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李雁容,劉秋思
[摘 要] 近些年,關于構建促使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工作已經展開,并且備受專家、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是由于起步較晚,如何建立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和質量保障體系還有待深入的研究。基于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迫切性,針對構建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問題進行探討。
[關 鍵 詞] 高職學生;全面發展;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019-01
實踐表明,構建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養成,另一方面還可以完善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體系,從而為健全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提供一定的依據。為此,就構建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問題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確立評價指標體系和等級標準
全面發展評價體系構建的前提是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與等級標準。根據高職院校教育質量改進的基本目標,確定全面發展評價體系的指標和等級標準要自覺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需求。另外,高職學生全面發展體系綜合反映了學生學習、生活與社會交往的方方面面,為此評價指標體系和等級標準的確立要考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目標和發展目標。如此一來,學習與發展的目標才能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使學生順利達到“最近發展區”。
二、合理選擇評價的內容
合理選擇評價的內容也是構建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展評價體系的一條有效途徑。根據教育教學的基本理念以及高職教育教學診斷與改進活動的發展狀況,可以以文化素養、道德品質、創新能力等方面為評價體系的主要內容,分別對學生展開評價。這不僅有助于如實地反映高職學生的基本能力,也有助于全面反映高職學生的素質指標。
從整體上看,評價的內容主要有:(1)評價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和教學實踐活動的態度。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參與積極性可以通過他們的外顯行為表現出來。(2)評價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操作能力的發展進程。一旦高職學生取得了成績,教師就應當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促使評價發揮應有的作用。(3)評價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譬如,關注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實驗觀察能力、運用學習資源的水平等。學生的發展不是指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應是全方位的發展。為此,對學生的評價也不應局限于某一方面。
三、構筑網絡評價平臺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高職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從Web 1.0到Web 2.0的進步使數以萬計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感受到了參與及互動的喜悅之感。隨著信息技術變革與高職院校校園網的日趨完善,許多學校都已經構筑了網絡互動平臺。鑒于評價的不可或缺性,高職院校應當注重這一模塊的開發,著力構建網絡評價平臺。這一平臺的優勢特征主要體現在:(1)有力的在線監控系統。對學生學習的方式、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等都有著詳細的記錄,教師只需調閱相關的記錄便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2)強大的分析功能。測驗結束后,該平臺可以自動地進行評分,并且對試卷的整體難度進行估測,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薄弱點,繼而加強對學生的訓練。(3)具有極強的兼容性。不管是在線學習、課后作業還是期末測試,對題目和資料的格式或者表現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測。綜上,網絡評價平臺不僅能使教師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制訂全面的改進計劃,還能督促學生進行自我反省,促使學生多元智能的開發,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四、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
基于當前高職教育各個環節的缺失以及今后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需求和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課堂教學評價理應實施發展性教學評價方式。發展性教學評價始終秉持“以生為本”的理念,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欲求,主張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客觀要求是相符的,與現代高職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也是相契合的。對廣大師生群體而言,發展性教學評價既能有效克服以往教學評價的種種缺陷,也能夠促使教師主動反思,開發學生的潛能。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發展性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賦予學生應有的評價權利,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促使學生不斷地改進和提升,實現自我的完善和發展,最終成長為社會所需的綜合型人才。
總之,新型的評價體系能夠強化教師的育人意識,開發學生的智力水平,為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因而,高職院校的教師應當積極采取措施,如確立評價指標體系和等級標準、合理選擇評價的內容等,切實促進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駱秋琴,吳春琴,謝志遠.芻議培養全面發展的高職學生[J].中國高教研究,2014(4):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