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玲娟
[摘 要] 當信息技術在生活中廣泛應用時,在教學環節中始終有力不從心之感,從多個角度客觀分析了移動終端用于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可行性,從《裝飾圖案》課程的一個課題任務入手,從移動終端介入自主學習環節、問題剖析探討環節、教學延展環節、考核評價環節等的教學互動設計實踐出發,倡導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優質學生。
[關 鍵 詞] 移動終端;藝術設計;教學設計;信息技術;裝飾圖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094-02
隨著信息化移動通信技術的普遍應用,移動終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娛樂的依賴,上網、閱讀、視頻、游戲、導航、打車、租車、購物等,涉及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移動終端給人們帶來豐富內容和便利功能的同時,在教育領域,卻頻頻爆出某某知名教授的課堂因手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授受冷遇的新聞。如何根據學生喜好,因勢利導,發揮移動終端在教學中的作用,化障礙為學習動力,提高教學成效,是教師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本文以《裝飾圖案》課程為例進行探討,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移動終端介入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可行性因素
(一)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使用
目前,移動終端使用最普及的是筆記本電腦和手機,首先,其價格適中,幾乎每位學生家里都能夠輕松承受。其次,中高職貫通學生大部分在學校住宿,家長出于對孩子的關心,都不約而同地給孩子配備了移動終端設備。如果能夠幫助孩子的學習,家長都愿意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移動終端設備條件。移動終端設備也是學校辦公的主要工具,無紙化辦公也推動了移動終端介入教學的步伐。
(二)網絡不斷升級,網速流暢
不斷擴容的網絡,使視頻、動畫、圖片等資源的瀏覽變得越來越流暢。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資源的特點是形象、直觀且具有審美性,因此對網速要求相對較高。學生通過移動終端參與學習,圖片是否清晰、視頻是否卡殼,對學生參與網絡移動學習的熱情影響很大,而不斷擴容的校園網絡為移動終端介入教學提供了環境保障。
(三)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特點需要移動終端介入
藝術設計專業對形態、色彩、材質、形式感、創意構思等具有較高的要求,為了幫助學生快速找到感覺,教師在開課前,需要在移動終端制作直觀易懂的教學視頻或教學案例分解動畫,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需要利用移動終端快捷查找資料,通過輔助設計軟件完成作業。
(四)滿足學生學習心理與行為需要
每位學生都希望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手機和電腦已經成為孩子離不開的伙伴。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排斥“填鴨式”的學習方式,排斥正襟危坐式的課堂形式,他們更喜歡帶有游戲樂趣的學習過程,自由隨意充滿思維碰撞的課堂氛圍。移動終端的介入,教師通過設計學習目標指向性明確的各學習環節內容和任務,加強教學組織和學習情況監控,既滿足了學生學習心理需要,也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移動終端在《裝飾圖案》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探索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與潮流,讓創造時尚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也“時尚”起來,《裝飾圖案》課程在項目化教學的基礎上,引入了“互聯網+”的概念。課程內容由簡單到復雜具有遞進關系的系列課題任務組成,每個任務都安排了學生自主學習環節,深入剖析探討,教學延展環節,考核評價環節,整體形成線上線下互動,課堂內與課堂外互相補充,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課堂內師生圍繞項目任務深入研究探討的立體化課堂反轉教學。通過完成幾個過程重復、內容不斷深化的課題任務,不僅能有效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能促進學生提高創新創意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下面以課題任務“以植物花卉為元素給自己設計一條方巾裝飾圖案”為內容,探索移動終端用于教學的方法。
(一)自主學習環節的互動
在開展任務前,先在網上學習平臺把學生組成學習班,分學習組,把課題任務通過教學軟件平臺發給學生,他們能夠在移動終端接收到信息。學習任務闖關設計:第一關,資料收集任務:(1)作業內容:每位學生收集自己最熟悉的10種不同的植物或花卉,了解它們的生長規律和習性,學習和了解每一種植物花卉的“花語”,并收集它們在傳統裝飾紋樣中的使用情況及象征意義。(2)作業方式:用美篇做成圖文并茂的文件后上傳到學習平臺。(3)根據自己的星座和氣質,選出與自己最接近的3種不同植物花草。(4)討論、建議和評分環節,在學生互相幫助下,找到與每位學生氣質、人格最接近的3中不同植物花卉。任務總評達到75分的闖過第一關。第二關,看老師上傳的植物花卉從寫生到歸納的過程與方法視頻。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查找更多資料,提出不同的有效方法。能正確回答老師設置的問題,闖過第二關。進入練一練環節,學生把選出來的三種植物和花卉開展寫生歸納訓練并上傳,學生可以互相觀摩作業,并開展相互評價或提出修改建議。
通過這種闖關式的自主學習環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調動起來,通過對資料的收集和有針對性的選擇,逐漸意識到植物花卉可以人格化,這與裝飾圖案中的重點難點內容“象征手法的運用”悄悄掛起鉤來。通過學生互相幫助尋找符合個人星座氣質的植物花卉,加強了學生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培養了大家的團隊協作精神。
(二)剖析探討環節的互動
在任務實施過程中,老師在投影儀上調出學生的練習作業,討論如何進一步根據每位學生的個性氣質選擇變形、夸張、裝飾手法。拋出問題,符合男生性別特點的裝飾圖形該用什么樣的視覺語言,符合女生性別特點的裝飾圖形該如何從形態、色彩方面進行設計,用于不同星座性格氣質的人裝飾設計又該如何?老師舉例,學生分組討論,通過移動終端網上查找資料,每位學生把自己的觀點拿出來一起交流討論。老師給學生布置任務:(1)每位學生把符合自己性格氣質的3種植物花卉分別用不少于5種的方法變形,然后引導學生找到與自己氣質吻合的一組造型效果。學生深入剖析,邊訓練邊提問,可以直面提問,也可以在移動終端提問。(2)變形完成后,學生分組討論,找出與每位學生氣質最吻合的1組植物花卉變形雛形,并相互評價提建議,進行深入修改完善。(3)用定稿的植物花卉造型進行組合設計,以符合方巾造型,并做成彩色方案。學生接到第三個任務時,他們很興奮,積極探討該怎么設計,想象著自己佩戴方巾的方式。這時老師打開教學視頻播放圖案的形式美、圖案的造型方法、色彩搭配等。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思考、探索,鼓勵創新。(4)給方巾設計彩色裝飾花邊,完成整條方巾的裝飾圖案設計,作品上傳網絡教學平臺。(5)互相評價打分,老師評價打分。
通過這個環節的教學組織,鍛煉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了學生發散思維、收斂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養成做設計有明確消費目標指向定位的思維習慣;通過學生間不斷深入的作業交流和反復的修改完善過程,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三)教學延展環節的有效互動
課后,學生會繼續圍繞著前面的任務修改和深入,作品完成后拍照上傳,互相點評和交流。學生非常渴望能用上自己設計的符合自己氣質的方巾,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學習視頻資料或企業網站鏈接,學習諸如藍印花布制作流程、絲網印刷工藝流程,讓學生通過移動終端繼續學習和了解相關行業信息,并抽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去參觀絲綢印染廠、藍印花布工作坊等企業,使學生了解從設計圖稿到成品的過程。幫助聯系一些手工作坊,讓學生有機會和途徑將他們的設計作品轉化為產品,學生興致很高,感覺到滿滿的成就感。
(四)考核評價環節的互動
本課程的考評是公開透明的,以正面的贊美為評價學生作業的語言,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自信和快樂。課程成績都由課程學習軟件平臺自動生成,學生的每一次平臺互動都計入平時成績,每一次的課題作業得分,都是由師生共同對學生多次修改完善作業的評分總評,所以學生對自己的成績都有一種認同感,也促進學生在學習上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
通過以上環節,幫助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實現了三個轉變:即由接收型學習向接收型和創造型相結合的學習轉變;由教師指導下的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三、移動終端介入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思考
(1)提高了時間利用率。移動終端,特別是移動手機的廣泛使用,通過老師設計的學習流程,把控學生學習進程,環環相扣,使學生能充分利用好碎片時間,無暇過多分神于游戲等娛樂活動。一些普及性基礎知識通過自主學習環節讓學生自己學習,把老師從理論講解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教學設計、教學組織的思考。(2)增強了學生與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通過移動終端介入教學,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有問題老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隨時可以開展互動交流,培養了師生情感和同學情誼。(3)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中高職貫通學生的最大特點是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通過移動終端介入教學的設計,能訓練和引導學生逐漸離開老師,充分運用網絡學習資源,提升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4)對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提出了新挑戰。在移動終端介入教學帶來各種好處的同時,也的確給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師帶來巨大的挑戰,老師要站在時代的前沿,對更迭的信息應用技術和專業知識不斷學習與更新,需要密切關注產業發展動態,與企業開展緊密合作,使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接軌。
教育不能僅教給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更加注重在執教過程中培養學生適應社會、服務人類的素養的能力。教育工作者不能固步自封,留在原地看風景,而要不斷迎接挑戰,開拓新視野。在信息化不斷高速發展的時代,藝術設計專業任課教師不能在教學中對信息化技術持回避態度,而是應接受她、擁抱她,用我們智慧的教學設計,在教學環節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通識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向美好未來的大門。
參考文獻:
[1]王巖松,王宏哲.當代大學生學習特點淺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9).
[2]鄧傳良,秦瑞云,高武軍,等.“立體化”教材建設在高校遺傳學教學中的探討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