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
隨著金融市場在現代社會的關注度增加,金融市場內出現了大規模的民間金融組織,此類金融組織的發展,同樣與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民間金融從本質上同樣是以經濟流通為生存方式的一種組織,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但實際上其發展的過程中容易遭受到較大的風險,又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如此本文將研究民間金融組織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我國古代就存在著許多民間金融組織,例如錢莊、當鋪一類,其本身出現的根源在于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在現代來看,民間金融組織的規模巨大,作為經營行業必然存在著促進經濟發展的效應。但是民間金融組織不受金融監管體系的管制,其運行的模式、收益的高低就必然有著細微的差別,如大多數情況下其風險的大小、風險的種類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一、民間金融組織特點概述
現代的民間金融組織存在規模龐大、產品種類全面、經營各異的特點。因為民間金融組織,不被金融監管體系管制,所以其在種類屬性上屬于普通的民營產業,如此使得其發展的限制偏低,進而導致了大規模的發展;大規模的發展中,必然會涉及到金融當中的多種產品,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涉及全面產品種類;同樣是以大規模為基礎,民間金融組織在限制較低的前提下,其本身的管制方式,是基于企業所屬人或者其他高層管理的個人意愿來制定的,所以其經營會“因人而異”。
此外,民間金融組織還存在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即風險較大。這種特點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民間金融的限制力度較小,導致其整體內部存在一定的不規范行為,從而致使風險增大。在經濟體系的層面上來說,通過正規的金融組織運行,確實能夠使經濟體系的水平提高,但在實際的角度上,要實現經濟體系水平的提高,必然需要建立在風險較低的前提下。所以民間金融組織因為自身風險過大的特點,單個的組織所產生的經濟體系水平提升的效益相對較弱。
二、民間金融組織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概述
(一)民間金融的發展基礎是經濟發展的需求
民間金融的大規模發展,其最基礎的動機在于市場的需求。在我國由國家成立的金融組織相對較少,只存在于天津、深圳兩地,而金融市場的需求,在規模與增長速度方面都太大,僅靠這兩個金融組織,是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的,這樣就造成了巨大的需求空缺現象。如此巨大的需求空缺,就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加之沒有相應的管制體系,從而促成民間金融的建設。
由上述可見,市場的需求就代表了經濟發展的動力,而大規模的民間金融的目的,就在于滿足市場需求,如此證實了民間金融組織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必然的關系。從理論上來說,在大規模的民間金融的前提下,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從而加大進入金融市場的資金,最終提高整體經濟的水平發展。
(二)民間金融與經濟發展的實際聯系
民間金融組織在自身的規模不斷壯大之下,其所接收的資金流量就會越大,但基于沒有嚴格的管制體系約束,這樣的發展面臨這巨大的風險。假設在沒有風險的前提下,當民間金融組織接收到大量的資金,通過運轉能夠使資金增加,從而實現經濟的增長。但實際上因為巨大風險的存在,當民間金融組織接收到資金之后,其面臨著大概率的資金虧空風險,如此不但沒有實現經濟的提高,反而使經濟的增長被削弱。這樣的實際聯系,說明了民間金融組織,雖然具備提高經濟增長的功能,但其運作存在較大的不穩定因素,一旦因素爆發那么會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三)民間金融與金融市場秩序的聯系
民間金融在當代的發展趨勢良好,但是其既然涉及金融,就應當依照相應的金融市場秩序進行發展。而實際上現代我國的金融市場秩序,因民間金融的運行存在較強的隱蔽性,從而無法針對性的管制民間金融運行。如此在民間金融自身的發展之下,可能會出現許多不合規范的行為,致使金融市場秩序出現混亂。當金融市場出現混亂時,在金融用戶的角度上,很容易形成負面的言論、理解等,使得金融用于對金融市場的信任度降低,導致金融市場的經濟流通流量降低,不利于經濟的發展。
(四)民間金融與國家稅收之間的聯系
如果是正規金融組織,其經驗的同時都必須要依照法律,向國家繳納相應的稅收。但民間金融的運行,往往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地方,例如不在工商局注冊、運行較為隱蔽、資金來往沒有票據等等,這些不規范的因素,都將導致國家征稅部門的征稅工作受到了阻礙。在此前提下,國家的稅收出現了巨大的流失,使得國家經濟發展受到了阻礙,同時這些流失的稅收,都被不規范的民營金融組織納入囊中,使得金融市場的公正性受到質疑,再次對經濟體系增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三、民間金融組織的風險特性
(一)區域性風險特性
大多數民間金融的個體規模不會太大,所以其用戶、經濟的來源主要就在于企業所處的地區之內,依靠人際關系、客戶信任度發展。基于此當風險爆發,其帶來的影響也就只能涉及到地區之內的金融用戶。舉例而言,假設某個城市內的民間金融組織,在經營的若干時間中累積到了100個當地的用戶,而突然某一天干金融組織違約或者倒閉,那么其造成的損失,就會直接體現在這100個當地用戶的身上,如此證實了風險的區域性。
(二)“羊群效應”風險特性
在民間金融組織與金融用戶的聯系當中,必然存在著一定的信任度,而信任度會受到兩者之間的全面因素的影響,一旦某一個因素出現不足,就會造成信任度的降低。基于此,許多民間金融組織為了維護、增加客戶,會對整體的服務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最大限度地使信任度飽滿,如此在高信任度的前提下,用戶可能會將民間金融組織的信息傳播出去,表示對自己所信任的民間金融表示贊賞,從而帶動更多的金融用戶加入民間金融組織,這也就是“羊群效應”的形成。
但民間金融無論信任度如何,其自身所存在的巨大風險是不會改變的,如此當“羊群效應”形成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風險突然爆發那么所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可能會對整個金融的運行體系都帶來影響,從而出現類似“金融危機”等重大的惡劣現象。
(三)可控性較強
民間個體的金融組織其規模在如何發展,也難以超越正規的金融組織,如此在民間個體金融組織爆發風險的時候,在大角度上風險的規模相對較小,能夠及時的依靠地方政府或國家力量盡快的將其控制,使其產生的影響難以擴大。雖然風險的規模小,可以通過政府的措施進行及時的控制,但對于用戶個人而言,此類影響還是具有可能發展成難以承受規模的風險可能性的,如此在進入民間金融組織時,必須要小心謹慎。
四、民間金融組織風險分類
(一)民間金融組織法律風險
首先在正規的金融組織視角上來看,當正規金融組織做出違約的舉動時,被違約方可以通過相應的法律條例來保護自己,從中得到一個合理的處理結果。但在民間金融組織做出違約舉動時基于其隱蔽性、難以管制性,被違約方很難通過法律進行處理,使得其必須承受不合理的損失。民間金融組織如果不在工商局注冊在案,其本身就是一種非法成立的組織機構,當其無法經營時,很可能會因為巨大的債務而做出逃避的行為,此時即使利用法律手段將法人找回,基于沒有注冊在案的前提,法人如果不承認,那么就很難采取法律措施。
(二)民間金融政策風險
國家在對金融市場進行管制時,不時地會對政策進行改動,以此形成市場調節的作用,而這些政策雖然不會直接對民間金融組織產生影響,但會對金融產品造成巨大的影響。以貨幣為例,當某個民間金融組織開始主營某種貨幣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一定客戶規模,而此時假設國家政策出現改動,導致該貨幣直接貶值,那么就會帶來巨大的損失。
(三)民間金融不確定形式風險
現代民間金融組織的形式、經營產品、規模、理念、組織架構等方面,互相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有因為法制的管理制度無法實際的落實,進而產生了多種形式、類型的不確定形式風險。不確定形式風險所帶來的影響力可大可小,但始終都屬于不利的影響范疇,如此這樣的風險必然會是民間金融組織存在巨大的不穩定性,對于金融用戶而言,其進入其中的資金同樣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之下,隨時可能遭受風險的侵蝕。
(四)民間金融信用風險
基于民間金融組織的種種不足,可能會對大批金融用戶造成虧損,如此在用戶的角度上,其極有可能直接對整個金融市場都保佑不信任的狀態,由此可見這樣的發展趨勢,不利于金融市場的發展。對于任何形式的金融組織而言,其經營的基本就在于用戶的信任,如此在民間金融組織的影響下,用戶的信任度逐漸降低,進而造成了巨大的發展阻力,在經濟發展的角度上,此發展阻力同樣存在。
五、結語
從實際上來看民間金融組織存在著風險巨大、變動性強、不穩定性強等特點,使得其帶動經濟發展效應的能力往往難以發揮,無法實現理論的意義。由此可以證實,民間金融組織與經濟發展之間,確實存在緊密的聯系,但目前民間金融組織,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弊大于利。(作者單位為湖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武昌支行)