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保華
行政事業單位擔負著我國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能,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務的質量。內部控制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完善與否關系著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的高低。本文以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為研究對象,在分析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積極意義的基礎上,總結其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途徑,以期能夠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務質量。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概述
從動態角度來說,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主要是指為實現預期的管控目標,單位通過建立相關的內部牽制制度和機制以保證其可以對自身的各項業務活動進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的過程。與企業相比,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一般具有涉及的管控對象更加廣泛、會計核算體系更加復雜、內部控制目標是提升社會效益,更好的服務于公眾。
二、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積極意義
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具有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一是有助于行政事業單位職責履行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責在于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而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則對職責履行度有直接影響,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可以改善單位的公共服務效率和效果,進而提升其職責履行度;二是對國有資產安全具有保障作用,主要是因為良好的內部控制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安全提供合理的制度保障,從而有效防范國有資產的流失;三是有利于提高單位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性,從而為預算績效考核提供基礎,即內部控制對于財務信息的各項管控措施能夠保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使用數據的真實性,從而為預算績效考核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
三、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對其管理各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在實踐中受各種因素制約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從單位層面和具體業務層面主要表現在:
(一)單位層面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在單位層面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在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內部控制環境和風險控制方面:
1.內部控制環境薄弱,不能為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行政事業單位由于管理體制的原因,與企業相比其面臨的競爭壓力和管理風險相對較小,因此其做好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動力不足,從而造成內部控制環境較為薄弱,具體體現在:一是單位管理層認為行政事業單位屬于非盈利性機構,因此沒必要跟企業一樣建立嚴謹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導致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二是行政事業單位存在人員權限不明、職責劃分不清、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落實不嚴,相互牽制效果不明顯,從而使得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環境存在較多阻礙。
2.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的風險評估、防范體系缺乏
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的風險評估、防范體系缺乏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管理層風險意識不足,即管理層在思想上認為行政事業單位不存在經營方面的風險,這就導致行政事業單位難以有效管控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不高,資源配置不夠科學,甚至濫用職權等風險;另一方面是行政事業單位多數沒有建立規范化、程序化的風險評估、防范機制,從而不能及時識別單位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較為隱蔽的風險,并且在風險出現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
(二)具體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在具體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在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預算管控效率不高和資產管理無序兩個方面:
1.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管控方面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存在預算管控效率不高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是在預算編制過程多以增量預算為主要編制方法,零基預算運用較少,從而造成支出項目和金額的合理性不足;另一方面則是預算的約束力不強,主要是因為預算調整較為頻繁。
2.資產管理處于無序狀態
行政事業資產管理處于無序狀態主要表現在:一是在固定資產管控中重購買輕管理,從而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資產管理人員職責不清、賬實不符、資產延期入賬等問題,使得國有資產存在較高的流失風險;二是對于有收入的行政事業單位在收入現金管控方面存在漏洞,存在截留、私分應上繳的收入等問題,為部分人進行舞弊行為提供了機會。
四、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途徑
如上文所述,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存在這些問題,從而導致其內部控制制度的管控力度不夠,亟需加強。筆者認為要提高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可分別從單位層面和具體業務層面對制度建設加以強化:
(一)單位層面內部控制制度的強化
1.改善內部控制環境,為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
行政事業單位要改善內部控制環境薄弱的現狀,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單位管理層要轉變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另一方面則要嚴格遵循內部控制的相互牽制原則,對不相容崗位職務進行明確分離、對于三重一大事項實行聯簽等,從而使得內部控制制度在建設過程中減少阻礙,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在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時重點關注風險評估和防范機制
要確保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其關鍵在于風險評估和防范機制的建立。在實踐過程中,單位應當從兩個角度來對其進行加強:一是管理層要從思想上提高對風險評估和防范的重視,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并不是沒有風險的;二是要對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梳理,找準關鍵事項的關鍵風險點,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應對策略和控制方案;三是要從風險評估和防范流程入手,對其進行完善,減少漏洞,提高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二)具體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的強化
1.改進預算管控方法,提高預算的約束力
改進預算管控方法主要應當從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兩個方面進行:由增量預算改為零基預算,以減少上一預算年度中的不合理支出項目,同時可以推進實施更易考核、更直觀的績效預算模式;加強對預算調整的審批,個人不得濫用權力隨意調整預算指標,提高預算執行的剛性約束。
2.規范資產核算,強化資產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從建立詳細的資產臺賬,以掌握每項資產的去向和狀況入手規范資產核算,以防范資產被違規處置;定期不定期的對單位的資產進行盤點清查,以確保單位的賬實相符。
五、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財政資金的使用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關系著社會經濟發展問題,而內部控制制度是其提高管理水平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具有特殊意義。本文在總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分別從改善內部控制環境、完善風險評估和防范機制、改進預算管控方法和規范資產核算,強化資產管理四個角度提出較為具體的強化方法,以期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進而提升其公共服務質量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作者單位為安徽省廬江縣教育會計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