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城,李偉
[摘 要] 高職教學中,語文屬于基礎性學科,對學生學習其他知識有輔助性作用。那么應該怎樣開展語文教學才能夠轉變教學的現狀呢?任務教學法就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任務教學法主要是以任務作為教學的目的,通過互動、合作以及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幫助學生獲得知識的體驗。任務教學法是在素質教育視角之下出現的一種先進教學理念,其符合教學發展的要求,能夠適應高職語文教學的發展,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開闊高職學生思維,提高教學的質量。結合任務教學法的優點分析,簡要談一談任務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 鍵 詞] 任務教學法;高職院校;語文;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180-02
任務教學法是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開始階段,其主要被運用于外語教學中,尤其是英語教學中,并且得到廣大專家的認同,教育部也比較鼓勵教師使用這種方式。任務教學法主要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布置教學任務,并通過引導學生共同完成任務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強調學生“做”,通過任務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應變等多種能力。可以說,任務教學法是教育發展的產物,其具有傳統教學模式難以達到的一些優點。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運用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中的重難點,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教學預期效果。
一、任務教學法的優點
任務教學法是教育教學方法在發展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吸納了傳統教學的經驗,摒棄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融合了“學生本位”的基本思想,通過采用合作、交流和參與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任務教學法中,教師不再是主導者,而變成了教學的引導者,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繼而完成教師交代的任務。任務教學法具有明確的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運用語言實現,繼而達到學習的目的。此外,通過任務教學法開展教學,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任務教學法運用于高職語文教學中,具有很多的優點:(1)在課堂教學階段,通過植入任務活動,可以讓原本枯燥的教學變得有趣,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活躍的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也在這個階段得到顯著的提升。(2)課堂教學中階段,通過植入任務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加強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揮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3)在任務互動階段,學生需要借助多個方面的知識去完成任務,其中包含非常多的信息,對學生拓寬知識面有非常大的幫助。(4)任務教學法在傳遞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在任務教學法中,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高職院校中的學生主要學習技能和技術,因此,也有部分學生對文化課不是很感興趣,有的學生甚至會存在抵觸的不良情緒,這一現狀對學生素質的養成非常不利。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任務教學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氛圍,轉變學生的不良情緒,提升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知識儲備。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認清楚任務教學法的優點,并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將知識全面滲透到高職語文教學中。在教師科學的引導下,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文化內涵,為學生步入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任務教學法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真實性
任務教學法在運用于高職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結合語文教學的體系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知識的內容,以真實的內容引導學生,借助學生真實的體驗感染學生,并在學習中全面引導學生,拓寬學生的思維。
為了保證教學內容選擇的真實性,教師設計階段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在設計教學任務的時候,教師要確保設計中出現類似于信息不對等的問題,讓學生結合目標解決問題。(2)教師在選定任務的時候,需要以課堂教學內容為基礎,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學生提出。尤其需要避免課堂中出現“一言堂”的情況。(3)教師必須認識到任務教學法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還需要活化備課的過程,通過全方位引導,幫助學生擺脫固定思維的束縛。(4)確保任務教學法中情境的真實性。這種真實的情境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有利于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實用性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會關注學生學習的方式,并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潛移默化地理解語文的功能。但是,如果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理解的語文知識僅僅是皮毛,在走出學習的大門之后,仍舊會出現不懂得怎么運用的情況。因此,任務教學法中,要讓學生在“做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階段,從實際出發,讓學生懂得思考和創新,從而將學到的知識更好地運用于實踐中。
(三)學生本位
任務教學法中,學生本位的思想是這一教學法的亮點,也是教學中的重點。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十分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這將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受到影響。但是,任務教學法主張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任務的完成以及教學評價的開展都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繼而達到教學的目標。這就需要在任務設計中,教師能夠對學生興趣進行分析,全面了解學生的需求,鼓勵學生在互動中發現問題,讓學生加入主動學習知識的行列中。
(四)合作互動原則
互動是教學中的一大重點內容,也是語文教學中需要關注的重點。語文作為語言類別的學科,只有在不斷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才能夠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因此,機械性的教學模式不是知識傳遞的好的方式,教師在開展教學中需要整合不同內容,用合作互動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并在真實的情境中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同時,學生互動階段,其合作能力也會得到顯著增強。通過師生、生生相互影響的過程中,構建學生良好的社交能力,為學生步入社會打下扎實基礎。
三、任務教學法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任務教學法為基礎,助力語文實踐活動
在高等職業院校中設置語文課程,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文學素養,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借助文字引導,全面正確地理解語文知識的內容。因此,在高等職業院校中,大多數都開設有語文課程。縱觀高職語文教學的情況后發現,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是高職語文教學的通病。而引入任務教學法恰巧能夠轉變這一教學現狀。
通過引入任務教學法,可以加強學生課堂參與的有效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解決告知語文課堂中出現的學生不活躍、學生理解不深刻等多種問題。高職院校中課堂氛圍與高中相比活躍,并且學生也比較自由開放,教師想要在有效的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傳授給學生更多知識,就需要將課堂任務實踐拉長,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大學語文》教學中,講解到和話劇或者是小說相關內容的時候,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班級中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點和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飾演。在這種教學方式中,無形中加深了學生對教材中內容的理解。在講解到小說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改變小說的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基礎,出具一個相對簡單的劇本,在課堂中表演。通過學生表演、學生觀演的方式替代教師枯燥文字的講解,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調整消極的情況。通過這種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在表演的過程中提升膽量,在相互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學習的興趣,提升理解能力。
如,學習《神雕俠侶》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之后在課下自己選擇想要完成的任務,并組成小組練習。想要表演好,學生必須全面理解素材的內容,并理清自己喜歡的人物才能表演好。學生帶著表演的任務,在自身興趣的引導之下,主動學習語文知識,這對高職語文教學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以任務教學法為基礎,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
寫作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獲得的一項基本的技能,尤其是高職院校中,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得到提升,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游刃有余地應對今后學習中的問題,但是,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容樂觀。為了轉變高職學校的不良教學情況,可以以任務教學法為基礎,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
任務教學法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夠幫助學生訓練寫作思維,讓學生在應用的實踐中體會語文的魅力,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中切身體會文學的魅力。
如,學習《我有一個夢想》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外面活動,滲透以天下為己任的德育觀。教師可以播放視頻引導,在真實的場景和真實的情境滲透中,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之后,只需要教師的引導就可以使學生形成寫作思維。
此外,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對自然或者社會中事物的感悟也可以記錄下來。通過真實情境的引導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課堂中感受不到的東西,在體驗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三)以任務教學法為基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高職語文教學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教材的內容,還需要在學習之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任務教學法就是一種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良好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社會中受到廣泛關注的新聞,或者是當下相對流行的一些元素,或者是校園中受到歡迎的一些事件融入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探討問題,從而在探討和分析中,感悟知識的真諦。
如,在學校門口發現“中國式過馬路”之后,就可以將這個問題帶到課堂中。可以布置寫作的任務,讓學生談一談對社會中規則的看法。之后,教師總結學生爭論的內容,并針對性引導,糾正學生不良的價值觀,進而將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接的班人。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需要轉變傳統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尤其是語文教學,應該融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任務教學法就屬于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有重要的影響。通過使用任務教學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印象,并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傳統教育中安靜的傾聽者轉變成為課堂中活躍的創造者。通過長期的教學引導和實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田妤.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語文分層次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7):87.
[2]張慶.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語言教學中的運用[D].黑龍江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