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琴,孟鑫沛

[摘 ? ? ? ? ? 要] ?小班化教學組織形式,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適合高職院校以行動為設計導向的學做一體教學改革,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數控精密加工方向通過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授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組織形式、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小班化教改,為小班化教學能在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中更廣泛地推廣和實施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 ? ?鍵 ? 詞] ?小班教學;校企互動;高職;數控精密加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098-03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小班化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時間、空間、教學資源的重新整合,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發展為目標,在縮減班級學生人數的基礎上,形成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組織形式。歐美、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就已開始小班化教學實踐探索。近些年來,國內對于職業教育的小班化教學改革實踐也在江蘇、浙江等地陸續開展。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快實施小班化教學,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廣東省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出,要“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職業院校專業與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產業轉型升級能力”。提出“分方向”“小班化”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服務于學生就業需求、服務于校企合作,使學生找到個人興趣和企業需求的交集,實現精準就業。
目前,我系共有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和汽車檢測與維修4個專業方向,每個專業方向班級數在2~4個不等,班級人數基本在40~50人之間,都采用傳統的大班授課。這種傳統的大班授課模式,一般是將教師作為教學的中心,學生通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實訓課也通常是多人共用一個工位,教學效果往往受到影響。另外,由于“大專業”設置的限制,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往往存在學習內容廣而不專的現象,并最終導致參加工作后進入角色慢、專業技術水平低、達不到企業要求等問題。
二、小班教學在我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課程改革中的具體實施
(一)專業方向構建及人才培養方案制定
2017年9月我系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招收了一個21人的自然班,成立數控精密加工方向的小班教學試點。制定了培養面向機械精密加工領域、從事工程助理崗位的技術技能人才,要求具備機床調試能力、設備操作與維護、生產組織管理、產線規劃能力等崗位職業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團隊協作等職業精神的培養目標。
在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導下,通過行業企業實地調研、專家座談等形式,開展廣泛、深入的調研,提取了工藝技術員、設備調修員、工程助理等目標崗位。在職教專家、企業與學校、教師與企業工程師的共同參與下,分別進行工作任務分析,梳理崗位關鍵任務和核心職責,提煉出完成關鍵任務所需的關鍵能力,依據關鍵能力匹配學習目標,繼而架構其課程體系。整個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三大類,其中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程在校內完成,專業技能課程則主要在校內實訓基地及合作企業結合崗位的工作過程完成。
以工程助理崗位為例,下表為典型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分析,并架構了對應的課程體系,其中公共基礎課程包括工程英語、數學等;專業基礎課程包括機械基礎、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液壓與氣動技術、電工電子;專業核心課程包括精密數控雕刻編程與加工、CAD/CAM應用;專業綜合實踐課程包括數控加工綜合實訓、三軸/多軸編程與加工技術、逆向工程技術、創新創意設計與制作實訓;工程助理崗位訓練課程包括3C觸摸屏制程工藝研發與驗證、3C高光產品制程工藝研發與驗證、3C不銹鋼制程工藝研發與驗證,以獲得相應的職業能力。
(二)課程設計及教學資源
1.課程設計和開發
以企業相關的崗位為依據,根據專業教學計劃要求,結合崗位要求,科學、合理地提煉崗位核心技能,將培養核心技能對應的課程作為小班化實施的載體。由行業、企業、學校共同研究制訂學習計劃和大綱,按照“職業分析—典型工作任務—行動領域—學習領域—學習情境”的設計,梳理教學內容。以企業實際案例為載體,重點突出工學結合,開發系列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實一體化課程項目。以工程助理崗位為例,其專業綜合實踐課程“三軸/多軸編程與加工技術”是一門傳授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相關理論和技能知識的專業課程,主要包括數控機床的編程、加工工藝及實訓操作等內容。課程按照數控加工中的典型工作任務,以企業實際案例為載體,講解相關的工藝知識、編程知識及操作加工方法,使學生掌握正確選擇設備、選用刀具及工裝夾具、數控程序編制及加工的能力。
2.教學資源
(1)教學團隊。實施雙導師制,由企業專家和專業教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學校確定機械專業教師作導師,主要負責學生校內理論與實踐知識的學習;從合作企業選拔技術人員作為師傅,負責學生校外實訓及頂崗實習的技能學習。整個教學團隊專、兼教師相結合,優化了教師隊伍的結構層次。
(2)實訓基地。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因此重視和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學校硬件設施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搞好實訓基地建設,優化配置實訓設施,是保證課堂實訓項目正常開展的基礎[1]。目前,我院已投入建成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高水平校內實訓基地,包括德國spinner五軸機床、德國spinner車銑復合、四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立式銑床、數車、慢走絲、精密火花機等在內的加工設備和專業軟件,且與東莞安諦精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中廠實訓基地。與東莞精雕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成了校外實訓基地,公司配有數控設備300多臺、精密檢測室、保密車間、聯合打樣車間、夾具生產車間、工藝研發部、清洗車間、大型多功能會議培訓室等,工程師和技術員隊伍充實。
(3)教材開發。人才培養要對接用人需求、專業要對接產業、課程要對接崗位,那么教材就要對接技能。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項目是完全按照企業需求,在企業技術骨干和學校專業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開發的工學結合項目課程。按照理實一體教學組織模式,以及即將開設的專業課程,由校企雙方技術人員共同開發了四本基于企業崗位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材:《精密雕刻項目化教程》《工裝夾具設計與制作》《多軸加工技術項目化教程》和《產品逆向建模技術》。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小班化教學因組織形式不同于普通班級,因此在教學方法上可以有更多選擇,除了常規的借助于多媒體設備進行案例教學、討論教學以外[2],常用的還有分組教學法、自主學習法、項目教學法和仿真教學法等[3]。我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理論知識,可以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啟發、討論、參與等教學方式完成知識的傳遞,而實踐教學則可以以自主學習、示范、討論等方式完成,不斷進行探索,最終促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數控精密加工的課程更多采用學做一體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以某個精密零件的加工為項目,在項目的驅動下,激發學生完成項目,并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獲取專業知識,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也在團隊協作過程中得到很好的溝通訓練[4]。
(四)考核與評價方式
在課程考核評價方面,積極構建多元化的課程考核評價機制,促進教學評價由終結性閉門評價向過程性開放性評價轉變。學生的考核圍繞行業、企業用人標準,針對不同類型的課程建立不同的評價標準,學生自評、團隊互評、教師(企業導師)對團隊評價和教師(企業導師)對學生評價以及社會評價相結合,建立以能力為核心,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素質、職業技能、服務意識、溝通能力等多元的評價體系,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評價模式,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三、小班化教學的實施效果與改革方向
(一)實施效果
學生入校軍訓結束后,馬上安排了為期一周的合作企業認知環節,學生在精雕公司技術員的指導下,學習了基本的軟件和設備操作,制作了精美的小禮品,同時對未來要從事的崗位和主要學習的崗位知識有了一個初步認識。通過認知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深度的校企合作,把工作崗位的技能訓練與學校課堂的專業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既重視專業知識的灌輸和全面素質的培養,也重視專業素養和從業技能的訓練,增強了學校與企業的融合度,校企雙方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專所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對學生的培養。校企深度合作也促進了學校專業教師技能水平的提升。學生作為校企合作培養對象,可以獲取更好的學習條件,為畢業后的工作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改革方向
企業指導教師是實施校外實訓及頂崗實習的重要主體,關系到人才培養能否順利實施,所以必須建立一支經驗豐富的且數量足夠的企業指導教師隊伍。但企業師傅普遍存在技術過硬、教學能力較差、表達能力弱以及工作繁重的時候無暇顧及學生的培養等問題,所以對企業指導師傅要在教學方法上給予一定程度的培訓,而在學生培養的時間指導上要有制度來保證。
四、結束語
高職教育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與崗位有效對接、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推行小班化教學是高職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4]。我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數控精密加工方向通過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授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組織形式、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小班化教改,將人才培養從“大專業”轉變為“小方向”,將教學內容從“理實分開”轉變為“學做一體”,將教學模式從“單向傳導”轉變為“雙向互動”,不斷整合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式,強化學生在校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全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和表達交流等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余名憲.“小班化、分層次”教學改革與實踐:以高職物流專業《倉儲機械操作》課程為例[J].物流技術,2015,34(5):301-303.
[2]于建明,侍壽永,朱靜.高職核心課程分層小班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機械職業教育,2014,35(11):37-38.
[3]楊筱.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實施小班化教學的研究初探[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33(4):95-96.
[4]胡賢民.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實施小班化教學的研究初探[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3(2):53-55.
Exploration on Class Size Reduction Teaching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in Colleges
ZHANG Yan-qin,MENG Xin-pei
Abstract:Class size reduction is a new teaching form,which can highlight the main position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and is suitable for colleges to take learning—doing integration teaching reform guided by action design.The article makes a study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etting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s, an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NC precision machining of ourcollege for class size reduction teaching reform. The results gotten call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ass size reduction teaching reform of specialized courses for more colleges.
Key words: class size reduction;school-enterprise interaction;college;CNC precision mach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