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雨
[摘 要] 學生由于生長環境與性格行為表現的差異,對于知識的吸收、理解與掌握各有不同。隨著人們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綜合化發展的重視,以學生為本,開展人文化教育,建立分層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方式,應該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十分關注和重視的。但是,部分中職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一味地急于完成教學任務,忽略了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感受,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因此,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應該對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分層教育這一問題進行重點思考和探究。
[關 鍵 詞] 分層理念;中職數學;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105-01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多數是初中應屆畢業生,還處在不斷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發展狀態,表現出不同的個性,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育的教育方法,幫助每一位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下面,筆者就如何基于分層理念開展中職數學有效教學這一問題展開深入探究。
一、學生的合理分層,帶動全體學生發展
完成學生的分層,是分層教育能夠順利開展的基礎。學生在入校伊始已經由成績完成了初步的分層,但是這種單由成績決定的分層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同一班級的學生即使學習成績相似,在學習基礎、學習風格及學習能力上也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細心與責任心,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材施教,進行合理的分層教育,有針對性地教學,帶動全體學生的進步。
比如,在學習《集合與充要條件》這一部分內容時,我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將學生進行了合理分層——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然后將全班學生分組,每組學生都由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組成。之后,讓各個小組就學習內容進行交流討論,并匯總學生存在疑惑的地方。在學生討論結束后,開始講解學生存在疑惑的問題,先講解大部分學生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再針對各組的問題各個擊破。
二、教學的科學分層,促進課堂高效完成
教學的分層是分層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學分層包括一系列內容,如選課、備課、上課、作業等,這些都是影響分層教育的因素。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靈活地運用科學分層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讓數學課堂不再枯燥無味、晦澀難懂,使全體學生都能融入數學課堂中來,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課堂教學任務高效完成。
比如,在學習《平面向量》這一部分內容時,先就課堂提問這一方面來說,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了不同的問題。面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我考查了他關于向量、平面向量概念的掌握;理解能力一般的學生,我考查了他共線向量的相關知識;理解能力強的學生,我考查了他有關向量關系的內容。在課下作業的布置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練習題,有面對全體學生的:掌握向量的加、減、線性運算和向量的內積公式;有針對具體知識點鞏固的:利用坐標表示向量的加、減;有拓展知識訓練的:了解向量在解決平面幾何問題時的應用。這樣,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科學分層,使學生融入數學學習中,不再以學不會為理由逃避數學學習,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課堂教學的高效完成,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三、評價的人文分層,提高學生整體素養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幫助,這就需要教師在旁邊正確引導。學生解決不同問題時面臨的情況不同,選擇的方式也不同,教師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在認真了解情況后,提出合理的表揚鼓勵或批評建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面對表揚不過度驕傲,面對批評不過度氣餒,靈活應對各種問題,循序漸進。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人文化評價分層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點評,并以此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與綜合能力。
比如,在學習《概率與初步統計》這一部分內容時,我鼓勵學生回答他們在生活中碰到的概率問題和統計現象,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平常表現優秀、消化知識快的學生回答后,我會適當地對他們進行表揚,避免他們驕傲自滿;學習狀態穩定、消化知識能力一般的學生回答后,我會加大表揚力度,幫助學生在保持學習原狀態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總而言之,分層理念是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分層教育,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加快學生完成知識理解與掌握的進程,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當然,分層教學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還需要教師進一步分析探索,積累分層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完善中職數學教學方式,更好地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歡.中職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D].魯東大學,2015.
[2]劉雪英.中職數學分層教學有效方式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