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訪問

[摘 要] 核心素養是當今國際教育界備受關注的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因素,同樣也成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方向,通過對核心素養內涵、國內外核心素養研究現狀、高職學生核心素養內涵以及核心素養研究意義等方面的論述,初步確立了高職學生核心素養內涵,對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具有指導意義。
[關 鍵 詞] 高職教育;核心素養;內涵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214-02
以知識為核心的教育在應試的陣痛下經歷了深刻的反思,一輪一輪的教育改革經歷了不斷的試錯與調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14〕4號)中,明確了核心素養在落實立德樹人中的基礎地位,為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路,讓教育界人士認識到整體規劃協同推進不夠是課程改革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文件中將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和人才培養質量標準放在首要地位,首次在國家層面的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核心素養的理論研究和模型建構成為新一輪高職課程改革的基礎性工作。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各學習階段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形成的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它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核心素養關注學生成長過程的體驗、重要學習結果的終結性評價。同時,核心素養兼具穩定性、開放性、發展性,是一個伴隨終生可持續發展、與時俱進的動態優化過程,是個人終生發展、適應飛速變遷的知識社會的重要保障。
在目標上,核心素養指向的是“教育應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的回答;在性質上,核心素養是大家都必須具備的最重要、最關鍵的素養。核心素養具有以下特征:(1)核心素養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2)核心素養同時具有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3)核心素養需要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與高職學生職業成長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相結合方能形成,通過頂崗實踐不斷完善。(4)核心素養需結合定性與定量的測評指標進行綜合評價。(5)核心素養具有可持續發展性和階段性。(6)核心素養的作用發揮具有整合性。
二、國外核心素養發展現狀
OECD機構早在1997年就開始了素養的理論與概念的基礎性研究,首次提出了“三個維度和九種素養”,這種模式對PISA測試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也影響到了全球許多國家在核心素養領域的研究。
EU在2006年首次提出了核心素養的建設方案,其內涵為:母語、外語、數學與科學技術素養、信息素養、學習能力、公民與社會素養、創業精神以及藝術素養八個領域,各領域都以知識、技能和態度構成。
UNESCO在2013年基于人本主義的思想提出核心素養,其內涵是:“身體健康、社會情緒、文化藝術、文字溝通、學習方法與認知、數字與數學、科學與技術”等七個維度的核心素養。
美國“21世紀素養”框架以核心學科為載體,確立了三項技能領域,每項技能領域下包含若干素養要求。在學習美國教育的基礎上,新加坡教育部在結合本國教育發展實際的基礎上,頒布了“21世紀素養”框架。
結合世界各國對核心素養的研究與實踐的經驗,給我國學生核心素養構建的啟迪是:(1)核心素養研究采用開放包容思路,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2)我國應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價值取向來構建核心素養的理論與框架。(3)核心素養指標內容主要涉及文化學習、自我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大領域。(4)核心素養具體指標的遴選需兼顧時代性與民主性。
三、國內核心素養研究現狀
2016年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會上,第一次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主要內容涵蓋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分成國際理解等十八個要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為各學段教育核心素養內涵的確定提供了方向和框架,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在信息時代、知識社會中將面臨嚴峻挑戰,明確這一學段的學生核心素養,對高職教育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
四、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
在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史性發展并步入“十三五”之際,當從“進入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遍及全國之時,高等職業教育正在開啟一個全新的“質量時代”?!盃I造質量文化、增強質量意識、提高教育質量”必然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最普遍的戰略性和時代性任務。
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改革與創新需要更加符合職業教育規律、職業成長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理論作為指導,中國學生核心素養框架的提出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理論武器,也必將引導高職教育開創新局面,邁向新時代。
按照核心素養分段培養的原則,結合高職學生發展特點,高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堅持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四個原則的基礎上,有必要注入職業成長元素,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個體素養、職業素養、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十五個基本素養要點。
五、研究高等職業教育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
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信息時代的來臨。在信息時代,社會經濟運作模式的改變打破了人類職業世界的常規秩序,人類的許多常規工作正在被機器所取代,許多傳統職業隨之消亡,很多不可預知的新型職業將不斷涌現,面對這一錯綜復雜且極速變化的信息型社會發展趨勢,培養高職學生核心素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主要表現如下:(1)培養高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高等職業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需要。(2)培養高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高等職業教育緊隨世界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是提升我國職業教育國際競爭力迫切需要。(3)培養高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創新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建設、課堂教學、考核評價改革的迫切需要。(4)培養高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全面提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2]盛思月,何善亮.論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途徑[J].教育參考,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