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啟奇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銻資源國、銻生產國、銻消費國和銻貿易國,銻是我國優勢資源,完全具有左右國際市場的能力。受到政府經濟政策、環保以及供求關系的影響,根據近年來銻價格走勢來看,預計今后幾年銻市場總體呈現基本穩定狀態,預計未來幾年銻的價格將維持在50000-60000元/t。
一、全球及中國銻資源狀況
(一)全球銻資源情況
世界銻資源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其次是地中海地帶,南非也有較豐富的銻資源。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在2017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世界銻儲量為1500kt,主要銻資源國為中國、俄羅斯、玻利維亞、澳大利亞、美國、塔吉克斯坦、南非、墨西哥等國家,儲量分別為530kt、350kt、310kt、160kt、6萬t、50kt、27kt、18kt,分別占世界總儲量的35.33%、23.33%、20.67%、10.67%、4%、3.33%、1.8%、1.2%。從以上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是世界上銻儲量最多的國家。
(二)我國銻資源情況
中國銻儲量分布集中,大中型礦多。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全國探明銻礦171處,主要分布于湖南、廣西、西藏、貴州、云南和甘肅,上述六省(區)合計查明資源儲量占全國銻查明資源儲量的87.2%。我國銻礦以大型礦床多、礦石質量好而著稱于世。我國現已探明的銻礦區中,大型、超大型銻礦探明儲量占全國累計探明總儲量的81%。
銻礦工業類型的儲量構成以單銻硫化物礦床為主,占全國銻總儲量的67%,特點是規模大,以大中型為主,有的為超大型,礦石成分簡單、品味富,以輝銻礦為主,采選冶容易,經濟價值巨大。銻金鎢等共生礦床,占全國總儲量的21%,規模以中小型為主,礦石成分較復雜,具有綜合利用價值。銻(復)硫鹽多金屬伴生礦床,占全國銻儲量的12%,規模以中小型為主,礦石成分復雜,綜合利用價值大,但屬于難選冶礦石類型。
盡管我國銻礦資源占全球第一,但銻礦可利用的查明資源儲量逐年減少,后備儲量不足。
二、生產與消費
(一)生產
中國是世界礦山銻的最大生產國,據《有色金屬統計》資料,2016年全球礦銻產量為148kt, 其中:中國礦銻產量為108kt,占當年世界總產量的72.89%;其他三個銻礦生產大國依次是塔吉克斯坦、玻利維亞、俄羅斯,上述四個國家產量合計占世界總產量的88.90%。對全球礦銻產量影響最大的是中國。
我國礦銻產量從2000年99.3kt上升到2010年的187.4kt,年均增長8.8%(詳見圖1),2010年礦銻產量為近年來最高。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精銻產量略有下降。由于我國對銻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執行力度加強,以及銻礦開采難度不斷加大,資源日益匱乏,2011年國內銻礦供應凸顯資源性短缺狀態,對全行業銻品生產造成很大影響,冶煉企業原料自給率繼續下降。2010-2014年,我國銻產量十分不穩定,產量也是忽高忽低,2011年全國礦銻的產量為128kt,同比下降32%。2015年和2016年國內礦銻產量增長速度緩慢,產量相對比較穩定,基本維持在110kt左右。2017年受到環保督查及廣西、湖南等地部分銻冶煉企業停產減產等因素的影響,上半年中國礦銻產量有所下降,下半年產量開始恢復,預計2017年中國礦銻產量為110kt,與2016年基本持平。未來我國銻品產量增長空間十分有限。
(二)消費
銻是地球上較為稀有的金屬。銻品目前主要分為精銻和高純氧化銻二大系列產品。近年來,世界銻的消費量變化不大,每年為100kt~120kt銻金屬,阻燃劑仍然是銻的主要應用領域,約占世界銻總消耗的70%;三氧化二銻消耗總量的90%。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三氧化二銻消耗為120kt/a,其中阻燃劑就用去100kt/a。此外,還有冶金添加劑及非阻燃劑類的銻化學品消耗。
2007~2017年中國市場供求平衡見圖2。國內銻消費的主要領域是在阻燃劑、鉛酸蓄電池、催化劑及玻璃澄清劑等方面,其中阻燃劑應用在50%以上。據測算,2013年國內銻消費量約為80kt,同比增長20%,除工程塑料和化工行業對氧化銻的需求份額保持穩定增長外,隨著光伏市場急劇升溫,使國內玻璃企業積極擴大超白光伏玻璃的生產規模,成為拉動銻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2013年也是近年來銻消費最高的一年。從2014年以后,國內銻的消費量有所下降,主要是下游需求呈現持續低迷狀態,消費量繼續萎縮,受到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影響,下游廠家開工率普遍較低。2015年到2017年國內銻的消費基本維持在60kt。由于國內持續低迷的需求狀態短期內難以改變,銻市供求嚴重不平衡,供大于求的情況未改變,預計未來幾年國內銻的消費不會有大的波動,消費量相對較為穩定。
三、銻市場價格分析
從圖3,國內外銻價格走勢圖來看,中國國內銻價格和國際市場價格走勢基本一致。由于我國銻儲量、產量、消費量都是全球第一,對銻的價格具有主導作用。
從20世紀70年代到2005年,國際銻價一直在1000~4000美元/t之間波動。進入2006年,全球有色金屬價格整體走強,全球銻精礦短缺,中國需求快速增長等因素的推動下,銻價不斷攀升,漲至10年來最高水平。國際銻價在經歷2006年的強勁上升后,2007年和2008前9個月在5300~5700美元/t高位小幅波動。之后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銻價大幅下跌,年底跌至4400美元/t,從2009年5月開始回升,8月份升至5700美元/t左右。2010年-2011年銻市場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價格大漲,并創出歷史新高,2011年國內銻年均價為91315元/t,同比上漲72.7%,國際銻年均價為14569美元/t,同比上漲74.4%。2013年受全球經濟大環境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普遍走低,銻市場也受到影響。加上國內銻市場下游開工率不足,需求減少,價格一路走低,2013年國內銻均價約在64000元/噸,同比下降12%,國際市場價格為11000$/t。2014年-2016年之間銻價持續走低,銻價大幅下滑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下游行業對于銻的需求有所放緩;二是供應過剩給市場帶來較大壓力,行業內同質化競爭、相互壓價等現象較為普遍;三是非標產品以及非常規渠道出口等對正規市場造成較大沖擊,擠占正規市場份額。2017年,國內銻價格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2月份春節之后由于開工率暫時未恢復,價格小幅上漲到51000元/t,5月份由于環保督察致使銻供應出現偏緊,促進了銻價格的上漲,最高上漲到61000元/t,9月份由于終端企業受到環保方面的影響,銻的需求量減少,價格一度降低。盡管如此,對2017年的供需平衡沒有大的影響,2017年國內銻價基本維持在55000元/t左右。
四、結語
受到政府經濟政策、環保以及供求關系的影響,根據近年來銻價格走勢來看,預計今后幾年銻市場總體呈現基本穩定狀態,預計未來幾年銻的價格將維持在50000-60000元/t。(作者單位為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