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劉媛媛
[摘 要] 隨著國家有關職業教育發展的一系列政策頒布,職業教育發展正在有序地推進,一批職業院校的辦學質量正在提升,“一帶一路”倡議為高職院校提供了戰略機遇。通過分析高等職業教育的困境,研究高職院校國際發展的路徑與策略,為有效落實高?!白叱鋈ァ碧峁┝吮U?,有利于深化高等職業院校的國際合作,為培養國際人才提供廣闊的空間。
[關 鍵 詞] “一帶一路”;高職教育;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 G71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126-02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要求全國高職院校要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加大與“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把中國的優質資源帶到國外,并且不斷加深合作。在國家職業教育的質量上,要探索和服務“走出去”的需求,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精通國際技術技能和中國企業海外人才的生產和管理需求的人才。加大中國與沿海其他國家在經濟、貿易、教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人文等方面的合作,加深融合,并且不斷擴大?!耙粠б宦贰笔垢鲊谟押煤献鳌⒓由罱洕?、文化合作、交往的基礎上,逐漸將優勢展現,加大互補性,促進彼此的合作空間,有利于彼此的長期合作。
一、“一帶一路”倡議為高職教育國際化合作辦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為高職教育國際化辦學帶來的機遇
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我國職業教育現在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耙粠б宦贰背h有利于推動中國職業教育創新和國際化,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進步的推動下,加強國家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這種交流與溝通使職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相互碰撞。在日常工作和溝通中,職業教育學校應保持友好的合作態度,與其他國家的職業教育專家或有關人員進行探索,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并根據自己的情況,提高國際交流水平,拓寬國際視野,有利于提高職業教育總體水平,促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1]。“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提升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水平,也給了我們很多的就業機會。這是因為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時,中國向全國許多國家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周邊較不發達地區希望利用這些資源發揮最大效用,必須有相關技術人才參與原材料技術的使用,這樣推進了沿線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對這一領域的人才的關注,有利于推動本地區的就業形勢,不僅促進國外企業在中國的業務需求,也可以促進國外人才的工作,對職業學校學生在就業方面提供了支撐。
(二)為高職教育國際化辦學帶來的挑戰
面臨許多機會的同時,職業教育在“一帶一路”倡議中面臨諸多挑戰?!耙粠б宦贰毖鼐€大多為不發達國家,基礎設施條件不足,人力物力不足,這些國家的企業面臨生產效率低下、勞動力成本高、生產風險高的問題。近年來,中國職業院校的平均教學水平不斷上升,但高等職業教育領域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職業院校的教師綜合能力不高,“雙師”教師不能滿足高職教育需求的快速發展,部分職業教學設備不完善,注重理論教學,忽略實踐教學的缺陷[2]。在“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建立職業教育學校后,由于政府預算有限、財政困難,本地學生無法獲得國家獎學金,這就造成因為一些經濟問題,想上學的留學生可能無法進入我們的職業學校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職業學校的學生數量。同時,對那些想在國外經商的人,在我國職業院?!耙粠б宦贰卑l展中國家輸出職業教育時,在批準階段,可能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二、我國高職教育國際化面臨的困境
(一)國際化觀念落后,政策法規不完善
目前,大多數人對當前形勢認識不夠,缺乏對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正確認識。由于是新生事物,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的趨勢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并不是很理解,也沒有國際意識,這就嚴重推遲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要規范和調停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就要建立健全的國際化法規。中國在高等職業教育制度保障方面還有很大問題,法規制度建設落后,可操作性弱,難以與國際準則協調一致,使高等職業教育在國際化活動中失去政策依據和保護制度。
(二)國際化教師建設滯后,教育水平不高
中國高等職業院校國際化的重要標志是在一些專業、外語教學水平方面的提高以及在高校內擁有一定數量的外籍教師。目前,中國高等職業教師、外籍教師不足,師資力量不足。另外,高校外籍教師主要是語言,我國最高職院?;静灰M外籍教師,特別是中西部偏遠地區的高等職業院校。例如,山西省的高等職業院?;旧隙际怯赏鈬驹刚哔Y助的外國教師,外國教師在教學方面一般也留在表面上,所以擁有國際化水平的教師幾乎沒有。在老師出國培訓、研修和學習方面,中國重點示范性高職院校由國家資助繼續深造或者短期留學人數很多,其他高職院校為在職教師提供出國培訓的機會很少。目前,中國較為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集中地就是國家示范高職院校,這些學校具有較為明顯的一類機構特色,具有長期的國際學校基礎,大量機構以“國際化”作為具體的發展基準,但現有職業院校主要依靠外部資源,能夠依靠自身優勢“走出去”的機構少之又少,這也意味著他們沒有完全擁有“走出去”的發展實力。
(三)綜合實力不足,核心競爭力不強
雖然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在我國高等教育中處于重要的位置,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無論從政府還是從學校,都無法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平等對待。目前,中國政府在逐步修訂有關法律法規,引進配套政策,增加投資,使高等職業教育能獨立于普通高等教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機構來自原有的優秀中等職業學校,其經營模式、教師力量等軟實力往往不能和綜合性大學相比,進而導致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缺乏自信,不敢大膽走出去,不能開放辦學[3]。現在很多人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學歷有疑問,對學生來說,本科學歷被視為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尚未受到認可。大家普遍認為,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出于一個無奈的選擇,因為不能上普通高等教育,公眾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偏見導致學生素質下降,極大地限制了高職院校的核心發展的競爭力,綜合實力比不上普通的高等職業教育機構。高等職業教育機構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點,找不到適合的國外高校,開展適當的國際交流與溝通。從而,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綜合實力大大阻礙了國際化發展的進程。
三、我國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策略
(一)建設國際化師資隊伍,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教師隊伍國際化。推動科技向國際市場發展的最核心力量是具有國際化意識和世界觀的教師隊伍,掌握了現代化的先進思想及相關領域的科學技術理論知識和文化素養。中國在師資隊伍中應該采取兩個策略,即走出去和引進來。一方面,根據各個高職院校的發展情況,引進一些國外的優秀學者,到中國教學、講課、參與學術溝通與合作,國外教師或專家學者帶來的文化也可能為培育國際化人才發展創造一定的氛圍。另一方面,從多個渠道加強對老師的培訓,特別是對國外老師的培訓。高職院校應該計劃派一些老師到外國高校學習、講課,積極參與國際教育學術之間的討論,多參加一些考察等,這不僅有利于教師學習吸收國際社會帶來的最前沿的最新理論,了解和聯系最新的實驗設備,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能學習大量國外機構先進的教學思想,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有效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外語溝通水平。
(二)與企業合作辦學,加強對海外人才的培養
2015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加強本地員工培訓,促進當地就業和經濟持續發展。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中國投資了境外項目,這些國家教育設施落后,很難找到工作,人才稀缺,導致項目建成投產后延期投產,生產后不能穩定達到產量,即使產量達到,效益也不高。從而產生大量的問題。可以看出,中國企業需要加強對海外市場人才的培養,跨國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國內培訓和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滿足。但是,當地需要培養大批技術人才,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資源有限,為了加強企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的合作,也可以在東道國學校舉辦促進當地勞動力工作的學校,我國許多企業在舉辦學校方面還有待于學習,缺少開辦學校的經驗,國內職業學??梢宰叱鰢T,與企業聯合開辦學校。國內職業學校有機會也可以與境外企業學校合作,也可以與中高職相互連接,企業也能在國外辦中等職業教育,在國內和職業院校實行銜接,培養高素質人才,滿足企業的需求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例如,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力帆汽車公司在俄羅斯建立了“魯班工作坊”,該項目由力帆汽車資助。每年派往俄羅斯一些有經驗的教師給力帆汽車公司的外籍工人提供特殊的技術支持和專門的培訓。開闊教師的國際視野,在教學技能方面也會有很大的突破,從而提高學校的整體水平,讓學校走上國際化道路。
(三)多方合作,推動國際產業發展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西方國家,職業教育特別活躍,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柱,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參與職業教育的熱情非常高,已成為固有的自身發展的需要,政府在制定了相關政策法規的同時,會不斷促進職業教育和企業發展的需求,這種多方交流、多方參與變得多樣化,這些交流包括國際培訓、國際教育會議、國際課程和國際遠程職業教育、招收境外留學生。多方參與國際合作交流包括國家間、區域雙邊或多邊參與、學校與學校的合作、學校與企業間項目的達成;政府主導下的企業與高職院校的發展與交流。簡而言之,通過各國之間溝通與交流,實現培育國際人才的目的,促進國際產業發展,讓中國的職業教育走上國際的舞臺。
為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積極培養優秀的人才來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一帶一路”倡議使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走向了新的臺階,深化教育改革,為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提供了重大的機遇,賦予了職業教育新的歷史使命,讓職業教育與國際接軌。我國職業教育一定要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引領世界潮流,借“一帶一路”之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走在職業教育國際化前列。
參考文獻:
[1]崔巖.“一帶一路”倡議視野下推進我國高職教育特色化、國際化發展的若干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3):118-120.
[2]王復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14,16(4):4-6,12.
[3]何濤.高職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策略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