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成
[摘 要]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中職數學則是中職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的基礎工具,在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較為薄弱,學生在學習時存在較大的難度,很多學生因此都會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從本質上來說,中職學校是為了培養出更多社會應用型的人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將課堂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生活,減輕學生負擔,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關 鍵 詞] 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37-01
中職學校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更多應用型的專業人才,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應當讓學生同時具備相應的數學技能,為后期的專業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中職教學水平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能把自己在課堂中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數學、理解數學,提升教學效率。
一、在教學中發現生活素材
在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和學生對數學的認識較為淺薄,大多都停留在理論的基礎上,提倡的是題海戰術,旨在通過反復的練習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大量的習題能夠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數學基本知識,但是不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并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效率,并且長期處于這種高壓之下,學生大多會產生厭煩情緒,對學習會逐漸失去好感,難以激發學生數學意識。因此,教師應當打破傳統束縛、對基本知識進行探索,引用生活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并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從根本上提升中職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數學技能,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比如在學習極限問題的時候,學生一開始對課本中的定義表示難以理解,覺得十分抽象,教師可以在生活中發現教學素材,用生活中的案例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對此案例進行探討,并發現其中的規律,以此喚起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充分調動自身儲備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
任何一門知識的學習都是需要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的,否則就會失去學習它的意義。中職數學也是如此,教師應當以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因材施教,讓教育發揮最大的價值。因此,教師切記在學習中以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而是應當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觀察問題,立足學生的實踐,解決學生直接面對的問題。比如在學習會計學時,很多課程都能直接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在學習企業經營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傳統的生產經營中所帶來的成本進行歸納計算,并結合所學數學知識,為企業設計出最佳的營銷模式,讓企業各方面成本降到最低,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以此從多個角度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數學思維的形成。
三、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從教學的角度來說,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是需要直接面對學生的,因此,教師不能局限于傳統教學方法的限制,要設計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啟發學生,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想要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使其通過自身思考掌握解題技巧,應當使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加以配合,如問題引導法、任務驅動法都能幫助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探討中建立自我思考的能力和意識,在學習中對知識進行不斷整合,并在多種形式的配合下,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實力,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總而言之,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當摒棄以往教學中的弊
端,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課本走向生活,讓知識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在不斷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提升對數學知識的理
解和應用能力,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更加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全面性人才,鍛煉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張習誠.走近高效課堂的理論和實踐:對酒泉市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教育革新,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