播平臺的相關秩序及直播內容包括主播的要求進行嚴格要求,嚴厲把關,并成立相關組織部門進行監控,確保秩序穩定、內容規范,使得直播平臺安全健康、內容積極向上,促進直播行業以及整個互聯網經濟的穩定健康地運行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俠飛.我國網絡直播平臺可持續發展方式探究[J].科技傳播,2016(06).
[2]王松.我國網絡直播平臺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5).
[3]黃藝.泛娛樂化時代網絡直播平臺熱潮下的冷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6(02).
[4]陳潔.網絡直播平臺:內容與資本的較量[J].視聽界,2016(03).
作者簡介:朱露露(1999—),女,江蘇徐州人,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旭東商科實驗班17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