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學松
[摘 要] 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三二分段為基礎,企業和中高職聯合開展專業調研,明確中高職的不同培養目標,遵循“課程銜接,能力遞進”的原則,構建了符合行業發展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
[關 鍵 詞] 三二分段;職業核心能力;中高職銜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088-02
一、引言
2014年教育部等機構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對中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進行了規劃,其中中高職銜接是重要組成部分。
經過調研發現,目前實施中高職銜接,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三二分段、自主招生、五年一貫制等。其中,“三二分段”是指將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進行貫通來實施教育的一種方式,學生及其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較低,而教育效益和回報較高。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整體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統籌安排中、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在五年時間里,既保證了高職教育的文化素質要求,又達到了國際上培養同類人才專業技術課程有效學時三年以上的要求。這種新的五年制高職,沒有照搬原來的中職或高職的人才培養模式,從中職到高職,不僅僅是層次上的提高,從人才培養目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等均要重新設計,令其在整個五年制中、高職教育中,能夠實現無縫銜接。因此,如何進行中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
二、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專業三二分段實施概況
根據廣州市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及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廣州城市職業學院(高職)與廣州市電子信息學校(中職)合作試點,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開展三二分段、高職聯合培養,2013年獲得廣東省教育廳批準立項。2013年,兩校開始合作施三二分段聯合培養,中職學校開始招生。目前已有2016、2017屆中職畢業生進入高職,實現中高職銜接聯合人才培養。
第一屆入讀高職的2016級網絡技術(三二分段)于2018年6月份畢業。通過中、高職四年多的培養,大部分學生已具備網絡行業一線工程師的技能,并已取得網絡職業資格證書。在畢業頂崗實習開始階段,學生基本已確定實習企業,成為學院領先者。
三、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設計
中高職聯合培養是目前職業教育中重要的辦學方式之一。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既可以解決中職學生的就業升學問題,也可以解決高職院校的招生問題。在具體實施中,由于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在辦學層次、辦學風格、專業設置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中高職的銜接階段成為需要特別關注的部分。其中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效果。因此,對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開展了研究。
(一)聯合企業、中職和高職,進行職業崗位能力分析,確定職業崗位的銜接關系
在實施中高職三二分段培養設計前期,由企業、中職和高職共同組成項目組,項目組成員包括企業專家、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在進行了合理、充分的計算機網絡行業需求的調研基礎之上,結合中高職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學生所對應的職業崗位,包括:網絡工程建設和維護員、計算機系統管理員、網站建設與維護技術員以及信息系統安全維護技術員,并對上述崗位能力進行分析,劃分中、高職階段對崗位能力的不同需求。
(二)人才培養方案的統一制定:確定分階段培養目標
根據上述職業崗位以及崗位能力的分析,確定在本專業五年中高職培養體系中,中職教育階段注重學生基本職業能力的培養,培養能在計算機網絡構建、管理及維護工作過程中解決綜合性的專業問題,并具有本專業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中等應用型技能人才。而高職教育階段注重學生職業技能方面的提升,培養熟練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網絡技術,熟悉計算機網絡工程的組建、管理和維護等技術,熟練掌握常用的網絡開發工具,能夠從事計算機網絡工程組建、管理和應用、網站建設與管理等專業方向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三)五年課程體系的設計:確定課程的中高職銜接對應關系
在確定了中高職的不同培養目標后,根據職業崗位和崗位能力,分析崗位要求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確定了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體系架構和課程路線,主要如下:
(四)結合行業領域的新變化,動態調整課程內容
由于計算機行業的不斷發展,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的要求也在發生變化。因此,在具體實施上述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教學團隊結合實際情況,對其中的課程內容,在完成了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之上,會引入職業崗位所要求的新技術的內容,使學生能具備企業行業所要求的職業能力。比如,在實施過程中,由于華為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很多企業都有這方面需求,因此在《計算機組網技術及工程》《高級網絡應用》課程中,引入了如華為設備操作系統VRP的使用、基礎VLAN配置、STP和RSTP、高級IP協議應用以及MSTP和MPLS技術等內容。同時,還通過開展技術講座、企業教學等方式,構建、完善其知識和技能結構。根據這一變化,在下一級的人才培養方案制訂過程中,引入深度合作企業,重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統一改革為以華為技術為教學重點,緊貼行業應用。
(五)實施過程的監控:注重中高職溝通,側重提高學生能力
在具體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總結實施過程當中的經驗,及時解決所出現的問題,對人才培養的效果進行監控。例如,第一屆學生在2015年上半年參加轉段考試之后,被高職錄取的學生未能完全參加第六學期的畢業實習工作而導致中高職學習上的斷層,針對這個學習時間斷層問題,通過組織學生統一到合作企業進行項目實訓,同時學習華為職業資格認證HCNA,為高職階段的學習做無縫銜接。中高職采用各種方式保持緊密聯系,隨時解決問題。在課程建設、學生實訓、企業實習以及職業資格證書等各個方面,力爭做到“課程銜接,能力遞進”,使學生在不同階段完成不同目標。
四、小結
在中高職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中,兩者相輔相成,構建無縫銜接的課程體系,才能讓學生具備行業要求的、勝任職業崗位能力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職業能力,從而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需求,成為一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也能滿足社會、行業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瑋.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的3+3中高職銜接課程改革[J].通訊世界,2017(2):244-245.
[2]鄺月娟,文林彬.論中高職銜接人才的培養:以計算機網絡專業為例[J].中國市場,2016(19):205-206,214.
[3]李冠楠,吳麗健.基于中高職銜接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電腦與電信,2016(Z1):15-17.
[4]周洪斌,許禮捷,董袁泉.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構建[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5(30):10-13.
[5]余明輝,賀平,鐘偉成,等.基于能力核心和項目課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改革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8):17-22.
[6]王炳強,桑金歌,于國莉,等.淺談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4):306-307.
[7]王巖,李麗蓉,王凡帆.中高職教育銜接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軟件工程師,2013(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