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慧芳 王埝 劉芊含 甄淑敏 李雨秋 王玨
一、引言
近年來,大學生網上購物的規模越來越大,跨境網購的次數也逐漸增多,所以享有“網購生力軍”之稱;而跟緊時代發展潮流,基于經濟貿易全球化進一步深化,國際間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商品服務貿易,跨境網購發展勢頭良好。所以,了解當前大學生跨境網購現狀,分析其成因、發展及未來走向,是一個重要經濟課題。
二、大學生跨境網購的現狀
大學生跨境網購是指大學生在通過互聯網檢索商品信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向其他關境區的廠商或代購商發出購買請求,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商品買賣的行為。
(一)跨境網購規模
近年來,我國的網購在的交易規模還是用戶規模都很大,跨境網購呈增長趨勢。據統計,我國在2016年的跨境網購用戶達到了0.42億人次,同比增長82.6%。通過對大學生調查發現,受訪者中有不到一半的同學“參與過跨境網購”,其中在對購買頻次進行調查時發現,大學生的跨境消費這一行為并不普及,在購買頻次中,選擇最多的為“從不購買”和“很少購買”選項,在網上問卷中總計59.7%;在紙質問卷中總計59.03%。但也發現大學生進行跨境網購的發展態勢很好。下表為2015年至2017年跨境網購交易情況。
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可以看出,不管是從進口電商的交易規模、跨境網購用戶數量的規模,還是交易數量,都可以看出,我國的跨境網購規模較大且呈穩步增長趨勢、發展勢頭良好。
(二)跨境網購商品結構
對于大學生跨境網購而言,通過問卷及實地走訪發現,大學生中44.24%的網上受訪者購買的是服裝、配飾、鞋帽、箱包,43.94%的人購買的是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45.86%的紙質問卷調查者選擇了服裝、配飾、鞋帽、箱包,24.81%的人選擇了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可看出大學生是一個年輕、更加追求時尚的群體,這與我國跨境網購用戶的消費偏好基本一致。
(三)跨境網購區域結構
1.進行跨境網購的地域分布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跨境網購的主體主要分布在廣東地區(14.1%)、上海地區(13.2%)、北京地區(12.2%)、江蘇地區(9.2%)、山東地區(7.2%)以及浙江地區(5.2%)。
結合我國高校分布狀況和各地區大學生平均消費,明晰:經濟越發達地區,大學生跨境網購的消費金額、頻次、滿意度等方面就越高。
2.大學生購買海外商品地區分布
對大學生跨境網購進行調查時發現,其選擇購買亞洲國家商品的人數最多,下表為進行線上和線下問卷調查的統計情況。
在網上問卷調查中,占比54.85%;紙質問卷中占比30.08%。與此同時,通過實地走訪得出:由于距離較近以及對日韓等國商品的認知度更高,更多的大學生會選擇購買日韓等國的商品。
(四)大學生跨境網購的途徑和支付方式
1.途徑
據統計,2016的跨境電商模式B2C以58.6%的占比首次超越了C2C模式,成為最主要的模式。
在進行跨境網購平臺的選擇時,絕大部分被訪大學生選擇通過國內跨境網購平臺,而選擇私人代購和國際跨境網購平臺的人很少。相較選擇代購和在國外網站上海淘來講,通過國內跨境網購平臺購買顯然更方便和快捷,同時質量也更有保障。
2.支付方式
在支付方式的選擇上,網上支付無疑是更多人的選擇。大多數參與調查者選擇了網上支付。隨著近些年來電子支付飛速發展,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促進了網購的發展。即使是一些國外網站現在也可以使用支付寶支付,例如英國的Lookfantastic、Mankind等網站。
3.跨境網購的原因
于跨境網購而言,吸引大學生“剁手”的在于它的快捷便利、品質與服務、價格實惠、個性新潮等特點。根據線上和線下問卷調查總結如下:
大多數問卷受訪者認為是質量保障、物美價廉使他們選擇了跨境網購;在對取件同學的實地訪問中:大多數同學選擇跨境網購,是因為他們更看重的是商品品牌的知名度,許多受訪者認為他們愿花費更多去買高品質商品。
四、對大學生跨境網購進行多方面分析
通過對大學生跨境網購進行調查發現,在跨境網購的諸多方面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一)商品質量方面
商品的質量好壞,是影響網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進行跨境網購時,大家更為關注。大學生作為消費者同樣也希望買到價格低廉、質量上乘的商品。但也存在個別廠商為圖“利益最大化”,借助信息不對稱,假促銷、抬價低賣、假品牌等現象,有時還會出現虛假發貨的現象。即便是可以退換貨,但因為是跨境網購,所以許多消費者往往會嫌麻煩或是因為退貨的運費誰付而不了了之。
(二)跨境網購平臺方面
通過調查發現,跨境電商出現了兩級分化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在關統計數據表明,很多大型跨境電商的業績以270%以上的速度增長,對網絡營銷渠道手段上手快,運營成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小賣家卻業績慘淡、效率低下;二是跨境網購平臺內部管理混亂、信譽度不高,假貨、退貨、投訴等問題層出不窮。
(三)物流方面
與國內網購不同,跨境網購的最大缺陷就體現在它的物流時間過長,網上問卷中有40.61%的同學認為他們的購物經歷不太滿意,31.58%的紙質問卷調查者認為不太滿意,包括在實在走訪過程中也發現,很大部分受訪者都希望物流時長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就是包裹損壞嚴重。尤其是所購的跨境商品,在收到的包裹中,經常會出現外包裝殘破不堪,或是扭曲變形,有的會影響商品的價值。
(四)大學生方面
大學生在跨境網購過程問題的認識和處理上,明顯看出其維權意識薄弱,沒有充分認識到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安全意識不高,也不會利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其二,盲目購物、沖動購物、過度購物也影響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一是網購成癮,二是因為國外產品帶來的“求異”“攀比”需求的滿足,從而超額購買國外名牌商品。
五、促進大學生跨境網購的積極建議
根據以上提出的物流、跨境網購平臺、廠商以及大學生四個不同主體所產生的問題,尤其是大學生,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一)關于廠商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這是涉及到廠商的誠信、網絡平臺監管體制不嚴格等問題,相應地,廠商在“潔身自好”的同時,國家也應加強跨境網購質量監管規則,確立和完善資格認證和商家準入機制、評價體系的量化和監督、以及建立系統性的跨境網購糾紛處理責任機制和賠付機制等措施。
(二)關于跨境網購平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首先,跨境網購平臺應該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其業務。
其次,加大跨境網購平臺的品牌建設投資,吸引專業人才,提出創新性觀點,勇于實踐。
最后,跨境網購各大平臺應在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制定嚴格的公司章程,保證公司業務的透明度。秉承優質的服務態度,打造公司信譽品牌。
(三)關于物流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物流時長間過長,進一步推廣“保稅入口+海外直郵”營銷模式;另外,海關也應進一步通過有效科技手段提高貨物通過率,如果條件允許,海關也可以為其設置特別通關通道。
另外一方面,針對包裹損壞嚴重的情況,在提高整個物流系統的科學流暢性,避免包裹的磨損的同時,也要加強對物流人員的管理,提高其工作者的素質。
(四)關于大學生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第一,學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要學習網絡法律法規相關知識等;樹立正確的網絡消費觀;
第二,學校要大力營造網購權益保護文化氛圍;多渠道營造網購權益保護文化氛圍;
第三,相關部門則要加強網購市場規范化管理,為大學生提高一個安全、可靠的網購環境。
六、結束語
作為“網購生力軍”的大學生在跨境網購中占有重要比例,更是推動跨境網購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的中堅力量。正確認識大學生跨境網購現狀,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基礎上,提高生活滿意度,也可以通過平臺把我國的商品推銷出去,提高我國商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作者單位為太原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