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翠 蘇銀利 歐陽慶
[摘 要] 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在我國基本普及并已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大背景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于2016年1月在其官網上公開頒布了《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這預示著護士的規培時代也將很快到來。
[關 鍵 詞] 護士規培;高職;護理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120-02
護理職業教育是一個由多個不同階段教育組成的連續教育過程,學校教育只是其中一個最基礎的護理教育階段,在學生畢業后還必須進行不同階段的繼續護理教育。護士規培(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就是其畢業后繼續教育最重要、最關鍵的階段。衛生部于2008年頒布的《護士條例》中指出護士的繼續教育包括:醫療衛生機構制定并實施培訓計劃,保證護士接受培訓和開展專科護理培訓。但是當時并沒有出臺護士規培的具體方案。護理教育專家殷磊曾指出護理專業是應用性專業,要求培養的護士不但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需要具備嫻熟的操作技能,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為服務對象提供安全的高質量護理服務。2016年1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出臺的《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能夠有效彌補當前我國護理教育普遍存在的與臨床脫節的缺陷,通過對新護士實施規范化的培訓,可以較快地提高新護士的工作能力,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的需要,保障臨床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因此,護士規培和高職護理教育將會是我國護理職業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國內外護士規培的現狀
(一)國外護士規培的現狀
國外護士的相關培訓,主要集中于專科培訓,如,姑息治療護士培訓、臨床高級護士培訓等方面。[1]-[4]美國關于護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研究較為先進,同時相關成果也比較權威,如,制定了護士規范化培訓的標準,具體表現在學者Lott[5]設定了一套護士上崗培訓計劃,既運用于臨床護理實踐工作,又可提高護士對醫院的滿意度,使護士更有把握為患者提供安全的服務。另外,澳大利亞新畢業護士培訓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分短期集中培訓和1年的規范化輪轉,如何滿足不同患者的社會情感精神需求和隱私是集中培訓的重要內容;護士的維權途徑、職業損傷防護、薪金支付標準也是集中培訓內容的重要方面。Benner以“經驗學習論”為據提出了著名的“新手到專家”的5級階梯模式,即見習護士、初級護士、合格護士、熟練護士、護理專家,國外護理學會在制定護士職業階梯認證標準時,多以此模式為依據對護士進行分級、分工與培訓。
(二)國內護士規培的現狀
國內在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沒有頒布《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前,已經有學者對護士的規范化培訓進行過一些探討和研究。如,谷水等認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及模式已在全國范圍內被逐步深入推進,但尚未建立護士規范化培訓制度,為確保護士畢業后培訓的規范化和系統性,建議借鑒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經驗,在充分整合衛生行政機構、醫院、護理院校等各方力量的基礎上,建立我國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與管理體系。秦彥榮等針對護士規范化培訓工作面臨的問題、針對問題采取的管理措施以及實施效果的討論與分析,提出完善制度和流程、轉變護理管理者認識、提升臨床帶教老師教學水平、加強過程管理是護士規范化培訓工作推進的關鍵。駱金鎧等介紹了以培養臨床思維方式、提高護理實踐能力為主導的護士規范化培訓模式,為建立符合臨床需求的護士規范化培訓制度,形成護士崗位培訓的長效機制奠定基礎。李新萍提出對新畢業分配的護士來說,盡快適應新環境、實現從學生到護士角色轉變、勝任臨床護理工作,是護士職業生涯中重要的階段,也是各級護理管理者值得探討和關注的問題。
二、高職護理課程體系結構的現狀
目前的高職護理課程體系是根據“三型”護士的人才培養定位,按調研—典型崗位分析—歸納崗位要求,對應護理典型崗位設置課程模塊、依據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設置課程內容的課程設計思路,由職業素質與職業應用能力模塊、職業素質與職業核心能力模塊、職業素質與職業綜合能力模塊、職業素質與職業拓展能力模塊四個模塊組建的課程體系。
(一)職業素質與職業應用能力模塊
該模塊包括公共素質與基礎應用能力和專業素質與基礎應用能力。公共素質與基礎應用能力的主要課程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育與健康、護理應用文寫作、護理職業英語、護理計算機應用技術、衛生法律法規、護理溝通與禮儀;專業素質與基礎應用能力的主要課程有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學導論、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原學、護理藥理學、健康評估、基礎護理技術、社區護理概論。
(二)職業素質與職業核心能力模塊
該模塊的主要課程有: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兒科護理、婦產科護理、急救護理技術、傳染病護理。
(三)職業素質與職業綜合能力模塊
該模塊的主要內容是綜合技能訓練、準崗實習(醫院)、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四)職業素質與職業拓展能力模塊
該模塊包括:綜合拓展和專科護士高端培養。綜合拓展的主要課程是:中醫護理技術、康復護理技術、營養與飲食護理、護理信息管理技術、護理管理學、護理科研與論文寫作、護理新進展、自我學習與管理。專科護士高端培養是重癥監護基本知識與技術、手術室護理基本知識與技術。
現有的高職護理課程體系基于“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雙線并進、遞進提升”的課程建設理念,以典型工作任務或典型案例為載體,整合公共文化知識與護理人文素質要求,結合護理發展需要,重構公共素質課程內容,開發《護理溝通與禮儀》《護理職業英語》《護理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公共素質與基礎應用課程。與臨床護理專家合作,分析典型護理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素質要求與知識領域,參考《臨床護理實踐指南》《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指南》和《湖南省護理技能抽考標準》,整合相應知識、能力、態度,突出崗位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要求,設計《內科護理》《外科護理》等八門核心課程的教學模塊和教學實施方案。
但是,此課程體系并沒有把《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納入其參考范圍。與規培的新大綱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脫節,并不能完全滿足規培醫院的需求。所以,在新政策的指導下,高職護理課程體系的改革勢在必行。
三、護士規培新政策下高職護理課程體系結構的展望
(一)護士規培新政策下高職護理課程體系改革的政策依據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于2016年1月在其官網上頒布了《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培訓大綱規定新入職的護士需要在規培醫院完成基本理論知識及常見臨床護理操作技術培訓,培訓時間為2周~1個月;專科輪轉培訓(包括內科系統6個月,外科系統6個月,急診和重癥監護病房6個月,婦產科、兒科、手術室、腫瘤科等其他科室6個月),培訓時間為24個月。培訓共計兩年零一個月。通過培訓,新入職護士能夠掌握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溝通交流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和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所需的專業照顧、病情觀察、協助治療、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護理服務能力;增強人文關懷和責任意識,能夠獨立、規范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二)護士規培新政策下高職護理課程體系改革的理論依據
1.公共經濟學理論
護士規培和高職護生的培養兩者不能互認,導致同樣的學生在兩個不同的過程中可能接受重復教育,但又存在同樣的局限,造成人力、物力、醫學教育資源的浪費。公共經濟學理論可以從理論層面回答這兩個過程的對接,能夠節省社會成本,整合醫學教育資源,避免醫學教育資源的浪費。
2.效率管理理論
效率管理的目的是通過一定的方法統一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從而提升人們行為的有效性,因此,效率成為所有活動的中心。效率管理理論解決了護理人才培養的效率問題,將護士規培和高職護生的培養兩個過程進行有效銜接,能極大地提高社會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節省資源,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服務。但是兩個過程的銜接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護理人才培養的周期長、成本高,因此,護理人才的缺口較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研究一套成熟的高職護理課程體系,將有限的資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三)護士規培新政策下高職護理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
首先分析新入職護士的知識、能力、素質的現狀。再根據培訓醫院對新入職護士的期望進行高職護理專業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護理專業核心課程標準等方面的改革。最后構建科學的高職護理課程體系,實現高職護理人才的培養與護士規培的有效對接。
總之,由于護士規培和高職護理教育為兩個不同的過程,分別由規培醫院和高職(護理)院校兩個不同類別的機構完成,作為基礎教育的高職護理院校,如果不能在護理人才培養過程中有機融合護士規培的要求,就會導致高職護理畢業生與新政策的實際需要脫節,增加醫院護士規培的難度,降低培訓效果,影響新入職護士的整體水平。因此,在我國護士規培新政策背景下對高職護理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就是要把高職護理課程體系與護士規培有機結合,提高高職護理人才培養的質量,滿足新政策下社會對高職護理人才的新要求,使高職層次的護理畢業生能更好地適應護士的規范化培訓,提高我國護理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Hays R.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revision of the Basic World Federation Medical Education Standards[J].Med Teach,2014,36(6):459-462.
[2]谷水,賈明艷,駱金鎧,等.借鑒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建立護士規范化培訓體系[J].中國護理管理,2015(2):133-135.
[3]秦彥榮,胡曉鴻,范琍,等.以問題為導向的護士規范化培訓管理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5(2):138-140.
[4]駱金鎧,陳靜,谷水,等.北京市屬醫院護士規范化培訓模式介紹[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2):129-132.
[5]李新萍.不同學歷層次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法探討[J].醫學文選,2005,8(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