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妮,李碧春,左其生,孫紅艷
[關 ? ?鍵 ? 詞] ?“互聯網+”;動物遺傳學實驗;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069-01
隨著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互聯網+”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使課堂教學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課堂教學不僅突破了學習時間、空間的限制,且強調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更加突出學生是課堂的中心。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亟須對“動物遺傳學實驗”課程進行改革,才能更加有效地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教學特點,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與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需求。
一、“互聯網+”對“動物遺傳學實驗”課程的影響
“互聯網+教育”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常態,只要有“網絡”即可形成一個不受時空限制、開放共享的新型教學形態,數字化學習已成為大學生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參與課程的學習者可利用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隨時隨地學習,但這種學習媒體的多元化使知識呈現出碎片化和零散化的特點,從而產生了碎片化學習,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引發淺閱讀和弱化對復雜問題的思考能力。“互聯網+”時代,教師的職責不再局限于講課和備課,而是要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以期培養和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動物遺傳學實驗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如染色體核型分析、基因組DNA提取、瓊脂糖凝膠電泳、兔子SRY基因的檢測與性別鑒定等一系列實驗操作、結果觀察等均要求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教師的任務是完成實驗內容、原理的講授、演示操作步驟,在學生動手做實驗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以及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實驗結果。學生通過動物遺傳學實驗課程的學習,掌握該課程的基礎操作技術和綜合運用能力。而應用“互聯網+”教學工具和平臺有助于提高研究型“動物遺傳學實驗”模塊化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基于上述認識,我校的動物遺傳學實驗教學團隊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江蘇省在線開放課程“動物遺傳學模塊化實驗”的建設工作,為此我們對教學改革與實踐情況進行了總結,以期提高“動物遺傳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水平。
二、江蘇省“動物遺傳學實驗”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
動物遺傳學實驗教學團隊申報的“動物遺傳學實驗”課程已入選江蘇省教育廳2016—2017年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立項名單。課程建設已經審核通過,并于2017年9月上旬開課,選課人數已超過1000人。筆者認為在組織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提高教師參與在線課程建設的積極性
教師是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主體,因此,教師的積極性和投入度是保障課程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高等學校普遍存在的現象是“重科研、輕教學”,教師一般不會主動開展教學改革和新課程建設。動物遺傳學實驗教學團隊率先將在線課程工具應用于動物遺傳學實驗教學,讓任課教師體驗移動互聯網技術對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親身感受到“互聯網+”技術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愿意參加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該課程共有4位教師參與建設,完成了視頻的制作與剪輯。
(二)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人員的崗前培訓
在線開放課程力求教學全過程的數字化和在線化。江蘇省在線課程中心的平臺上,課程建設內容包括上傳教學視頻、上傳課件、隨堂討論、測驗題、單元測驗與作業、交流學習討論區、評分規則和組織在線期末考試等。在開課期間,教師需定時發布周次教學單元內容。筆者參加了江蘇省教育廳2016年組織的在線開放課程培訓,系統學習了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教師培訓內容,明確視頻制作的標準與技術規范;聽取了全國多所高校關于在線開放課程的經驗分享,通過不斷的學習,本教學團隊較好地完成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工作,內容符合愛課程教學平臺的開課要求。
(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制作成本安排課程內容
首先,在線開放課程的視頻教學內容不僅僅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實況錄像和數字化,而是由內容結構完整的1~2個知識單元組成教學單元,每個視頻長度在20分鐘以內,符合學生碎片化的學習特點。其次,視頻中不出現學生,讓學習者感受到自己是真正的教學參與者,為學生創立一種“教師為我講課”的學習情境。最后,由于大多數學習者采用手機或iPad下載視頻,過大的視頻會消耗學習者的手機流量而增加學習成本,因此沒必要制作過高分辨率的教學視頻,分辨率為1280×720的高清MP4格式即可。
三、總結
隨著“互聯網+”的教育創新不斷涌現,使得“互聯網+”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日益顯現。我們將會繼續完善江蘇省在線開放課程“動物遺傳學實驗”的線上開課工作,不斷總結課程的建設經驗。爭取將翻轉課堂與在線開放課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引入動物遺傳學實驗教學中,不斷對課程設計、課堂結構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和探索,提高“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動物遺傳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賈楠.數字化學習時代下對大學生學習方式的重新審視[J].教育導刊,2017(5):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