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青青
[摘 要] 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程是一門整合理論和實訓教學的專業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熟練技能操作,而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直觀、啟發、實踐性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實用性人才。
[關 鍵 詞] 車工工藝;技能訓練;課程一體化;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6-0060-01
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程是一門針對機械加工技術專業能力訓練的科目,突出對工藝原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訓練,力求學生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指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結合,以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為培養目標,為社會培養專業實用性人才。而一體化教學在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程的實施,前提是找出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構建合適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一、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習課上都難以把枯澀難懂的知識轉化成學生能簡單掌握的技能,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問題,難以實現最佳的課堂效果。
(1)教學理論抽象、缺乏創新,在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填鴨式”知識的傳授,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學生難以理解消化,課堂效率低下;(2)教師與學生缺乏有效溝通、理論與實訓割裂,在傳統的車工工藝教學過程中,課本的理論和實訓教學是相分離的,甚至教授老師都是不同的,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都缺乏有效溝通,課堂效果難以持續;(3)教學評價體系不科學、教學反饋效果差,一般課堂效果的評價都是簡單通過作業或者考試的結果進行評價,其評價結果缺乏客觀性,當然教學反饋的效果也無法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一體化教學策略實施
教育部《關于提高高職教學質量意見》中提出: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一體化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工學相結合。
(一)導入課程
在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程的教授中,課程的導入方式十分關鍵,教師可以打破常規,讓課堂進入車間,通過直觀展示實物,比如,一些機床、零件等,加深學生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一體化教學更多的是以直觀現場情境教學開展課程,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沉浸于課堂。
(二)分組演練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分組,安排給各個學習小組討論任務,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興趣。比如,車削三角螺紋的演練,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視頻講解,再進行實物操作演練,配合重難點的分析、講解,引導各學習小組針對性提問,對疑難點各個擊破,為接下來的操作做好理論準備。
(三)實訓練習
教師課程演練完畢后,分配給各學習小組練習任務,同時在各個小組旁邊進行引導教學。比如,車削三角螺紋的實訓,在實訓開始前,確保各個學習小組安全防護措施到位,確保學生安全,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巡回教室參觀各位小組的人員分配、操作流程、操作熟練程度。
(四)教學評價
教師在課程結束之后都要對本節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其評價方法不可能通過之后的階段測試結果進行,其時效性是不可靠的。因此,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課后實訓小結就是學生對當堂課程知識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饋,課后學生通過回憶課程的訓練過程,學會思考,對自身的錯誤進行糾正,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一體化教學的注意事項
近年來,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一體化教學的應用,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對車工工藝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目前在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的一體化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一)課程教材的創新
隨著一體化教學的開展,教學的教材所暴露出的弊端越來越多,過去的教材更多的是關于理論知識的闡述,新教材的改革必須以就業導向,以能力本位為指導,整合理論聯系實際課程,注重實訓教學。
(二)培養“雙師型”教師
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一體化教學對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訓的“雙師型”教師,讓教師既能教書育人,又能指導學生就業,實現一體化教學。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詳細講解課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操作實踐能力,在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的課堂上將實踐教學作為重要環節,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四、小結
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一體化教學,通過直觀實物教學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理論與實踐操作的結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創新交流、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符合職業改革發展趨勢,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從而實現職業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高俊.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程一體化教學探究[J].職業,2017(3):94-95.
[2]賽爾江·葉爾蘇力坦.中等職業學校《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程一體化教學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5(12):125-126.
[3]張高線.《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中的一體化應用[J].科技資訊,2014,12(2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